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的丈夫 杨雪梅:新常态下民办高校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新常态下民办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学既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也离不开经济.社会.产业的发展

一、新常态下民办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学既有其内在发展逻辑,也离不开经济、社会、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经济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将成为促进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核心。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们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3月份《****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5月5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

为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鲜明主题,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末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月份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等政策性文件。

(二)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要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呈现出了一些重要的“新常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办学活力成为新常态;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成为新常态;政府宏观管学与社会参与办学成为新常态;大学深度开放与教育科技引领成为新常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成为高校干部作风建设的新常态。

而贯穿这几个新常态的一条主线就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民办高校是改革的产物,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和大众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民办高校新的历史使命,也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三)民办高校发展面临重新洗牌的发展新挑战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生源数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民办高校不仅要与国内的私立、公立大学、还要与国外大学在生源上进行激烈竞争;在发展中集聚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显,如大学文化、办学定位、治理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困境:在中国大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企业很难有很大投入充分与大学联合培养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特别是作为民办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路上举步维艰;教育信息化进程迅猛推进,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平台的广泛应用,教育进入“互联网 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亟待改变。

总而言之,我国的民办高校正面临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快速变化的时代挑战。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我国的民办高校已经踏上了一个崭新的未来之途,而没有任何退路。民办高校因此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制定出有效的策略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进而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站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高度,明确指出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在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必须未雨绸缪,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和定位,主动进行变革,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社会需求出发,加强校企合作,将创新创业融入办学理念,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以应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黄河科技学院全面深化改革特色发展的创新实践

2014年是学校成立30周年,学校以此为契机,制定了新常态下新一轮改革方案,以期加快实现新跨越,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随着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学校紧跟新形势,把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愿景紧紧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体制,在符合国家发展新态势的条件下激发出内生驱动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创新。

(一)创新办学体制,建立创业型组织架构

民办高校的发展和壮大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结果,灵活的办学体制是其天然优势。在新常态下,民办高校更要大胆尝试,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形成更加强有力的驾驭核心。

第一,成立教育、科技集团,形成集团化办学体制。

组织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黄河科技学院打破原有的办学体制,在横向层面上构建教育集团和科技集团两个集团体系,通过教育集团搭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立交桥。科技集团包括各类研究机构、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和学校独资、合资参股创办的企业,以及相应的产权基金和技术转移中心。

通过科技集团搭建技术研发、生产性实训、创新创业平台,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新的办学体制,使学校从半封闭办学转变成全方位开放办学,学校凝聚内外部资源,形成教育、科技、产业实体一体化的创业型组织架构。

第二,建立协同创新综合体,加快产学研协同机制创新。

学校打破原有的院系设置和专业界限,重新按照相关产业方向、专业方向整合研究机构、产业实体、学科专业、行业学院等资源,搭建若干个有机融合的研发、产业、教学协同创新综合体。协同创新综合体作为学校一种横向层面的管理机构,对其所辖的研究机构、产业实体、专业、行业学院具有统一的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和学术管理权限,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配置。

如,学校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开展新型材料、新能源、超级电容器等应用性研究,学校成立河南华中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奥孚森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实体,重点建设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药学等专业。

学校将整合起来建成协同创新综合体,对外能够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社会服务,对内能够加快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师资队伍的新体系建设。

(二)坚持产教融合,深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对接行业标准,确保人才培养标准契合度。

学校重视与行业学会、协会的合作,共同开展职业认证,促进学校教学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学校被中国电子学会授权,成为河南省“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点,能够开展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认证,该认证获得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认可。学校是河南省本科高校中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授权单位。

第二,建设行业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职业发展能力。

行业学院是具有区域行业背景的、由企业投入经费建设,以企业名称冠名的教学实体。建设行业学院打破了原有院系和教研室体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单位,共同建设,有效整合学校、企业师资、课程、设施、管理等资源。

学校加大行业学院建设和推进力度,近两年已经先后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黎明重工集团、河南省装饰协会等与行业、企业联合创办行业学院。如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办“黄河科技学院华为网络学院”,华为公司从人才标准、教育资源、运营管理、协作同盟四个方面协助学校建设完整的ICT人才培养体系,与学校合力打造高品质的优秀人才。

第三,共建多元化实战基地,增强人才培养岗位创新能力。

学校通过收购企业、引企入校、创办企业、校企共建四种形式,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学校收购企业,成立河南华中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与河南省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按照股份制联合成立河南路建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工程检测中心”;河南省西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进驻我校,租用学校数控实训基地场地和设备,由公司提供耗材和生产原料进行实际生产,每年提供工位1500个;学校与近300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如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重点建设具有真实环境和实际生产的实训基地15个,总面积达到13.59万平方米。如与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我校共建“物联网科研与教学中心”,该企业投入150万元科研仪器设备。

(三)全方位扶持创新创业,形成优良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黄河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投资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整合和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突出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理论培养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显著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校创新发展能力。

第一,筑牢基础,构建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由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平台、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平台、创业辅导平台、微创业培育平台四大平台组成。“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平台”包括创新思维、创业学、企业文化、创业大讲堂等理论教学和创意大赛、职业发展规划、创业调研、校友企业访谈等实践训练。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平台”包括学科前沿专题、创新创业选修课程、高年级研讨课等理论教学和科技创新竞赛、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创业综合实训等实践训练。“创业辅导平台”包括创业KAB培训、政策咨询周、创业论坛等理论培训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制作等实战型辅导。

“微创业培育平台”包括创业项目“1 1”辅导、创业SYB培训、创业训练营、创业沙龙等针对性理论辅导和创业项目路演、创业项目展示会、创业格子铺、创业一条街等微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幅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自2010年实施“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以来,先后立项建设171个项目,投入经费50余万元;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和等级逐年递升,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成图技术与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电子专业人才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高级别奖项在内的省级以上奖励4000余项,其中全国级奖项1090项。

自2010年以来在各类学科竞赛上累计投入资金近千万,仅奖励获奖学生400余万元。

学生获得国家专利近50项。“电动独轮车”、“节能减震道轨接头”、“山地自行车强制定位V闸”、“太阳能LED照明系统控制器”等专利已投入生产使用。

第二,建设载体,建成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不仅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场所,更是高校整个创新创业生态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目前,学校创客工作室、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形成全链条式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1.投资建设大学科技园。已建成总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孵化面积14000平方米,大学生创业孵化园2000平方米,园区入驻企业66家。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郑州市大学科技园,获得郑州市500万元奖补;科技企业孵化器被批准组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30万元奖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苗圃)被郑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郑州市创业孵化基地。

2.为学生建设创客工作室。随着学生创客群体的增加,为给学生创新团队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学校为创客群体设置创客工作室,配置高水平电脑、电子元器件、开源硬件等。创客工作室激发了学生创业热情,涌现出一批明星学生创客。

如以2013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张睿同学为代表的机械自动化团队的“张睿工作室”, 相继发明创作桌面级小型三轴雕刻机、微型激光雕刻机、四轴码垛机器人等。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团队创作的“一秒快速折叠电动滑板车”获得4项专利,目前正在洽谈技术转让。

3.在国内率先建立众创空间。2014年依托科技园建成黄河众创空间,面向海内外大学生创业者开放,学校免费提供孵化场地,并配置办公桌椅,创业者还可共享创业指导中心、报告厅、会议室等,配套系统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由于建设成效突出,黄河众创空间2015年5月份作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获得科技部授牌(河南省仅6家),并被破格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与服务体系,获得300万元政府奖补资金。

4.与政府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与二七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该综合体总面积1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入6亿元,依托学校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配套人才公寓等资源,对接二七区产业园。该项目被郑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孵化平台已经成功孵化了一批高层次创业项目。2014年有13个创业项目分别获得省人社厅、教育厅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97万元。河南大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毕业生李威,在校期间组建自平衡车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智能独轮平衡车,获得9项相关产品国家专利。

毕业后到学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办郑州飞轮威尔实业有限公司,定位智能绿色出行产业。截止2015年5月,飞轮威尔在国内拥有200多家市级销售网点,出口50多个国家,向全球共输出了将近10万台自平衡车,生产产值达到1亿元人民币。知名演员范冰冰在参加《出彩中国人》节目时现场展示该公司自平衡车最新产品。

第三,集聚资源,搭建一体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1.校政合作,实现公共服务便利化。郑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园区设立了“知识产权服务站”,为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二七区人民政府在校内共建二七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通过网上申报、一站式服务、多证联办等措施保证学生创业者快捷、便利办理工商税务等手续。市、区人社部门协助发布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省、市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参与项目入园评审。

2.科技支撑,实现创新创业相结合。学校现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市科技创新团队3个,研究所10个,重点实验室12个。这些科研平台对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全开放,提供仪器设备共享、技术研发和人才支撑。

如:学生创业团队——嘉禾智慧农业项目,有成功的农业合作社基础,有一定的启动资金,有通过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农场的想法,但是创业团队缺乏研发团队,缺实验室。

创业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协调学校物联网技术创新团队、物联网技术等重点实验室与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共建研发中心,为其提供研发力量支撑、技术咨询。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该团队创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所流转的2000多亩地上,水肥量有了很大的节约,效果明显,每亩地的水肥和人工节约200多元。

3.金融助力,实现创新创业低门槛。科技园设立种子资金,并引入创投机构帮助学生创业;学校校友会成立2亿元“黄河大同创业投资基金”,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启动经费或股权投资;与众筹网开展战略合作,在黄河众创空间设立众筹服务站,建立全国首个“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

4.开放共享,实现创业资源强集聚。学校有丰富的企业家校友资源,毕业生中成功创业者日益增多,多反哺母校,回报社会,为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贡献。如,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郝鸿峰,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荣获2013年十大“年度创业家”称号,在母校设立奖学金和创业基金。

同时企业家校友成立“校友企业联合会”入驻科技园,举办“学长来了创业面对面”,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一对一辅导。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大数据中心,形成创新创业资源线上集聚,建设创业园网站,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创业资源,梳理创业政策,展示创业项目,实现项目线上对接。

(四)着力倡导科技与产业协同,形成科技支撑创新创业新态势

学术始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对于高校而言,创新创业的核心是科技型创新创业。民办高校相对研究实力薄弱,如何在创新创业中突围?学校近年来改变了科研支持和奖励导向,以应用型研究为重点,以成果转化为标志,加强科研建设和学科培育;鼓励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促进先进技术辐射、转移和创新,培育和扶持产学研用一体化项目;举办产业化实体企业,制定政策鼓励教师以技术成果、专利转化等形式入股校内举办的实体公司。

第一,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学校依托校内科研平台,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近三年,学校已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项目)243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03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29项。

其中,校企联合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23项,共同研发8个系列39个新产品,为企业技术研发、生产经营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学校与校办企业河南华中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合作项目获得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316万元;学校与安阳市凤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太阳能硅片及电池片工程技术中心”,在太阳能硅片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销售收入7.

6亿元,利税1.5亿元,新产品产值5.2亿,新产品产值率68.4%,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

第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

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区域产业升级。如,杨小兰教授主持成果《混沌振动系统制备纳米粉体新技术》获得了201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被新乡太行振动机械有限公司、新乡盛泰机械有限公司、新乡市恒升机械有限公司应用,企业实现新增销售9965.

2万元,新增利润3712.5万元。柴远波博士带领团队与中国电信河南分公司合作技术开发项目《基于河南地区的LTE无线传播模型技术与应用》获批河南省产学研项目。该技术开发与转移应用直接将产生经济效益1.5亿元,并填补我省LTE无线传播模型空白,提升河南移动通信产业地位,带动无线网络规划和系统优化技术发展。

第三,着力搭建高层次学术平台。

1.获批河南省管理科学院士工作站,是我国高校中唯一一个管理科学院士工作站,学校成为首个获批院士工作站的民办高校,中国工程院刘人怀院士主持工作,并担任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获批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与郑州大学合作,签订招收培养博士后共引进博士研究生29名,其中博士后4名,并获批培养经费及博士后基金项目匹配资助50余万元,被评为2014年度“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

3.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中心,聘请著名文艺理论家鲁枢元担任研究中心主任,整合学校人文社科学科专业科研和师资力量,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原文化产业转型。

4.连续承办了2014、2015年“国际(河南)新药研发交流与技术转移对接会”。这一会议平台,通过邀请国内外高层次生物医药类人才讲学,探讨交流、合作洽谈、成果展示、项目签约,为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开辟了新渠道、提供了新机遇。

从创办科技集团的创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推进,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到“众创空间”的开启,从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的良性运行到全校性创新创业的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再到全校创新创业**的“新常态”,一系列创新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力。

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十大最具科技创新力单位”等等荣誉称号。黄河科技学院的创新驱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景,而是源自主体的创新基因,不是跟风社会的随波逐流,而是依照逻辑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诉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将与所有民办高校一起,在在品质化和特色化的竞争中全力以赴下足功夫,为推进国家创新创业贡献力量。

三、黄河科技学院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简介

(一)成果产生背景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的办学愿景,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深入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得到全面升华,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最初在2006年11月,学校就承担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和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中明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首次确立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

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随后,学校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并将《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作为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立项。

通过遴选改革试点专业、出台指导性意见、逐步引入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启动,各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质量评价改革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2年年初,学校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重点对实践教学改革、校企深度合作、第三方质量评价等方面作了优化。并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2014年1月,凝聚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教学成果《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6月份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也是本次获奖院校中全国唯一的民办高校。

(二)成果主要内容

成果立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在对学校自身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民办高校专业群建设与地方产业群建设对接和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对接的方式与途径;创新性地引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建立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行业、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成果主要有三个创新点:

第一,构建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将学历教育对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与职业教育对较强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结合起来,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实现“三个结合”:专业理论素质与职业实践能力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并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探索了五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即“双证书”、“三段式产学研结合”、“两段式工学交替”、“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订单式”等。

“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教学质量评价等教学全过程融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彰显了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和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

第二,建立了产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确保实现“两个对接”,推进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群,人才培养对接生产实践。精心构建“三个体系”,即“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着力搭建“四个平台”,即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平台、校企战略联盟合作平台、“双师型”教师培育平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强调学科专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机融合,行业、企业的多元化参与教学。

第三,创新了“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通过企业和兄弟高校实施“三基测试”、职业资格认证、企业参与人才评价等形式,实现了质量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引入了行业和企业标准,使评价标准更加符合生产实践需求,改变了用人单位无法直接评价的状况,解决了毕业生的职业适用性不强等问题。

(三)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成果实施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对省内外民办高校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3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我校办学成效。

**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河南教育信息》先后刊登多篇报道,肯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济源市政府共建应用技术学院等;2013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首批成员单位。2014年,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