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走四方 人才培养“巧落地” 教学成果“走四方”

2019-0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桂林红豆网-广西日报讯(记者 梁 莹 通讯员 李晓记)一项广西的教学成果,在东部沿海省份高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大放异彩,让教育界人士大呼"想不到".    近日,福建某高校在借鉴广西一教学成果基础上,开展特色育人实践,一举拿下两项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德州走四方 人才培养"巧落地" 教学成果"走四方"    这项成果,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去年,桂电申报"多层次贯通·双体系融合·'微企'式引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

    桂林红豆网-广西日报讯(记者 梁 莹 通讯员 李晓记)一项广西的教学成果,在东部沿海省份高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大放异彩,让教育界人士大呼“想不到”。

    近日,福建某高校在借鉴广西一教学成果基础上,开展特色育人实践,一举拿下两项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德州走四方 人才培养“巧落地” 教学成果“走四方”

    这项成果,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去年,桂电申报“多层次贯通·双体系融合·‘微企’式引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斩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被区内外不少学校借鉴推广。

    此次教学成果成功“走出”区外,也成为了桂电特色教学项目成功应用的典型范例。

德州走四方 人才培养“巧落地” 教学成果“走四方”

    近年来,为了探索有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校深入企业了解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深化教学项目内涵认识与建设,与同类应用技术类高校开展交流,对育人模式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在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订单培养等方面积极推进成果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德州走四方 人才培养“巧落地” 教学成果“走四方”

    产教融合创新 学生培养“出彩”

    产教融合,是培养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所需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如何构建一套符合国家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同时又具有学校鲜明特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教学‘落好地’,融合才能‘出彩’。”教学项目负责人胡泽民教授介绍,为了实现学生能力与社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学校创新性地探索“双体系”融合,同时引入“微格”“微企”教学,从而以多层次贯通培养,提升学生职业应用能力。

    “双体系”,即在教学中,理论体系与实验实训体系的全面融合重构设计;“微格”“微企”,即学校按照行业技术需求前置多模块实训内容,构建虚实结合、理论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微缩企业真实环境。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分解优化,将“微格”“微企”实验实训引入各教学环节,从而实现了理论实践深度互融。

    “在真实的就业环境里锻炼应用能力,由企业在岗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让我在面对就业时得心应手。”苏思铭正是校企合作教学项目的受益者。作为一名在校学生,他在毕业前就走上了心仪的工作岗位。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等高校推广应用,各高校普遍认为,该模式对学校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教改“量体裁衣”

    育才彰显特色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上升通道,架设多层次的人才贯通培养“立交桥”。对于这一点,桂电有着清晰的认识。

    经过大量教学调研后,学校发现中职升本、专升本的学生与普通高考升本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多层次人才差异性贯通培养?这就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在教改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为此,该校通过构建健全人格素养、扎实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术技能、掌握高端工程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四板块”课程体系结构,根据权重不同进行教学,解决了多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培养问题。

    经过5年试点,这个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近年来,该校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参加国家级各类竞赛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连年位居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前列。

    在2016年湖南长沙、2017年河北衡水举行的应用技术大学研讨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潘懋元两次对这项育人模式赞赏有加:“希望学校不仅要发展学科特色,更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行业部门提供服务,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促进成果推广

    传播“桂电经验”

    建设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学校,还要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扩大对外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推动经济发展能力。

    2017年9月,桂电-东盟职业教育中心(北海)、桂电-柬埔寨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桂电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金边)等3个职业教育机构正式揭牌,22名印尼留学生和14名柬留学生成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首批成员。

    来到广西学习,印尼留学生SUSANTI BAREDU觉得特别幸运。他说:“我们在学校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跟中国学生一样,能在先进的企业上岗实习,这种产学结合的模式,让我们不但能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收获到更多实用的技能。”柬埔寨留学生SAMRITH PANSOPANHA则表示,毕业后回到柬埔寨,就业起点将会比别人高很多,对于未来,他很期待。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广西与东盟各国交流往来不断深化。面对这一新形势,桂电运用自身优势,在国内外开展多方合作,促进教学成果推广,主动融入东盟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领域传播“中国经验”,逐渐树立起辐射东盟的广西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