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始于文本细读

2018-03-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本细读"的概念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细读"对于文章阅读的确是有积极作用的,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以反复阅读.仔细琢磨为基础,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准确把握其创作意图与艺术构思,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读懂他人观点,也读出自己的体悟,才能使课堂摆脱肤浅与浮躁,使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实践证明,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之所以优秀,首先就在于他们对文本有细致的解读.独到的发现,其教学创意常常源自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的概念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细读”对于文章阅读的确是有积极作用的,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以反复阅读、仔细琢磨为基础,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准确把握其创作意图与艺术构思,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读懂他人观点,也读出自己的体悟,才能使课堂摆脱肤浅与浮躁,使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

实践证明,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之所以优秀,首先就在于他们对文本有细致的解读、独到的发现,其教学创意常常源自文本细读。然而,现实的状况是有些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存在着偏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聂鸿飞先生把这些“偏差”概括为“四种表现”:“对作品理解表面化”“对作品理解僵化”“对作品理解概念化”“对作品把握片面化”①。

其中“对作品理解表面化”尤为突出,这主要是部分教师以教学参考书为唯一依据,对作品只是粗粗读过一遍,便走上讲台想当然地进行教学,“理解表面化”也就在所难免了。下面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文本细读的粗浅认识。

首先,文本细读需要教师紧贴文本,独立地加以钻研。

钱梦龙老师说过一段肺腑之言:“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

”②确实,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而所有对话之先是教师独立地解读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教师先期阅读时,要把教参、各种网络评论文字等统统丢开,力求读出心得,读出新意。

例如面对一百四五十字的《与朱元思书》,如果我们字字玩味,细细咂摸,必能于多个细微处品出真味来。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的“风烟”指的是什么——“风烟”在古典文学的意象中,可指“烽烟”,是“万里绝风烟”的战讯;也指“风尘”,是“风烟望五津”的扬尘,即所谓风起尘扬,天地浑浊,而“风尘”多用以比喻世俗之扰攘、仕宦之混浊,联系作者经历看,自然应取后者。

吴均脱离官场而来,眼见得这一派绝尘除雾的晴空,怎不觉心净气清、精神舒展!

它与下文“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临此胜境的“息心”“往返”遥相呼应。正是在“风烟俱净”中,作者极目望去,才有了远山与天际相接、天山一色的境界。这样品来,体会到了作者游目骋怀的感受,也领略了开篇大气包举、旷达宏阔的气象。

进一步讲,不只是文意的悟读,字词的涵泳也能品出妙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妙在何处?自然是“奔”字用得好。为什么好?动词活用为名词;假如用名词,改为“猛浪若马”便不好。

但是,动词用作名词便一定好吗?为什么不将“急湍甚箭”改成“急湍甚飞”呢?看来不是名词或动词的事。实际上,用“箭”字读者眼前会有一箭飞逝的画面,“飞”字则比较虚、空;用“奔”字则可使人见得群马奔腾,迎面扑来。

文字表现的妙处,在于所选语词可创设画面,使内容有形有象、灵动可感。同样的道理,“水皆缥碧”的“缥碧”解释为“青绿色”是否意味不足?且不说作者当初调遣语词时的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