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商标 《中国工商报》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干部张玉梅先进事迹

2017-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近期在基层考察时,亲切接见了西安市工商系统的先进典型张玉梅,充分肯定了她取得的成绩,要求全系统广大干部学习张玉梅通过发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近期在基层考察时,亲切接见了西安市工商系统的先进典型张玉梅,充分肯定了她取得的成绩,要求全系统广大干部学习张玉梅通过发奋学习实践从而实现岗位成才的先进事迹,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和作风过硬的队伍,推动基层建设,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张玉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工商干部,靠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工商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所有工商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张玉梅同志,就要学习她自加压力、刻苦用功,努力做学习型干部的坚强毅力。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张玉梅看来,干好工商工作,不仅要爱岗敬业,还要爱岗精业,对专业知识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正所谓“积攒一桶水,轻松舀一瓢”。

形势在不断变化,工商部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商干部,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张玉梅从当初连书记员都做不好的一名“新工商”,到后来成为西安市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和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宣传先进个人,靠的正是她那70多个资料盒和9个小小的记事本,是她那板凳宁坐十年冷、安于孤寂无怨言的信念,是她那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精神。

学习张玉梅同志,就要学习她忠于职守、立足本职、忘我奉献的崇高思想。十几年来,张玉梅怀着做一名合格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愿望,根据岗位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立足岗位,务实创新,刻苦钻研法律和工商业务,运用所学知识研究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着维护市场秩序的重任,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需要每一名工商干部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从张玉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名工商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忠于职守、执政为民、踏实肯干,都可以大有作为。

学习张玉梅同志,就要学习她艰苦奋斗、争先创优、奋发进取的敬业拼搏精神。张玉梅没有气吞山河的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有的只是艰苦奋斗的朴素作风和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张玉梅深深懂得,只有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才能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只有放下了别人放不下的,才能扛起别人扛不起的。

张玉梅所在的西安市碑林工商分局法制科,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但巾帼不让须眉,在张玉梅的带领和感召下,大家一起学习法律、研讨案件、争先创优、奋发进取,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并由此获得多项荣誉称号。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学习张玉梅同志,还要学习她心系基层、服务执法、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多年的法制工作中,张玉梅始终坚持这样“三个服务”目标,即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基层执法服务。在做好前两项服务的同时,张玉梅对为基层执法服务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因为她长期工作在基层,对基层了解最多,心也系在基层。

多年来,张玉梅同志笔耕不辍,把工作中遇到的、同志们问到的、自己想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写下了大量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调研文章,作为基层法制教育培训的教材,并经常深入工商所手把手教大家执法办案,不仅自己成为业务骨干,还由此培养了不少办案能手。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的今天,我们为工商队伍中涌现出张玉梅这样新时期的楷模而骄傲。张玉梅是新时期工商干部的镜子和标尺。我们要按照周伯华局长的要求,以张玉梅同志为榜样,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增强自身素质,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生愿为映山红——记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干部张玉梅

本报记者 王春艳

她打赢过百余场行政诉讼,处理历史遗留的积案80余件;她审查过上万起行政处罚案件,无一引起复议和诉讼;她先后在国家级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50余万字……若不是深蓝色工商制服上的向阳花领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我一度确信,今年37岁的张玉梅是名优秀的女律师——简单利索的装扮,纹丝不乱的刘海,逻辑严密的法律分析,犀利坚毅的眼神。

2006年底,在陕西省工商局组织的全省工商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上,6000余名听众被工商执法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风采所感染。“做学习型干部,服务监管执法”——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法制科科长张玉梅短短十来分钟的发言,赢得了现场听众的5次掌声。

16年来,张玉梅根据岗位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刻苦钻研法律和工商业务,乐于奉献、热情服务,先后获得西安市青年岗位能手、市劳动模范、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宣传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年1月11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在基层考察时亲切接见了张玉梅,充分肯定了张玉梅取得的成绩,强调全系统要进一步调动工商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实践,实现岗位成才,努力建设政治、业务和作风过硬的队伍,推动基层建设,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光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是远远称不上敬业的,还要有足够的理论修养和精到的专业技能”

1990年,张玉梅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陕西省经贸学院(现更名为陕西省工商学院)法学系毕业,分配到碑林分局工作。可不久,她就陷入了迷茫: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具体的工商业务之间似乎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应用起来总是觉得不那么得心应手。

1991年发生的一件事,使张玉梅从迷茫中走出来。一次,她被安排担任分局一个合同仲裁案的书记员。张玉梅心想,法律科班大学生做记录是小菜一碟,可没想到双方的证据很多,观点争锋也很厉害,她把握不了双方发言的要点和仲裁员的发问,手忙脚乱间漏记了大量内容。双方当事人和律师看笔录签字时,都极为不满,要求重新做记录。

这件事对她震动很大,大学毕业的优越感一下子消失殆尽。积攒一桶水,才能轻松舀出一瓢。她暗暗告诫自己,光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是远远称不上敬业的,还要有足够的理论修养和精到的专业技能,唯有学习才是搭建从无知到精业进而敬业的桥梁。

不久,她报名上了法律夜校,每天晚上都强迫自己在夜校上3小时的课,3年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超常规的学习和记忆量,长时间的耽误吃晚饭和睡眠不足,她刚开始还吃得消,后来体力就越来越难以支撑,用脑过度症频繁发作,头痛呕吐,直到把胆汁吐出来才能缓解。头痛她就吃感冒药,药一吃就昏昏欲睡,但闹铃一响,无论是夜里两点还是三点,又赶紧爬起来看书。

上夜校的路上,她曾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掉进下水井,腿上划出4寸多长的口子;也曾摔倒在防盗门的门框上,伤口内外两层一共缝了11针。为学好法律知识,她曾在闷热难耐的夏天,一边汗流浃背地看书,一边在腿下支着两个大灯泡烘烤因关节炎而疼痛难忍的双腿。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一个人抱着书本在办公室度过的日日夜夜,记得考法律顾问的时候,为了按时考试,在同学办公室椅子上蜷缩的那个晚上。

回忆起那段经历,张玉梅拂了一下刘海,淡淡地说,我这辈子,都没有这么苦过。

20多岁,姹紫嫣红,正是一个女孩子爱美、爱玩、自由放飞的年纪。同龄人中,有多少人愿意放弃轻松追求苦日子?又有多少人愿意把青春年华禁锢在冰冷寂静的办公室里?

张玉梅看似苍白的话语,竟带起我鼻间一阵酸楚。

辛勤不会白费。通过自学,1993年,张玉梅通过国家考试取得了法律顾问资格,1994年取得了律师资格,之后又相继考取了会计员和助理分析师。为了让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她在取得英语本科学历后,又相继在陕西省党校和西安政治学院攻读了两个法律本科学位。

我不解地问她,为什么每次选择都是读本科,而不去读个研究生,总是学相同的内容难道不觉得枯燥?她的回答出人意料:工商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庞杂,本科教育全面,正好可以涵盖;学习为的是过程而非文凭学历,每去学习一次,都会让知识牢固一些,更新一些,理解透彻一些。

只要是和法律、工商相关的书刊报纸,她都尽可能翻阅。不仅读,还重点勾勒,简要眉批,并把好的文章剪下来,分门别类地整理。日积月累,张玉梅家中剪贴报纸杂志的资料盒就有70多个,有的报纸泛起了黄渍,有的杂志散脱了书页。“处理案件时,经常会猛地想到里面的一篇文章,一段话。”这些东西在她家里是宝贝,儿子和爱人稍微翻动,她都要收拾半天。

在张玉梅家中,有9个特殊的小记事本和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扑克牌。她习惯把记事本随身携带,不仅记录所有工作内容,发现名言警句,有了心得体会,也收纳其中,无论是在饭桌上还是马路边,无论它出自学者或是农民。可有一次她忘了带记事本,那张扑克牌就是她从路上拾起记事的。

“知识就在不经意处,知识就在身边。我认为,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要将其当做应付一时的廉价的兴奋剂和止痛片,而应将它当做呼吸——这一维持生命的基本运动,是每时每刻都必须做的事情。”张玉梅说这番话时,我突然觉得,对面的她就像是工商制服上的那朵向阳花,永远会向着太阳的方向绽放,尽情释放汲取阳光的渴望。

“我要通过我的工作,让社会、让民众都知道,我们工商机关的执法是公正的,我们的源头是清澈的”

随着知识的积累,张玉梅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结合,解决了工作中许多疑难问题。1996年4月,她接手了一个关于企业经济性质认定的案子,案情极为复杂。她从理论入手,提出了工商机关对企业经济性质的认定是一种书式审查的观点。果然,后来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文件,印证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一次,她为分局代理一个历史遗留的行政诉讼,案子的材料多得吓人,有53卷,每卷都在200页以上,摞起来有两人多高,光证人就40余人。案子定于两个月后开庭。把握关键证据和细节,确定诉讼思路,写答辩状、代理词,至少要把材料看3遍,1万多页案卷两个月内看完谈何容易!她一头扎进了案卷里,把吃饭、走路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用上了,无论在哪儿手上都拿着一本案卷,一页一页地背。两个月后,分局胜诉了!

参与诉讼之外,她每天还要核审很多案件。每个案子都有数十页,她逐字逐句看,逐章逐条对照法律,丝毫不马虎。解答系统内外的法律咨询也占了她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无论是系统同行还是企业群众,无论是否与工商业务有关,她都认真接待,细致回答。别人咨询几分钟问题,她常常要翻几十本书、花几天的时间找出最准确的答案。

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忘记吃饭是常有的事,做梦打官司也是常有的事。她家离办公室的直线距离不到20米,忙起来她干脆住在了办公室,夏天让蚊子咬得浑身疙瘩,冬天冻得手脚麻木。

2005年11月的一天,张玉梅终于支撑不住了。通常,她的手机24小时开着,一个电话拨过去,很快就会有应答。可那天上午,同科室的江元和马会连却怎么也打不通她的电话,两人觉得奇怪,心想肯定出事了。果然,下午就传来了她腰椎滑脱被送去医院的消息。

住院期间,恰逢一个案子最后一次开庭,分局领导考虑到她的病情,准备换人出庭。这是一起跨度10余年的土地纠纷案。“只有我最熟悉案情,我不能退缩。”她不顾医生的忠告,硬是让人把自己抬上了法庭。那天审理案件的碑林区法院行政庭庭长至今还深深地感动:“她躺在担架上,她爱人举着吊瓶。我工作20年了,从没看到过这样的应诉人。”那天的审理法庭,破天荒地临时改到了一楼。

多年来,张玉梅笔耕不辍,把工作中遇到的、同事咨询的、自己思索的问题归纳整理,撰写成文,写下了大量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调研文章和多本案例汇编,成为碑林分局开展法制教育培训的主要成果,带动分局干部形成了赶、学、比、超的浓厚氛围。火炬路工商所副所长张军大学学的是理工专业,一直对写文章很头疼。2000年,听了张玉梅的一次法制培训授课,激发了他钻研工商理论的热情,现在已在张玉梅的帮助下撰写了10多篇论文。

堪称专业的理论水平,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国家工商总局曾将“工商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调研课题交给了碑林分局,张玉梅也成为西安市许多司法部门的编外法律顾问,碑林区法院还邀请碑林工商分局联合出版了业务探讨刊物。

在工商部门,执法办案大多在基层,工商所法制员自然成了核审案件的第一关。可在前几年,分局法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理想,有的法制员上任前没有学过法律,有的甚至没有过执法办案经验。师傅认真带,徒弟用心学,不怕不出成绩。

张玉梅开始手把手教大家执法办案,逐条逐项传授核审技巧。她每周下所三四次,一步步指出案件中包含的法律要点以及在办案查处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细到当事人签字的问题都一一讲解。在她的带动下,碑林分局涌现出了一批办案能手。分局法制科多次被评为省局法制工作先进单位,今年还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基层法制工作联系点。

曾为查找法规,在图书馆一呆就是5天;曾在探望病重婆婆的火车上,手捧案卷看了一夜;曾经接到以家人安全为代价的恐吓电话;曾4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张玉梅的付出,换来了分局整整87份胜诉的判决,换来了万起处罚案件无变更的优秀成绩,更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的敬畏。

工商法制干部,要为谁服务?张玉梅的回答,为领导决策,为基层执法,也为社会公众。2005年,西安民营企业中天公司遇到了一个官司,企业负责人对工商法律法规一无所知,情急之下跑到文艺南路工商所请教。经介绍,企业找到了张玉梅。

她仔细分析企业材料后,积极帮助他们协调,终于为企业挽回了可能遭受的损失。企业负责人王喜民感激不尽,非要给张玉梅咨询费,被张玉梅拒绝。此后,张玉梅便不断地接到这家企业的咨询电话。“我现在已经把碑林分局当成我的法律智囊团和企业顾问了,我的法律意识也增强了不少咧。”在王喜民喜悦的心里,工商部门的形象同样被深深埋藏。

有人劝张玉梅,像这种分外之事,不重要就不要管了。她摇头说,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为企业和群众服务,这和我们工商工作的宗旨同出一辙,我分不出哪个不重要!

“我要通过我的工作,让社会、让民众都知道,我们工商机关的执法是公正的,我们的源头是清澈的!”什么是敬业?张玉梅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交上了一份铿锵有力的答卷!

“只要能把工作做好,让我付出再多我都愿意”

工作和家庭是个很难调正的天平。见到张玉梅的第一个晚上,我问她,你付出这么多,爱人和孩子理解你吗?她愣了一下说,哎呀,最不敢提这。她装作不经意地微微转过身去,托了托眼镜框,使劲眨了几下眼睛。“我欠他们的太多,太多。”她呢喃般的回答里,夹杂着微弱的鼻音。

我心头一热。这是我早上见到的,在阳光下开朗大笑的张玉梅吗?这是那个在法庭上高昂陈述,铿锵回击的张玉梅吗?这是为学习工作4次晕倒,都不曾掉过一滴泪的张玉梅吗?她现在呈现的是内心最软弱的那一面,我触及了她的隐痛。

张玉梅的父母都是文盲,5个兄弟姐妹读的书都不多,靠自己、靠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就在她心里扎了根。工作以后的努力和成就,更加印证了她的人生信条。可去年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件事,让她对自己的付出和坚持产生了几乎是颠覆性的质疑。

儿子该上小学了,却没有学上,因为他没有通过入学考试,学校不同意录取。那天晚上,张玉梅一人呆呆地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儿子那稚嫩的小脸不停地在眼前浮现……儿子两岁以前基本上是她姐姐带大的,现在经常在两个姐姐家之间打游击,自己给儿子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她一次次地问自己,这么做到底值得不值得?她发了半个月的呆,总是被无力的挫败感包围。她想到过放弃。可是,回想起同事和领导这些年来对自己的帮助和期待,想起他们为支持自己工作而付出的点点滴滴,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值得,但是我要多挤出点时间来照顾家人。

对家人,张玉梅有道不完的愧疚。家里的卫生扫除基本是姐姐在张罗忙活。父亲瘫痪在床,每周六家庭聚会的时候,他都会让家人把自己挪到轮椅上,等小女儿推他出去晒太阳。“一想到父亲眼巴巴等了一周的愿望要落空,我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张玉梅很少有时间回家看父母,一回去就不停歇地把家里的活儿一股脑儿地干完。

在张玉梅家里,我问她的爱人,她这么不顾家,你恼她吗?他说,怎么能不恼?早上她不给孩子洗脸就走了,晚上我带着孩子回家,家里还是冷冷清清的。说也不听,劝也没用,气的时候两三天不理她,她就来哄哄我和孩子,然后照样工作。现在习惯了,慢慢也就理解了。

在西安律师界,张玉梅也算小有名气——和她交过手的律师,几乎都动过把她从工商分局挖走的念头。一边是月收入万余元的优厚待遇,一边是几近清贫的公务员生活,每每遇到这样的比较,她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就没犹豫过吗?她说,为了领导与同事们对我的信任,为了回报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和支持,无论选择多少次,我都不会脱下这身制服的。

许多人都说,张玉梅走起路来很优雅。但知道内情的人知道,那是她颈椎、腰椎僵直的结果。超负荷的工作损坏了她的颈椎和腰椎。在医生“再不注意就会颈部以下瘫痪”的警告下,她养成了这样的行走习惯。

青春、家庭、健康、爱好,全部因为学习和工作而付出。我问她:“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你会选择什么?”张玉梅像个豆蔻少女般开始美美地憧憬。“或许是当个地理老师吧,我从小喜欢这;或许是当个文学家、诗人什么的,我喜欢元曲宋词的婉约悠长,很多诗句都能信手拈来,写过不少小诗呢……”

“如果还是当一名工商干部呢,还会选择走相同的路吗?”

“如果还是一样的环境,一样的人事物,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

在西安的最后一个下午,我和张玉梅聊起了花,她说最喜欢杜鹃花,因为它会满满地绽放在每一个枝头。杜鹃,也叫映山红,花期长,姿态美,会开满整个山坡,形成壮丽的自然景观。

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鹃来。就像映山红一样,张玉梅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瑰丽人生。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张玉梅这样优秀的工商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像映山红一样烂漫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