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镜中 大家来分析一首诗:《镜中》张枣

2018-0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0-05-26 17:10:17 rune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五金:如果不能搞懂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我对它的理解就是表面的.作者写不是几行干瘪瘪的华丽文字,他一定在尝试着表达什么,而这个被表达的才是这首诗的灵魂.但是,很明显,大家只热衷它华丽的外表,其实它表达的思想和它的外表一样华美. ----------- 我觉得诗的内容和思想并不重要,作者的本意更次要.读诗有时候觉得爽,就是因为觉得他在表达着什么又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停在想他到底在说什么.如果作者告诉我他在说什么了,我只会

2010-05-26 17:10:17 rune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五金:如果不能搞懂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我对它的理解就是表面的。作者写不是几行干瘪瘪的华丽文字,他一定在尝试着表达什么,而这个被表达的才是这首诗的灵魂。

但是,很明显,大家只热衷它华丽的外表,其实它表达的思想和它的外表一样华美。 ----------- 我觉得诗的内容和思想并不重要,作者的本意更次要。读诗有时候觉得爽,就是因为觉得他在表达着什么又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停在想他到底在说什么。

如果作者告诉我他在说什么了,我只会赞叹他表达的技巧。 ———— 书不能尽其言,言不能尽其意,意不能达其心。我的朋友中,只追逐汉语表达已经“求索”有10年有余,但是仍感心有力,而力不足,或“情”投入太多,写出来与所想的总有一定差距。

难尽人意。实际运用中,我也一直在反思,技法重要还是想法重要,我得出结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还是让其受众理解,比较好。

若是只是做“哑谜”,宣泄个人“情感”,写的朦朦胧胧好些。文字的技巧性,坦白说,我读一些小说,三年可能才能读几页,因为涉入信息太多,更本没法继续读下去。例如 : 罗伯 格林耶的小说,我读来就很吃力。不如读唐诗 宋词 啥的。 我想这可能也是,禅宗不立文字的根本吧。 各位高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