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德林与海德格尔的故事

2018-03-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荷尔德林与海德格尔的故事荷尔德林是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是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领军人.荷尔德林好像有诗人独有的特质--特立独行.有人说荷尔德林是孤独的,因为他的

荷尔德林与海德格尔的故事

荷尔德林是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是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领军人。荷尔德林好像有诗人独有的特质——特立独行。有人说荷尔德林是孤独的,因为他的诗不为公众所知,甚至在他死后的一个世纪里。

海德格尔夫妇

但是也有人说,荷尔德林并不孤寂,因为他的诗在之后被人广为推崇,很多人为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纯真所感动,他敢爱敢恨,敢于用深刻、犀利的语言来披露出当时社会的丑恶和对自由的向往。

荷尔德林的兴起还要归功于狄尔泰的《体验与诗歌》,这本著作中收录了一篇论述荷尔德林的文章,由于这篇文章世人好像才对荷尔德林有了真正的认识,从此荷尔德林变成了众所周知的人物,也变成了世人追崇的偶像。

很多人都对荷尔德林进行评价,这其中包括我过诗人海子,海子在一篇诗歌《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中对荷尔德林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评价应该是对荷尔德林最真是,最高的评价。

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是诗人之中的诗人,是诗之本质的化身,他运用自己哲学家的身份公开讲授荷尔德林,将荷尔德林推上了历史的制高点。

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是老乡。海德格尔从小就对荷尔德林心存景仰,他们有着共同的家乡情节。不仅如此他们还有非常相像的青年经历,这些都为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做出极高评价点燃了激情。

诗人荷尔德林简介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是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他曾被人遗忘一个世纪之久。出生于十六世纪后期的诗人荷尔德林却是在二十世纪才被人们重新想起,并终于在全世界获得了应有的称赞。那么这个被遗忘的诗人生前会是什么样的境况呢?

荷尔德林画像

这位诗人就读于神学院,在读书期间法国大革命激起了他与同学们的热情,他们结了诗社,开始写诗来歌颂人权。从神学院毕业后,荷尔德林却并未担任神职,因为基督教与他所相信的希腊神话并不相容。而对他而言,诗人才是人与神祇之间的中介者。之后,荷尔德林在做家庭教师时与雇主家庭的女主人相恋,相恋的三年中,荷尔德林为女主人创作了一篇小说以及许多抒情诗。这样的恋情自然好景不长,情场的失意让诗人荷尔德林身心交瘁,这时的他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精神问题。在精神失常的几年中,他依旧顽强地坚持创作,甚至还翻译了希腊悲剧二种。到他三十七岁时,他的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也不能自理,更是不能继续创作了。

从生平经历来看,荷尔德林倒是不能说不悲惨,何况他的诗作在当时也很少受到赏识。席勒甚至认为荷尔德林的诗过于内向、主观。而直到十九世纪,文学评论家也将他们对荷尔德林诗作的目光停留在席勒的看法上。但其实,他的诗歌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歌颂着人类的理想,比如友谊、爱情、自由。

荷尔德林的评价是什么

荷尔德林是德国著名诗人。生于1770年,死于1843年。他是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领军人,但是,在荷尔德林死后,世人对荷尔德林的了解少之又少。年轻的荷尔德林有一段不被世人承认的爱情故事,在他当家庭教师的时候,对雇主的妻子产生了不应该有的男女之情。

荷尔德林

但是,这份情愫被狠狠的扼杀了,没有人会为他们的感情送上祝福。情场失意的荷尔德林感到人生的绝望,精神上受到了严重创伤的荷尔德林,从此一蹶不振。

虽然荷尔德林在情场上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但是作为一个诗人,他是成功的。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对荷尔德林有很高的评价。

海德格尔:他既是诗人,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海德格尔眼中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他有诗人最纯洁的心灵,他的诗写的才是诗最原始的本质。在他的诗中充分的融入了自由的思想,对社会的歌颂,对现实的不满。

席勒:荷尔德林的诗过于内向、主观。

海子:海子作为当代中国优秀的抒情诗人也对荷尔德林有过评价,不仅如此还以一篇诗歌《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叙述了他对荷尔德林的了解,感受同作为诗人的感受。

纵观荷尔德林的诗歌作品,充分的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的同时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他的思想在他生前以及19世一直未被重视,可能是荷尔德林的思想比较超前,当时的社会现状还不能接受他的主张。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简介

荷尔德林是德国著名的诗人,是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在生前其作品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关注,其去世之后近一个世纪作品才被世人了解,荷尔德林是一位不幸的人,因为做家庭教师的时候爱上了自己雇主的妻子而被自己的感情折磨,差点导致崩溃,后来回到自己的故乡,不久就由于精神错乱而无法生活自理。下面做一下荷尔德林简介。

荷尔德林画像

荷尔德林1770年 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父亲是当地修道院总管,荷尔德林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是牧师之女,1774年改嫁。荷尔德林曾经在修道院学习,1788年进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在这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最喜欢的作家是卢梭。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与同学写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1793年荷尔德林神学院毕业,但是却因为信仰古希腊诸神而不能做牧师,荷尔德林这个时候写了大量诗歌发表在席勒的刊物上。

1794年荷尔德林去了耶拿,次年回到尼尔廷根。1796年荷尔德林到法兰克福银行家贡塔尔德家当教师,爱上了雇主的妻子,这段时间内完成了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1798年,与贡塔尔德发生争吵,离开法兰克福,创作出悲剧《恩沛多克勒斯之死》。1801年,荷尔德林再次做家庭教师,这期间创作了一些挽歌和赞歌。1802年回到斯图加特,精神失常。1804年他翻译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出版。这一年他的朋友辛克莱接他去洪堡从事图书馆工作。1806年进图宾根精神病院医治。后期住在木工齐默尔的家里。1826年赫尔德;林的诗集出版。1843年 6月 7日,荷尔德林去世。

从荷尔德林简介中可以看到荷尔德林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不幸的人,早在其创作的高峰期就精神失常,让人不禁想到一句话:“天才的一半是疯子。”。

黑格尔和荷尔德林

在19世纪,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引领者整个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领域潮流,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 荷尔德林

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自由主义失去信心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新的方向。

黑格尔思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荷尔德林影响的,在黑格尔思想发展中荷尔德林曾经作为一个指路明灯和警灯照亮着黑格尔。在这一点上许多学者在研究他们的思想的时候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就是说,不吸收荷尔德林的“结合哲学”,黑格尔要完成他后来的体系是难于理解的。这种见解我们今天虽然感到是不言而喻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终究也还是新鲜的。

人生的旅程中总会有那么几个难忘的旅伴,与这些旅伴的交往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当18岁的黑格尔进入杜宾根大学开始,他的命运好像和荷尔德林有了紧密的联系。

荷尔德林是一个自由奔放的纯真诗人,在他的诗篇中歌唱自由,歌唱人性,歌唱友谊和爱情。他的一生对黑格尔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诗歌上荷尔德林以自己的热情和才华深深的感染了黑格尔,以自己对希腊世界的景慕和眷恋影响了黑格尔;

另一方面,荷尔德林渴望死亡,拥抱死神的消极思想也不断的向黑格尔喷出。好在,黑格尔是一个理智的人,他的消极思想不但没有影响黑格尔,而且这样一种非理智情感向黑格尔敲响了警钟。它使黑格尔远离情感,牢牢地把握理智。

但是,不管怎么说,荷尔德林与黑格尔之间产生了充满热情的友谊。这种友谊帮助了黑格尔,促使他的精神日渐丰满起来,成长起来,在这趟旅途中荷尔德林用一生影响着黑格尔。

荷尔德林与诗意地栖居

荷尔德林是德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其最杰出的成就就是写出了大量的诗歌,被称为古典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有很多至今还被人传颂,特别是荷尔德林的那首《人,诗意地栖居》更是被几个世纪的人广为传颂,成为了荷尔德林最著名的诗句,现代人还在追求着诗人的这种境界,下面分析一下荷尔德林诗意德栖居的话题。

荷尔德林照片

关于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的话题自从荷尔德林这首诗创作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被人们所谈论,甚至是争论,诗意地栖居是一个多么好的境界啊,难道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吗?为什么荷尔德林说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不是说诗人自己?难道是所有的人在诗人的眼中都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吗?很多人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是任何年代任何人都想要达到的一个境界,这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境界,也许你富可敌国,但是却并不能像荷尔德林说的做到诗意地栖居,也许你穷的没有一间小屋,但是只要心中充满诗意,那么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感受,是心灵的一种满足程度,是一种快乐与欣慰,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心旷神怡。所以诗意从外界的物质丰足中找不到,需要从内心的丰足中去寻求。

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让几个世纪的全世界的人为之孜孜以求,为之魂牵梦绕,为之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