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腰子痛的原因有哪些 介绍6种饮食治疗方法

2018-1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致下腰部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外伤: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腰姿不正:无论是睡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实际上,在此体位时,椎间隙内的压力也较高,易促使髓核向后方突出. 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 过

导致下腰部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外伤: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腰姿不正:无论是睡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实际上,在此体位时,椎间隙内的压力也较高,易促使髓核向后方突出。

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

过度负荷: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媒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为什么会下腰部疼痛

关键词:下腰部疼痛的原因,下腰部疼痛,疾病症状

腰痛是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常见病,尤其是在长期保持坐立姿势工作的人中。引发腰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由我们来介绍一下为什么会下腰部疼痛吧。

为什么会下腰部疼痛

下腰部疼痛有可能是因为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椎间盘与韧带组织的慢性损伤,发病原因可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长期工作姿势不良,如弯腰用一侧肩膀扛抬重物,或是习惯性姿势不良,使腰肌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造成累积性劳损变性,软组织疲劳则产生腰背酸痛;

第二种,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或下腰短缩畸形,或腰部外伤后,长期卧床不起,腰背肌长时间疲劳等;

第三种,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治疗不当,或反复损伤使组织不能得到充分修复,产生纤维化或瘢痕形成,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下腰部疼痛的原因还可能是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在传统观念中,在一般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后的慢性腰痛常被当做“腰肌劳损”,其实,有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但由于得不到对症治疗而长期受腰痛困扰。不少患者都有较长时间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50年还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龄化趋势也很明显,有的人才18岁就患了这种病。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并引发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关,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

腰痛反复发作的常见治疗措施

1、腰痛。用橘核、杜仲各二两,炒、研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又方:用槟榔为末,酒送服一钱。再方:用丝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以渣敷痛处。

2、跌坠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3、老人腰痛。用山楂、鹿茸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4、治腰痛难转。煎茶五合,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5、闪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阴干,研为末,盐酒调服三钱。

饮食疗法

1杜仲煲猪腰:杜仲30克,猪腰1—2个,加适量水共煲汤服用。适用于肾虚腰痛。

2胡椒根蛇肉煲: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汤,调味服食。适用于寒湿腰痛。

3海带25g,荔枝15g,小茴香15g。加水共煮,每日饮服一次。

4生韭菜或根500g。捣汁温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5淡菜300g。烘干研末,与黑芝麻150g炒熟,拌匀,早晚各服一匙。

6芝麻15g,大米100g。将芝麻用水淘净,轻微炒黄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每日一剂,供早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