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明反导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答案 陈德明:大漠中书写反导人生

2018-0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6年前,当北上的列车缓缓驶入西北大漠,看着窗外满眼的戈壁滩与零星的骆驼刺,23岁的陈德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毕业选择会成为毕生的梦想与追求.26年后,作为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我国著名反导试验专家,49岁的陈德明在这片神圣又神秘的大漠里书写出枝繁叶茂的反导人生,唱响了催人奋进的强军战歌.1990年7月26日,一位年轻人出现在西北某基地新学员临时报到处.此后,陈德明就像一只遨游在海里的鱼,尽情享受着导弹试验带来的乐趣.从某型号导弹定型试验到反导靶场试验技术验证,从定位

26年前,当北上的列车缓缓驶入西北大漠,看着窗外满眼的戈壁滩与零星的骆驼刺,23岁的陈德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毕业选择会成为毕生的梦想与追求。

26年后,作为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我国著名反导试验专家,49岁的陈德明在这片神圣又神秘的大漠里书写出枝繁叶茂的反导人生,唱响了催人奋进的强军战歌。

1990年7月26日,一位年轻人出现在西北某基地新学员临时报到处。此后,陈德明就像一只遨游在海里的鱼,尽情享受着导弹试验带来的乐趣。

从某型号导弹定型试验到反导靶场试验技术验证,从定位某型号导弹弹头到估算导弹残骸分布区域,26年来,陈德明参与执行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完成"反导靶场试验技术"等10多个重大研究项目。1993年底,某型号导弹完成定型,陈德明借机提出"一箭多雕"的构想――利用组织批准抽检试验的机会,同时进行超小射程等多项试验。

方案讨论会上,不少专家极力反对。他们担心"一箭多雕"会被搞成"鸡飞蛋打",最终连一个目标都无法验证。面对质疑,陈德明从原理、方法、风险等方面详细阐述,反复证明。最终,这种追求最大效果的方案被采纳,并沿用至今,为加快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提升新质作战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德明不打牌,不下棋,偶尔抽空陪妻子散散步。一年365天,他很少过双休日,甚至连春节都不休息。专注于试验研究中的他常常忘了时间,连吃饭、睡觉都常常忘记。他的手机闹钟定在晚上十一点半,目的是提醒自己该回家休息了。

有时"一不小心"工作到天亮,又接着开会参加任务,以至于近在咫尺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是在基地还是出差了。妻子马丽曾开玩笑说:"陈德明的妻子应该姓‘导’名‘弹’。"

2003年的一天,已经怀孕的马丽突然发烧,体温一度超过39摄氏度。陈德明从试验一线返回家,把妻子送到了医院。由于第二天要参加一个导弹试验鉴定方面的重要会议,他只待到凌晨4点,就匆匆返回了办公室。

出院那天,陈德明提前安排好工作,来到医院为妻子办理手续,但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缴费结算窗口。见丈夫如此"木讷",马丽既气愤又心疼,嗔怪地说:"你娶我干吗?干脆娶办公室算了!"

"作为科研人员,如果总盯着权力,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我们关闭;如果总是瞄着利益,就不可能取得大成果。"陈德明认为,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