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尖兵陈德明 反导尖兵:科研先锋陈德明

2017-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上)中国军人中国军人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新华社记者李玉建 摄创新驱动,实现导弹试验重大技术突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上)

中国军人

中国军人

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新华社记者李玉建 摄

创新驱动,实现导弹试验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未来战场

基地历史展览馆内,“大漠雄风”4个大字遒劲有力;一枚枚雄姿挺拔的导弹模型,见证着大漠靶场军人铸剑图强的使命担当。

能战方能止战。基地负责试验鉴定的这些导弹武器,在装备部队后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靶场试验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挺立大漠望大洋,身在靶场观战场。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的陈德明时常警醒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战场上要敢于冲锋,科研场上要敢于攻坚,碰到问题‘躲着走’,无异于战场上的逃兵。”

当年海湾战争爆发时,“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的画面,深印在陈德明脑海中。那时,西方国家在导弹武器技术领域一直领跑世界,其重大关键技术甚至比我国领先许多年。

决定到基地工作时,陈德明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么一句话:“做科研一定要紧盯前沿,抢占战略‘制高点’,做出领先世界的成果来。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总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以我国的基础条件,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这些年,他始终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未来战场,盯住科技前沿,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完成一次次急难攻坚任务中,走出了一条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创新之路。

一次任务中,陈德明发现:导弹武器“1次试验只能验证1个目标”,且“1个导弹型号需进行多次试验”,鉴定周期长、投入经费多。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结果,这一建议却遭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反对,大家担心“一箭多雕”可能变成“鸡飞蛋打”。

面对质疑,他反复推演拿出精准数据,使得这一方案得到专家认可。新型试验方案应运而生,不仅为部队节约了大量试验经费,还加快了导弹武器列装部队的进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杀手锏”武器,某型导弹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急需装备部队。这时,一个重大考验摆在陈德明眼前:

要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进行9次成功试验,但当时,基地只有4枚试验弹,而且导弹发射阵地与效应靶场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导弹射程——这就好比让人在手枪射击场考核鉴定狙击步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再好的枪手也要犯难。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超常任务须用“超常规”手段。经过不断改进创新试验方法,陈德明带领团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了导弹精度科学评定指标,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

10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导弹射程要求的效应靶场。该型导弹又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导弹估算结果与实射数据高度吻合。一位老专家不禁赞叹:“你们真了不起,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在常人眼中,导弹专家勾画的不过是一纸之图。但在他们笔下,一笔一画莫不与战场相连。

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列装前的一次关键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拿不到宝贵的实验数据。

当时,一些专家先后给出了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分布范围达上万平方公里。基地每天组织官兵深入“生命禁区”,展开“大漠寻针”式的搜索,却始终一无所获……一筹莫展之际,陈德明向上级主动请缨:“我来试试!”

在分析了导弹飞行视频后,陈德明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磨砺,经过7天7夜的反复建模计算,最终把落点定位在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很快,搜索一线传来消息:“弹头找到了……”

有人说,设计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然而,作为戎衣在身的“导弹试验设计师”,陈德明却说,“决不能让‘导弹作品’留有遗憾”。他执行过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难题,致力于用创新来“消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