韩礼德语篇功能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实效应用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 要:本文试图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篇分析角度入手,分析在翻译实践中解决翻译难题的基本方法的提供要借助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文章指出,在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效果的分析,找出实际影响学生翻译问题的主要原因:语言能力的基础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加强语言基础的能力巩固才是让翻译得以顺利进项的主要手段,而这需要系统功能语法的介入.关键词:关键词:功能;语篇;翻译作为一门交叉类学科,翻译理论研究继文艺学.语言学之后,引入了美学.语篇分析.社会符号学.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生态主义理论.功能

摘 要:本文试图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篇分析角度入手,分析在翻译实践中解决翻译难题的基本方法的提供要借助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文章指出,在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效果的分析,找出实际影响学生翻译问题的主要原因:语言能力的基础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加强语言基础的能力巩固才是让翻译得以顺利进项的主要手段,而这需要系统功能语法的介入。

关键词:

关键词:功能;语篇;翻译

作为一门交叉类学科,翻译理论研究继文艺学、语言学之后,引入了美学、语篇分析、社会符号学、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生态主义理论、功能主义及认知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这样翻译学作为一门以翻译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的人文科学建立起来了。而谈及翻译的根本,研究者们一直针对的对象依然是语言语篇。语篇分析的研究强者即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M.A.K. Halliday曾经说,"如果能用一个语言学模式来描写翻译过程,那会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应该根据语言活动本身的模式来描写它,而不是以先入之见从语言研究领域外部去描写"[1]对于翻译的研究与实践教学应该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而系统功能语言学正是该项问题的解决之道。

翻译的研究不是逐词,逐句,而是语篇单位上的语言转换活动,有确定的语境因素,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的研究已经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对原文和译文及其使用的语境进行分析比较,已经在研究上颇具成熟的效果,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提供参考的依据。

多年的翻译经验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翻译实践作为基础是我们把翻译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首要条件。翻译实践和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从而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一、翻译实践过程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韩礼德(M.A.K.Halliday)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从阶与范畴语法,到后来加入系统与功能理论,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胡壮麟等人的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进入中国语言研究理论界。

20世纪70年代,在弗斯的系统和结构理论之上,吸收了欧洲功能主义的思想,受索绪尔等人的影响,韩礼德从关于深层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的研究中看到了功能的重要性。在1970年的文章中,韩礼德(M.A.K.Halliday)总结修改了1968年第一次提出的四个功能,形成了后期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

他认为语言系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系统,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通过在这个系统网络中进行了选择才实现了意义。而这种"选择表达"(selection expression),它们由语法结构和词以及短语体现,每一个被选择项都可体现为一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

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功能语法就是关注这些意义实现的过程,它是一个从意义到形式,结合语境实现人际功能的过程。如果没有关于形式的理论即没有语法,就无法把语篇的意义解释清楚。系统功能语法关注的就是如何处理形式和意义的关系。

[2] 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形式指把声音上或书写上的语言表现形式排列成有意义的格局,是一种特殊的级阶成分结构,以意义的结构成分功能为标准。成分在有关层次上构成了结构,有实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结构和,实现人际功能的语气结构和实现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功能结构是在小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句从主位和述位角度来反映信息的主题,以语气结构实现语篇的人际功能,通过及物性系统,通过语篇的衔接机制实现语言意义的连贯与语篇功能。

二、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质量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作业进行收集,发现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很多困难,出现很多问题。笔者通过采用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导致翻译质量较差问题的主要原因——薄弱的语言基础能力。

(一)词汇层面

英语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经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3]词汇的精通是翻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