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生活必备的饮食小常识 黑木耳功效很强大!

2017-10-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豆腐是人们公认的保健佳品,其在防病保健上的奉献是多方面的,适量地食用豆腐确实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但是,食豆腐并非多多益善,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豆腐虽好但不宜多吃 吃过量豆腐会危害健康.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又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的缺乏,发生碘缺乏病.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膨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

豆腐是人们公认的保健佳品,其在防病保健上的奉献是多方面的,适量地食用豆腐确实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但是,食豆腐并非多多益善,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豆腐虽好但不宜多吃 吃过量豆腐会危害健康。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又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的缺乏,发生碘缺乏病。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膨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均应慎食。 豆腐性偏寒,胃寒者,易腹泻、腹胀之脾虚者,或常有遗精之肾亏者也不宜多食。 

最近,美国医学专家还研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后者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易于沉积于动脉壁上,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因此,食豆腐也应适量,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不要过量。老年人、肾脏病人、缺铁性贫血病人、痛风病人、动脉硬化患者要控制食量,特别是痛风病人要少食。

一般来说豆腐是良好的蛋白质和钙质来源,但是如果是油炸臭豆腐的话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好处,坏处主要是:首先,油炸食品是不利于健康的,容易产生致癌物质,也容易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特别是摊点可能用的是不明来源的油,而且反复炸,更是危害极大,经过高温油炸之后,很多豆腐本来含有的营养物质也会损失殆尽。

其次,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也会造成污染,可能滋生大量的致病菌,发酵过程控制不好容易产生致癌物质,甚至有的不良商家会添加不明添加物,使得豆腐更加臭、吃起来口感更好,但是肯定危害健康。所以这类东西尽量少吃为好,多吃本味、原味的食物。

红薯叶,即秋天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测试表明,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将其与常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研究发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

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近年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 红薯是长寿保健食品,而红薯叶却被废弃或作为饲料。经研究发现红薯叶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极高。蛋白质含量2.74%,胡萝卜素5580国际单位/100克,维生素B2为3.5毫克/公斤,维生素C为41.07毫克/公斤,铁3.94毫克/公斤,钙74.4毫克/公斤。薯叶与菠菜、芹菜、白菜、油菜、韭菜、黄瓜、南瓜、冬瓜、莴苣、甘蓝、茄子、番茄、胡罗卜比较,在14种营养成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Vc、VB1、VB2烟酸等13项薯叶均居于首位。 红薯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血糖、通便利尿、升血小板、止血、预防动脉硬化、阻止细胞癌变,催乳解毒,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的良好保健功能。

红薯,又名番薯、白薯、甘薯、地瓜等。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点的番薯,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污染。

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使番薯变硬、发苦,对人体的肝脏有剧毒。这种毒素用水煮、蒸和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能破坏。故生吃或熟吃有黑斑病的蕃薯,均能引起中毒。给猪、牛等牲畜作饲料,同样危险。

黑斑病番薯中毒,多在24小时内发病,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高热、头痛、气喘、神志不清、抽搐、呕血、昏迷,甚至死亡。对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所以,凡有黑斑病的红薯就不宜吃。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写下这样一段话:“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时珍自少食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病目亦止。”

据说,李时珍年轻时经常患眼病,却始终找不出病因。后来渐渐发觉年年复发的眼疾,竟与自己平时特别爱吃胡椒有关。于是在停食胡椒一段时间,眼病康复后又试吃了1、2粒,很快就觉得双目干涩,视力模糊。为此,特在撰写《本草纲目》中收录胡椒时予以指出,以示后人。

胡椒除用作调味品外,还是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温中散寒、醒脾开胃之效。可治疗肠胃受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腹胀、腹泻、肠鸣等症。常用验方有:治小儿单纯性腹泻,可取白胡椒数粒,研末后填肚脐,胶布贴敷。24小时更换1次,连用2~3次;治冻疮,可取白胡椒浸泡入适量白酒中,7天后外涂患处,效果良好。

中医理论认为,胡椒除了会令人产生舌麻感外,还能升高血压。平时属阳盛内热、阴虚火旺体质者和孕妇,以及有咯血、鼻衄(流鼻血)、便血、便秘、痔疮、高血压、胃溃疡、牙龈红肿、咽喉肿痛、口臭等病症者,应禁食或少食胡椒。从祖国医学角度讲,胡椒性热,古人认为过食会损肺、发疮、齿痛、目昏、破血、堕胎等,因此即使是平时调味也不应过量。对于眼病患者,最好还是借鉴李时珍的经验,不吃为妙。

味精,是一种家庭常用调味品,很多人喜欢食用。但日本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味精吃得过多会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失明。

研究人员给3组实验小鼠分别吃下3种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谷氨酸钠(味精的化学成分,英文简称MSG)的比例不同。结果显示,吃了高MSG含量食物的小鼠,6个月后视力出现减退,视网膜也变薄了,严重者出现了失明。吃了MSG中等含量食物的小鼠,视网膜也受到了损害。

专家们说,实验小鼠所吃的食物中谷氨酸钠的含量非常高,人们吃味精肯定不会一次吃那么大的量,但如果经常食用味精,几十年后可能同样会产生视网膜变薄、视力逐渐丧失的后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烧菜做汤要尽量少放味精或不放味精,这样既可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也有益于健康。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正常情况下维持平衡。当钠和氯离子增多时,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引起细胞外液增多,使钠和水潴留,细胞间液和血容量增加,同时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输出量均增加,可使血压升高。

(2)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多,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梯度加大,则细胞内钠离子也增多,随之出现细胞肿胀,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肿胀后,一方面可使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使小动脉壁对血液中的缩血管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反应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使全身各处细小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盐与高血压的关系资料均表明,盐的摄入量或尿钠离子排泄量(间接反应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摄入食盐量越多,血压水平越高。我国研究情况也显示,北方人食盐的摄入量多于南方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北高南低趋势。吃盐多的人都会得高血压吗?答案是否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吃盐多了会得高血压,这部分人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而大部分(80%左右)正常人吃饭稍咸一些并不会患高血压。但目前在人群中还无法区分盐敏感者及不敏感者,因此,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对于已经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限盐也是有益的。实践证明,在高血压的早期或轻型高血压患者,单纯限盐即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而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限制盐的摄入量,不仅可提高其他降压药物的疗效,还可使降压药物的剂量减少,这样可大大的减少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药品费用。所以,不管是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是治疗高血压患者,限盐都是有益的。

海带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补钙食品。具体方法是,将干海带在清水中浸泡24~36小时,并在此期间更换3~5次水,每次浸泡海带的水应是海带的10倍为宜,如此反复更换清水。国家质检总局专家提醒人们,只要是在食用干海带前,用以上方法浸泡、处理,就可以放心地食用海带了。

海带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补钙食品。在它生长过程中,会富集海水中的砷,使之停留在海带体内。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每公斤食物中砷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北京市卫生防疫部门曾在检测中发现,北京地区所售干海带中砷含量高达每公斤35~50毫克之多,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海带含如此高的砷,如不经过处理食入人体,会引起中毒,危害健康。

专家建议,用水反复浸泡能消除海带中的砷。具体方法是,将干海带在清水中浸泡24~36小时,并在此期间更换3~5次水,每次浸泡海带的水应是海带的10倍为宜,如此反复更换清水。将海带浸泡达到24小时以上时,其含砷量可低于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因此,

国家质检总局专家提醒人们,只要是在食用干海带前,用以上方法浸泡、处理,就可以放心地食用海带了。

海带以叶宽厚、色浓绿或紫中微黄、无枯黄叶者为上品。除含碘高外,海带还含甘露醇,它呈白色粉末状附在海带表面。海带以加工后整洁干净无霉变、且手感不粘者为佳,若洗海带后水有异色,应停止食用。

海带颜色越“绿”越好,许多市民在购买海带时仍然存在误区。据省质监专家介绍,正常的海带是深褐色,经腌制或晒干后,具有自然墨绿色或深绿色。

专家提醒市民在购买海带时注意:海带以叶宽厚、色浓绿或紫中微黄、无枯黄叶者为上品。除含碘高外,海带还含甘露醇,它呈白色粉末状附在海带表面。海带以加工后整洁干净无霉变、且手感不粘者为佳,若洗海带后水有异色,应停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