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甫印学思想 赵之谦印学思想小议(图文)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一字益甫,别字冷君,浙江绍兴人.他多才多能,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篆刻上溯秦汉,

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一字益甫,别字冷君,浙江绍兴人。他多才多能,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篆刻上溯秦汉,融人币、版、镜、砖、封泥和六朝造像,以刀代笔,化古为今,风格多样,开辟了崭新境界。

赵之谦立有"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松江沈树镛考藏印记》印边款),后来吴昌硕、黄牧甫、赵叔孺、齐白石等人的篆刻都受到他的影响,与他的篆刻在很多方面均有息息相通之处,篆刻史也有把赵之谦作为明清和近现代的分水岭一说赵之谦随心所欲施展篆刻技法的背后,是其与时俱进的印学思想,本文拟就此作一梳理。

一、刀中求笔

随着明清流派印的发展,篆法逐步提高,刀法日趋成熟,不再是,般的刻制和描摹,而颇有讲究,分别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殊的审美价值。当然,如何协调笔墨、刀石之间关系的问题也油然而生,有的为了程式化的刀法而改变了自然的笔法,有的为了强调笔法而忽视了自然的刀法,或者将二者分离,没有刀笔可言。同治二年(1863),赵之谦为魏锡曾作白文印《钜鹿魏氏》,边款有诗曰:

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此意非我无能传,此理舍君谁可言?君知说法刻不可,我亦刻时心手左。未见字画先讥弹,责人岂料为己难。老辈风流忽衰歇,雕虫不为小技绝。浙皖两宗可数人,丁黄邓蒋巴胡陈(曼生),扬州尚存吴熙载,穷客南中年老大。我昔赖君有印书,入都更得沈均初。石交多有嗜痂癖,偏我操刀竟不割。送君谁有说吾徒,行路难忘钱及朱。

这首边款诗中,赵之谦创造性的提出了篆刻中的笔墨问题。在赵之谦看来,古印首要的因素是用笔用墨,而不在于刀和石,其价值在于笔墨的微妙变化及其造型的古朴厚重。其实古印中并没有"笔墨",而是表现为蕴涵在线条与章法中十分丰富的美感,浑厚中充满灵动,拙朴中饱含巧妙,刚健中富有酣畅,而这一切是用刀表现出来的。

赵之谦用艺术的眼光从中看出了笔墨,这是前无古人的创见,它大大丰富了篆刻艺术的语言。篆刻和篆书毕竟是不同的,古印中的笔墨情趣,要用刀来表现,需要非常的灵活与巧妙,须在细微处求得自由变化,笔墨与刀石才能融为一体,而这正是赵之谦开一代印风的基本思想。

二、印外求印

同治二年(1863),魏稼孙为赵之谦辑成《二金蝶堂印存》,胡澎为之作序曰:

吾友会稽赵撝叔同年,生有异禀,博学多能,自其儿时,即善刻印,初遵龙泓,既学完白,后乃合徽、浙两派,力追秦汉。渐益贯通钟鼎、碑碣、铸镜、造像、隶篆真行、文辞骚赋,莫不触处洞然,奔赴腕底。辛酉透乱,流离播迁,悲哀愁苦之衷,愤激放浪之态,悉发于此。

又有不可遏抑之气,故其摹铸、凿也,比诸三代彝器,两汉碑碣,雄奇噩厚、两美必合。规仿阳识,则汉氏壶洗、各碑题额、瓦当砖记、泉文镜铭,回翔纵恣,惟变所适。要皆自具面目,绝去依傍。更推其法,以为题款,直与南北朝摩崖造像同臻其妙,斯艺至此,敻乎神已。

这段文字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赵之谦篆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我们看到他是如何印外求印的。

首先,兼学各派。

赵之谦是浙江人,其早年的篆刻必然首先受到地域印风的影响,影响最深的当然是浙派的开山龙泓山人丁敬。丁敬的篆刻不拘泥汉印,也不拘泥于某某家,而是在学习汉印的基础上,借鉴了明代苏宣等家的长处,自辟蹊径,创造出了一种雄健、高古的新印风。他曾作诗云:"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人。"单是这种创新的精神,就给了赵之谦很大的启发。

邓石如篆刻对赵之谦影响也很大。邓石如首创以小篆和碑额人印,将汉印文字由方折转为圆劲,刚健婀娜,邓为皖人,故称"皖派"。魏稼孙评其"书由印入"、"印由书出",后继者有吴熙载、徐三庚等。所作讲究篆势,善于变化,运刀如笔,流利清新,艺术成就较高。但赵之谦从不囿于一家一法,他在《书扬州吴让之印稿》云:

摹印家两宗,曰徽、曰浙。浙宗自家次闲后,流为习尚,虽极丑恶,犹得众好。徽宗无新奇可喜状,学似易而实难。巴(予藉)、胡(城东)既殁,薪火不灭,赖有扬州吴让之。让之所摹印,十余年前曾见一二,为大叹服……

浙派由丁敬所创,继起者有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绶、赵之琛、钱松等。所作师法秦汉,兼取众长,善用切刀,不主一体,各具特点,艺术成就高。凡取法以上诸人风格者,通称"浙派"。因丁敬等8人均属浙江杭州人,故也称"西泠八家"。皖派由明代何震创立,后继者有苏宣、梁袠、程朴等。专学秦汉,风格朴茂苍秀。另有徽籍汪关、程邃、巴慰祖、胡唐等人所摹的汉印,几可乱真,亦称"徽派",但艺术风格不一。

赵之谦所谓的摹印家"徽"、"浙"两宗,也有人称"皖"、"浙"两派。事实上,赵之谦对当时的诸多篆刻名家都作过深人研习,他在诗文以及篆刻的边款中还多次提到黄易、蒋仁、巴慰祖、胡唐、陈鸿寿以及吴熙载等。以赵之谦的过人天赋,以他在分布、书写、奏刀上的把握能力伟对所谓各家的学习,绝不是从表面上模仿,而是寻找各派的共同源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去体验。

同治二年(1863),魏稼孙携赵之谦印谱至泰州拜访吴让之,吴为之作序一则,赞其篆刻:"已入完翁室"。同时也提出"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的观点,可能赵之谦的印作在他看来,还是需要收敛些。其实,赵之谦对此是不以为然的,他在此前曾说自己"在三十前后、自觉书画篆刻尚无是处。

壬戌(1862)以后,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说明赵之谦一直把创新作为自己的目标。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力追秦汉,否则,就只能在别人脚下徘徊。赵之谦凭借自己独到的印学思想,加上不懈的努力,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奠定了一代宗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