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语域理论 浅析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2017-09-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韩礼德出生于英国利兹,原名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韩礼德是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他曾经在伦敦大学修习,并且获得学士

韩礼德出生于英国利兹,原名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韩礼德是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他曾经在伦敦大学修习,并且获得学士学位;后来又分别在中国的北京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范围极广,涉及到语言学的多个层面,甚至在跨学科类领域上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建树。韩礼德比较着重于英语中各种的变体的研究以及文章风格的研究。他所写的著作大多是关于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语言习得、语言和社会学习、语言与符号学、语言教学与翻译、语篇分析和文体学等。鉴于其系统功能语法的影响最为所知,下文中笔者会就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进行浅析。

2、韩礼德的系统语法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坦白讲,其实就是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这主要包括了有两个层面: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功能语法韩礼德在五十年代末创立的。韩礼德把语言的功能分为三种,分别是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韩礼德认为,概念功能和及物性系统相照应、语气系统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对应,而语篇功能和主位系统相联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分成了有五个层次:语境、意义、遣词、音的结构和语音。这些层次中,意义是相对中心的层次,也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类似于说话人选择意义的一个合集。

系统功能语法是系统的和功能的,对聚合关系的关注多于对组合关系的关注,而相反乔姆斯基更多注重组合关系。所以,努力把语言功能和结构联系起来是他的创新之处。

在分析介绍这一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韩立德的语言观进行一定的了解。"韩礼德一贯以为,当代有关语言学的种种分歧是有历史根源的。在西方语言学史上早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以普罗泰格拉和柏拉图为代表,一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胡壮麟,1984)"。

按照韩礼德的语言观来说,这两种观点应该互为补充。也就是说,韩礼德对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出发点包括了两个角度,一个是机体之间(即社会学),另一个是机体内部(即心理学),这两者之间互为补充。并且,他还创造性的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符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的系统功能语法可以涵盖功能、系统、层次和语境等几个重要概念。

一般认为,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包括有入列条件、精密度阶和意义潜势和体现关系。比较容易看出,系统语法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系统就是选择,其实也就是说在语言的语法当中,可以用来选择的一系列选项的合集。封宗信在《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中进行了相关论述:笼统地讲,系统中存在联锁系统和选择系统。

系统具有三个典型特征:1.在单个系统里面,选项之间是相互排斥的;选了这个就不能选另外一个,不能共存。比如,在一个句子的谓语中,谓语动词是选择了单数形式s,就不能同时也选择复数形式。2.系统的选项是限定的,不存在有无限选项的系统。3.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会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系统选项的改变会导致另外一个系统的选项的改变。

3、韩礼德的功能语法

由上可知,系统语法主要是关于"系统"的。更细致的说,主要是用来描述功能语法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之间也有关系,系统语法是描述功能语法的。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是在探索语言功能后所建立起来的。他早期把语言功能列为了七种,后来经过精炼,成了现在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功能。

一是概念功能。概念功能有两个子功能,即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 概念功能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在概念功能这两个部分中,经验功能又分为及物性系统和语态。上文我们提到,系统语法是用来分析功能语法的。韩礼德把功能又进一步划分,精炼成了六个过程,分别是:物质过程, 心理过程, 关系过程, 行为过程, 言语过程, 存在过程。

1物质过程:物质过程是做某一件事的过程。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的是描写心理的活动。3关系过程:关系过程就是指关系的过程,最突的特征是有系动词。4行为过程:行为过程指人的肢体动作等等。5言语过程:言语过程指说话等的过程。6存在过程:这个所指的就是存在或发生的过程了。

二是人际功能。人际功能,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在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人际功能,由语气和情态两个子部分构成。语气指的是谈话双方的角色、场合等;而情态指的句子肯定程度的大小,是否绝对和确定,有多大程度。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我们把这一功能涵盖的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语气和剩余部分,情态和意态,以及言语功能。

三是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是语言中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文章的组成、篇章的连贯才能得以实现,于是才能把一堆随机排列的句子组成实际信息,并且同时也赋予其意义。语篇功能可以完成语篇的衔接,还可以突出强调语篇的某些成分,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成分上。

韩礼德认为,句子是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同步的产物(封宗信,2005)。

4、意义和作用

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影响深远的一大语言学理论,有其特殊的意义。在伦敦学派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创立和发展了系统功能语法。

首先,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语言的社会使用功能进行的分析诠释。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内容却涵盖了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机器翻译等多个领域学科,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语言功能研究;

其次,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的功能决定语言形式。这就把语言研究的重点从语言本身或者说是语言形式上,而转到了语言的作用和功能上,增加了语言研究的实践性,对语言理论的研究和语言运用起到了积极的进步意义;

再次,这一语法可以说是有两个基础作支撑,一是语言使用者自己从系统中根据自己的语言使用用途做出选择,并把这一选择用于自己所处的或所使用的语言环境中,以实现不同的语义。第二就是语言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的存在是必要的。

因此,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针对的是语言使用的世纪现象,是对已发生了的语言现象进行的研究,他研究的是已发生的语言现实,是真实情景中的语言使用现象。这就区别于像转换生成语法一样,该语法是自己设定一个理想场景,并且在这个设定了的理想环境中的理想对话者作为研究对象。因而相比而言,系统功能语法更具有现实可靠性。

5、局限性与不足

当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也有其自身的问题。1)从生成等级树状图来看,韩礼德的理论有两个争议点,一是他的树形图不能用来描述句子,二是在树形中的节点一样多。2)另外关于级的定义,韩礼德似乎提出了一种新的句法结构的普遍性,但是这一点并不能被其他学派尤其是伦敦学派所接受。

3)精密度阶是分析语言现象时达到的精确程度,但这个在意义上将不通和语法上讲不通给混淆了。4)同时,系统功能语法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还是方法论的问题。系统功能愈发似乎过分依靠了直觉,在这种情况下,系统语法不能被称之为科学或甚至他所自视为的社会学。所以,5)直觉的问题可能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大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壮麟.(1984).韩礼德的语言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封宗信.(2005).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肖璇.(2013).系统功能语法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 中南民族大学.

[4]杨炳钧 & 尹明祥.(2000). 系统功能语法核心思想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 外语学刊.

[5]封宗信.(2012).语言的不确定性与系统功能于法的模糊性. 外语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