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印象却高于印象派的艺术 德彪西的历史影响

2018-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

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亦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人们称为“乐圣”。他的所有作品在世界各地广为传诵,他的成功完全来之自身的艰苦奋斗。直到今日还被人们视为奋斗的楷模。《月光》这个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该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把该曲比做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c小调奏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

克洛德·阿希乐·德彪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欧洲音乐历史转折关头的重要人物。他所代表的风格成为连接传统和未来的纽带。《贝加摩组曲》创作于1890年,当时德彪西28岁,属德彪西早期的作品。关于组曲曲名。有多种说法。一是源于德彪西游历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深刻印象。1884年,德彪西曾以康塔塔《浪子》而荣膺罗马大奖,受邀在罗马美第奇别墅生活三年,作为获奖者的一种物质奖励。二是来自法国诗人魏尔伦《月光》中的诗句“去参加欢畅的假面舞和贝加摩舞”。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 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钢琴演奏家:帕特里夏·帕格尼,名曲欣赏·精品珍藏!

CD a

一 《前奏曲》第一集

01 德尔斐的舞女

02 帆

03 原野上的风

04 夜空的声音与芳香

05 安那卡普里的山丘

06 雪上足迹

07 见过西风的人

08 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09 中断的小夜曲

10 被淹没的教堂

11 帕克之舞

12 游吟歌手

二 《儿童乐园》

01 博士

02 小象催眠曲

03 洋娃娃小夜曲

04 雪花飞舞

05 小牧童

06 木偶伯步态舞

一 《前奏曲》第二集

01 雾

02 枯萎的树叶

03 阿尔汉勃拉的大门

04 仙女们优美的舞蹈

05 灌木林

06 怪癖的木偶——拉文将军

07 月色满庭台

08 水仙女

09 向斯·皮克威克先生致意

10 骨灰匣

11 交替的三度音程

12 焰火

二 《贝加摩组曲》

01 前奏曲

02 小步舞曲

03 月光

04 帕斯比舞曲

三 叙事曲(作品70号)

四 《小黑人》(作品114号)

在1910——1913年间,他创作出了伟大的杰作—两集《前奏曲》。这些作品各自都有一个标题,而德彪西却把它们写在曲子的末尾,不论他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只因这些标题把乐思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标题的形象来聆听。这套曲集的特点是它以集大成般的形态,展现出德彪西的技巧。在这两套曲集中,德彪西把那个时期所使用过的各种技巧,全部以更精炼的、复杂的形态使用出来。而这些技巧以练习曲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是他的《十二首练习曲》

德彪西于1915年接受了一项为出版商杜兰编辑一套肖邦作品的工作。这项工作给他带来了灵感,使他于当年的8月至9月间完成了自己为钢琴谱写的一组十二首练习曲,并将这一组练习曲题赠给肖邦。这是些技术十分复杂的新型的练习曲,它集中了见诸于《意象集》、《前奏曲》中的演奏手法,音乐十分新颖。它没有描绘式的标题,仿佛他在重新评估古典传统,并尝试使它重生。他在给杜兰的信中表示了对这套作品极大的满意。“这些练习曲会帮助钢琴家了解,如果他们希望从事音乐事业,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技艺。”

一般认为《欢乐岛》是受华托的名作《乘船赴西德尔岛》(L’embarquement pour Cythere)启发而作。整部作品弥漫着幻想式的愉快氛围。这部作品在诞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受喜爱,相比同时代的《版画集》和《意象集》而言,在舞台和唱片上都不常出现,直到战后才开始作为炫技性的曲目在舞台上得到重视,录音和演出的次数不断增多。

在作品完成的第二年,也就是1905年的2月10日,维涅斯在巴黎耶奥利安大厅首演了这两部作品,此时距他首演版画集正好过去十一个月。德彪西在之后的十年间,创作了包括二十四首前奏曲,十二首练习曲在内的无数钢琴名作。

然而《欢乐岛》和《假面舞》却如同他创作道路上的荆棘,不时地缠绊着每一位探索德彪西奥秘的钢琴家,无声地招呼着他们,向他们揭示作曲家小心埋藏在不为人知的杰作之下的,软弱而敏感的心。

乐章第一篇所描述的是黎明的海景到午时的大海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及氛围。整篇乐章是由清脆的竖琴作为开场的,弦乐从低音慢慢滑向高音,从弱到强,逐步引出由木管乐器所演奏的和弦音,这就好像是黎明前的大海在轻抚着海滩的声音,随着这一弦乐来引出后面柔和平稳的音律。

随着夜幕被太阳缓缓的揭开,海面上升起了一丝光亮,一轮红日慢慢从地平面升起,好像在黑暗中划开了一道口子,一丝丝曙光从中迸射出来,晨光初现,夜幕慢慢褪去,天空因为太阳的出现而慢慢变亮,随着阳光的照射大海变得闪闪发光,充斥着巨大的能力及力量,这一幅大海黎明初现的景色通过交响乐生动地描绘出来。

通过弦乐震音来描绘出大海无限宽广的画面,将钢琴与竖琴相互配合演奏起来,产生一幅波光粼粼的画面,突然出现的英国管声音则直接将其带入了第二章生动活泼的主题,大海的嬉戏即将展现。

随着长笛与第一提琴的加入,浪花之间嬉戏打闹的场景更加生动起来。作曲家在表达自己难以掩盖的兴奋之情时所采用的是英国管这一乐器,这种抒情的语调在如此喧闹的场景中就显得非常明显,这就很好地刻画出作曲家的心理特质。

这时人们的心理情感与海浪的嬉戏同时到达了最高潮部分。

以德彪西为代表作家的印象派音乐是19世纪末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音乐风格,印象派作曲家们以独特的曲式风格与和声体系,塑造完全不同的音响效果,描绘出音乐的热与冷、色与光的绚烂变幻的意境影像。《月光》是德彪西早期的作品,是《贝加摩组曲》当中的第三首,本文从印象派的产生入手,通过对《月光》这首作品整体结构、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特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印象派钢琴音乐的特点,另外在演奏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想更好的演绎这首作品的学生以及正确把握印象派音乐演奏风格,提供一些帮助。

印象派音乐概况印象主义是兴起于19世纪末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的一种新艺术风格,而同时在19世纪末产生的印象派钢琴音乐是对音乐风格的一种大胆创新,对浪漫主义的一股离心力。印象派钢琴音乐不仅在创作手法上对浪漫主义传统进行了大胆革新,而且在音乐表现的美学观念上也有了革命性的进展。

01 雾

02 枯萎的树叶

03 阿尔汉勃拉的大门

04 仙女们优美的舞蹈

05 灌木林

06 怪癖的木偶-拉文将军

07 月色满庭台

08 水仙女

09 向斯・皮克威克先生致意

10 骨灰匣

11 交替的三度音程

12 焰火

二、《贝加摩组曲》

01 前奏曲

02 小步舞曲

03 月光

04 帕斯比舞曲

三、叙事曲(作品70号)

四、《小黑人》(作品114号)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