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散文 散文课堂的期待—— 听黄厚江老师教《给我的孩子们》散文课堂的期待

2018-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听完<给我的孩子们>,我的感动不止于师生在课堂上共享的"童心"--那个纯粹无染的真相;而是,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在一堂语文课上可以有怎样一种期待?一. 什么样的

听完《给我的孩子们》,我的感动不止于师生在课堂上共享的“童心”——那个纯粹无染的真相;而是,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在一堂语文课上可以有怎样一种期待?

一、 什么样的素材可以组成我们的散文教学内容

黄老师教的似乎不只是简单的一篇散文,他并不只关注文本的“原生价值”。他教的内容,也许更像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不仅如此,他是把我们思维的局限都教了出来:他作为父亲、长者、阅读者的丰富我没有;他那样轻松地化训练于无形、化至理于无形的能力我亦没有。

并且,他在教学中兼有的又一特殊身份——教材的编者,在这时发挥了作用。于是他对一篇文章可拥有的“教学价值”甚至是单元教学价值有过考量。

从这个角度看,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九)”中的一段引语颇具深意:“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学会这种读书方法,你就走进了较高的阅读境界。”实践这种学法指导的根本,实际是黄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情中某种必然的局限,他在努力发掘的,其实是文本在“原生价值”以外的“教学价值”,借此有效拓展学生“学的内容”。

故,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首先取决于教师思维的疆界。

二、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最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肯綮,指出要害,可能是最大的教学机智。作为听课者,我观察到除了有效的文本内容评价外,这堂课中还有很多实在的阅读方法指导和语言训练评价:关键词的找寻,记叙文中议论式句子的作用,因果分析,造句训练。所有这些,统统指向了本课语言训练的目标——学会读书的方法。

三、 我们的教学行为如何一步步走向心中那个结局

    若站在学生的立场,我所期待的结局就是:学习该是一个“内化”的行为,它“并不是把外面的知识,搬进自己的头脑……良好的学习,就是生命不断地开启自己”(干国祥)。站在教师的立场,这结局就是“唤醒”,“唤醒”听课者内心对于文本的思考,在这种程度上,我甚至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更应该是听课的教师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也在心里参与这堂课,成为这堂课的第二主体,而不是冰冷的记录与漠然的评价。

所以说到底,一节课里期待的大结局可以是——所有的听者,尤其是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们没有被教师的思维操控,相反,他们一个个或疾或徐地开启了自己语文的思维、广博的心灵与鲜活的生命。

四、 语文的课堂是不是可以担负更大使命

    比如说丰富某种生命历练。比如这课的“童心”说,黄老师是不是愿意让语文课变得比单纯的语文课再广大一点点,包容一点点,让大家在心里再多些回味、琢磨下生活的味道?

五、 我们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应保持何种姿态

孔庆东说:“语文课应该以导读为主,老师应该是个导游。”不得不承认,以此来衡量,黄老师是极地道的。他在我们并未到达美丽的景点前,已经先进去看过了,于是他能够领着我们的脚步,拽着我们的心灵,一路赏这“童心”。这实在是个高妙的境界。

可再细想下去,在这堂课里的黄老师,他是谁?他在扮演着谁?他对教材的理解似乎还不只是一个导游,或者,他根本不甘心当一个导游……而是一个师者?一个哲人?一个读者?或者,只是一个寻常父亲?又或者,他根本谁也不是,就只是一个矛盾的真实的自己,在整堂课的教学之前,就保持了对教材永远独立的思考。

说得极端些,我们不妨都去翻看一下自己的备课笔记,可能会发现“赞美”与“悲哀”这两个主题词是同在的,可黄老师要你心甘情愿地懂得:丰子恺的这个园子里,只为揭开一个“悲哀”,再无其他,连“赞美”也是短暂一现的。

黄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爱”与“赞美”的时刻,也是他想着要揭开“悲凉”之雾真相的时刻,任何时候,他都没有丢弃一个导游自己的审美眼光,始终保持着对教材新鲜与睿智的领悟。

我们说期待的是否可以是:如何动用自己全部的智慧,为学生创造一种可能——“内化”阅读,“踏实”训练,“主动”思考,以一种艺术的方式,与散文零距离地“接触”,为作者还原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