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病案 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要性

2019-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要性零九中医七2009012033 卢进杰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症的一种诊察方法.张锡纯病案 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要性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前五世纪著名依家扁鹊发明脉诊以来,脉诊已经成为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成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张锡纯病

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

要性

零九中医七2009012033 卢进杰

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症的一种诊察方法。

张锡纯病案 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要性

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前五世纪著名依家扁鹊发明脉诊以来,脉诊已经成为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成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

张锡纯病案 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要性

《灵枢-脉度》载:“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其流溢之气,内灌脏腑,外濡腠理。”表明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有赖经络气血的运行流注和温煦濡养而实现;同时人体又与自然界相应,人的经脉气血随日月运转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张锡纯病案 从张锡纯的若干病案分析脉诊对治疗的重要性

”因此,脉取寸口便可决病之阴阳深浅,正如《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然而,这样一门对于中医诊断必不可少的“在心易了,之下难明”的学问,在现代越来越得不到医者的重视,或责其玄奇难了,或则其可有可无,实在是杏林的一个悲剧。请恕我急进,在学习中医诊断学的过程我也广泛涉猎了涉及中药和方剂的书,尤其著名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对我启发很深。在里面的每一个案例中,脉诊都扮演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角色。下面请允许我就书中的几个案例说说脉诊对中医辩证论治的重要性。

案例一

盐山南门里王致祥,年近六旬,自孟夏患痢,延医服药五十余剂,痢已愈而病转加剧。卧床昏昏有危在旦夕之虞。此际适余自沧回籍,为求诊治。其脉左右皆洪实,一息五至,表里俱觉发热,胁下连腹疼痛异常。其舌苔白厚,中心微黄,大便二三日一行。

按:这个案例是一个阳明热盛的典型病案,但案例中患者又出现“胁下连腹疼痛异常”的症状——既为温病,为何腹胁疼痛?这是让我们来看看患者的脉象:其脉左右皆洪实。以脉言之,凡是温病壮热,洪脉显现于右关,可是如今左部脉也见洪实之象,可见肝胆之火亦盛,“肝木之气,即乘火之炽盛而施其横恣”,于是可见腹胁疼痛。于是最后张锡纯施以大剂白虎汤加以疏通肝胆郁热之药治愈该病人。

案例二

近治奉天大西关溥源酱房郭玉堂,得此证(脑漏)半载不愈。鼻中时流浊涕,其气腥臭,心热神昏,恒觉眩晕。其脉左右皆弦而有力,其大便恒干燥。

按:书中对此“脑漏”证的解释是“肝移热于脑,其胃亦移热于脑”。我的理解是,弦脉应肝病,肝病失其疏泄,肝横逆犯土,所以除本部脉现弦象,右部脉亦显弦。因此在此案的拟方中,张锡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清肝火之药。

案例三

外甥王竹孙,年二十时,卧病数月不愈,精神昏聩,肢体酸懒,微似短气,屡次延医服药莫审病因,用药亦无效验。一日忽不能喘息,张口呼气外出而气不上达,其气蓄极下迫肛门突出,约二十呼吸之顷,气息方通,一昼夜间如是者八九次。诊其脉关前微弱不起,知其胸中大气下陷,不能死肺脏呼吸之枢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