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的笔记

2017-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页码:第1页 2011-12-24 17:21:07 胡塞尔<感知分析>与文学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启示我的第一篇正儿八经的论文,可是还是不成气候,大家给点意见.文章摘要:本学期主要学习了由M.弗莱舍尔整理的胡塞尔于1925/26年的讲座<感知分析>,本文<胡塞尔<感知分析>与文学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启示>是通过对<感知分析>一文中"原本意识与空间对象的透视映射"."在感知过程中的充盈和空乏的关系与知识的接受"

页码:第1页 2011-12-24 17:21:07 胡塞尔《感知分析》与文学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启示我的第一篇正儿八经的论文,可是还是不成气候,大家给点意见。文章摘要:本学期主要学习了由M.弗莱舍尔整理的胡塞尔于1925/26年的讲座《感知分析》,本文《胡塞尔<感知分析>与文学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启示》是通过对《感知分析》一文中“原本意识与空间对象的透视映射”、“在感知过程中的充盈和空乏的关系与知识的接受”、“对已知之物进行自由支配的可能性”、“在进行内在感知和超越感知时,存在于被感知的关系”等四节内容的解读,本着尊重作者、尊重原著的人文精神,选取部分经典段落,并打破章节的界限,整理、融合胡塞尔的主题思想,通过胡塞尔文字所散发和透露出来的内涵,建立它们与文学的共鸣与契合,并把这种共鸣与契合的精神当下化,从而尝试着解读这种共鸣与契合对人生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胡塞尔 感知分析 文学人生 一、“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原本意识与空间对象的透视映射的概念及其启示 在进入第一节《原本意识与空间对象的透视映射》前,先来分解下小标题——“原本意识”、“空间对象”、“透视映射”。

这几个关键词首先涉及到几个概念。“原本意识”就是我们最元初的意识,是没有经过认为分解的“原汁原味”的意识。“空间对象”是与时间对象相区别的,正是因为“时间永是流驶”①,而空间事物则相对不变,易于从各个面去考察。

“透视映射”就是彻底地、透明地去展示空间对象,使之为我们所知晓。胡塞尔说:“一个被感知之物局限于所有感官事物性内涵中的外感知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在最严格意义上的封闭感知中全面地、从它感性直观特征的所有方面被给予的感知对象也是不可想象的。

”这里所说的“感官事物性内涵”即“事物的属性”,比如说太阳的“内涵”就是光、热等一系列内涵,也就是“感官事物性内涵”。但作为被感知之物——太阳,并不局限于它的内涵——光、热等一系列内涵之中。

这里前后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是从两个面去说的,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说太阳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一”,是一个绝对的存在,是对光、热等零碎内涵的超越,所有的光、热等一系列属性综合起来,就是“太阳”,就达到了“一”。

胡塞尔在后面说道:“很明显,有一种非直观的超越指向( Hinausweisen )或指示使人们把真实被看到的那个面仅仅描述为面,并且它使人们把真实被看到的那个面仅仅描述为面,并且它使人们不把这个面当作是这个事物,而是将某种超越出这个面的东西意识为被感知的东西。

它使得人们认为,现实看到的东西是这个超越之物所看之物的东西的一个部分。”通常我们看到的东西永远只是一个空间对象在一个角度上,在一个角度的映射上显现出来的“幻象”。

就如我们朝东看。看到的只能是东面的事物,而且是东面的一部分景色,绝不会看到西面的事物。同理,我们朝西看,看到的只能是西面的一部分事物,绝不会看到东面的事物。

我们分别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只能看到一个方向的景色,我们永远也不会看清整个世界。因此,正如胡塞尔所说的:“感知是有限的。”同时胡塞尔又说“外感知是无限的”,它“是一种不断的要求”。所以,这就赋予了我们追求的动力。

“这个同一之物是一个义,是那些真实显现着的桌子瞬间所具有的持续的基质,但也是那些对尚未显现的瞬间的指明所具有的持续基质。这种指明同时也是趋向,是一种不断地向尚未被给予的想象迈进的指明趋向。

”这里所说的基质相对于“直观”来说是“ X ”,相对于“直觉”来说便是“一”。比如,有人问:“什么是明天?”用直观去回答便无解,直观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明天”在直观的范畴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但是若用直觉去回答,答案就会清楚了——“明天是今天的复制与继续,明天就是今天。”虽然它没有能力指明明天具体会发生的某一件事情,但可以指出明天的粗犷存在与意义,给我们一个宏观的感受。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很少有这样一种宏观的概念。

很多人拘泥于生活细节久久不能自拔就是由缺少了宏观概念所致。即使“直觉”能给我们带来宏观的感受,也很少有人相信“直觉”,现在仍然有很多人相信这是一种“迷信”。然而浑然不知他们厌恶的“迷信“正是一种伟大又神秘的不可忽略的存在。

很多人对“直觉”选择性失明,正是一种极其迷信的“愚昧”。最直白的一个例子就是大部分人都坚信“万有引力定律”,但很少人相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看到人本身有“直觉”的功能,能感知到隐藏在空气中的“神秘”。这样的精神甚至与宗教、禅宗等相符合。在生活中,我们就要抱着一颗谦虚的心、感恩的心。乔布斯说:“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③乔布斯就看到了自己知识的与能力的局限,从而让自己不再狂妄自大——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一个角落,而我们从这个角落似的世界所得到的知识更是一粒灰尘。

而当我们面对自然界时,决不可以主人的姿态去妄想着征服自然,人类反倒要怀着赞美造物主的心态去看待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知道自己感知的有限,看到外感知的无限,以及追寻无限外感知的可能性,从而自尊、自立,从而奋发图强,创造更伟大的事业。

二、“永远出发,却永无抵达”——内外视域的关系及其启示“这里我们要区分各种角度现象的内视域和外视域。就是说,必须注意,由于我们区分了本真被感知之物和共同当下之物,因而对象的各种内容规定性之间的差异也就得以明显:一方面是那些现实的、生动的、在现象上的规定性,另一方面是在完全的空乏中含糊地被先示的规定性,并且我们这里必须注意,在现实显现之物自身中也包含这类似的区别。

”内视域指的是直观的视域,就是感觉的范畴;外视域,就是直觉的视域,属于感知的范畴。换做禅宗的话来说,就是“悟”,就是“领会”。胡塞尔在之前说道“在其显现的方式中,被感知之物本身在感知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指明的系统,它具有一个显现的核心,它是这些指明的立足点,在这些指明中,被感知之物在某种程度上向我们呼唤:这里还有进一步可看的,让我在所有方面都转上一圈,同时仔细观察我、走近我、打开我、肢解我,一再地打量我并全面地翻译我。

”这段文字的“呼唤”用得非常好。“呼唤”一词,能让我们想到母亲倚门唤子的温馨场面。这里的“我”就是“被感知之物”,它呼唤人们去发现它、详细了解它,这是一种不断进行、持续的进程,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外感知”的动态使用,而非静态的名词。

换用诗人杨炼的话就是“永远出发,却永无抵达。”④胡塞尔自己也说“外感知是一种不断的要求,即要求自己做做一些按其本质来说无法做到的事情。”而呼唤是直觉对直观的呼唤,是外视域对内视域的永恒呼唤。

正如《圣经》文学中提到的这种“呼唤”——“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⑤从《圣经》这样的古老文本中可看出,“呼唤”本来就是古老的。呼唤作为一种人类原初的记忆早已深深融入人类的血液中了,随之奔腾起伏,挥之难去。

我十分认同美国的国家信念——“人人被创造而平等”。不管创造者是上帝还是佛陀,是安拉还是女娲,总之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了一个“绝对的一”,而这个绝对的一“创造”了人类,并永远都在呼唤着“被创造”之物——人类。

所以人类永远处于被召唤之中。因此有这样信念的人就会穷尽一生去寻求活着的意义、存在的意义。有的人寻到了,就成了信仰,有的人还在路上,就是生命的追寻。

有的人拒绝信念与信仰,浑浑噩噩渡过一生,一事无成。而我们总是被很多零碎的生活琐事、纷扰情感和功名利禄所纠缠,为之烦恼,也为之惊喜,但是我们中若有人明白人是被制作出来的,是“被创造”的,就应当放下当下的纠缠和烦恼,去追寻那个发出召唤之声的“声源”,就是那绝对、无矛盾的一。

人生的意义不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不是懒惰、“宅”、不思进取,而是永远出发,从当下出发,不断追寻,即使失败也要重来!

这才是积极有意义的智慧人生,也应当是人生意义的核心所在。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前摄与后示及其启示“由于在感知的过程中,外视域和 内视域都在为下一个充实而努力,所以这下一个充实并不仅仅在于:空乏被意识到的意义先示( Sinnesvorzeichnung )经历了直观的后示( Nachzeichnung )。

”“空乏被意识到的意义先示”(简称为“空乏的先意),即等同于“前摄”,就是预测未来。

而前摄所得可以在现在的现象中不断地得到充实。“直观的后示”就是指“现在”,这种后示是直观的,是可听、可见、可闻的:就是我们所听、所见、所闻的事物。对于“意义先示”来说,预测未来是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因为形成未来的现在形式的结果还在不断变化之中,存在很大的变数。

但是正如胡塞尔所说这是一种“可确定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说,“空乏的先意”既不是可确定的,也不是不可确定的,它的本质乃是“一”,即事物本身。

就像对一个圆锥体来说,圆锥体的本质不是“实心”的,也不是“空心“的,它的本质是“一”,就是圆锥体本身。禅宗有句很有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⑥他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拘泥于太多的形骸,要超脱,要超越,去寻求本真。

而“寻求本真”就是禅宗的立命。在深受玄学影响魏晋时期,王羲之说“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⑦的意思就是要超越形骸,无拘无束,摆脱一切物质与形式上的羁绊,纵情旷达。

这样的精神存在于中国很多文人墨客身上,比如陶渊明、阮籍、嵇康、李白等等。所以说,前摄与后示两者包含的矛盾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即感知就是要回到事物本身,不断寻找那个“一”,而不是拘泥于“实”与“空”、“确定”与“不确定”等形式上的比较之中。

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就是在任何问题带您探讨上都要回归到事物本身,从实际出发,穿破遮蔽与限制,寻到本真。这样,我们看问题的眼界会更宽广,收获也会更大。四、“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滞留与知识的发展及其启示“滞留”( Retention )是胡塞尔现象学中一个十分核心的词汇。

他曾说“我们事先可以注意到,这一功效的原初发源地在于那个始终共同发挥着作用的滞留。

”滞留的意思就是停滞、停留。正是因为滞留的存在,事物总可以不断转换。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滞留转变事物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比如正方体 A 面转为 B 面, A 面消失,处于空乏, B 面出现,处于充盈。

A 面滞留到外视域中去了,外视域就获得了充填,而对已消失的 A 面的感知就是直觉。用诗意的话讲就是“未来是在现在获得充实的,明天是在今天获得充实的。”过去与未来的记忆都沉积在此时此刻,这种“沉积”就是“滞留”。

过去和未来都会在当下沉积下来,过去与未来都是现在绽放的花朵。 泰戈尔曾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集《吉檀迦利》中写道:“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

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⑧在泰戈尔的诗歌哲学观念中,人类的一代代和知识的发展正是造物主的“无穷的赐予”不断的“倾入”,时代总在发展,而这样的“倾注”也是不断进行着的。

正是有了“不断地把它倒空”,同时“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就像这滴水不断地从A空间运动到B空间,又从B空间运动到C空间,如此继续,便成运动,成为江河活水。

而知识的形成也正是一种运动的一种显现方式。为什么感知能获取知识呢?就是因为“滞留”。感知不断进入、累计,成为各层次的意义,不断充填,所获得东西就是知识,当这种东西成为文字后,就是人类恒久的财富,可供人类随时支配。

同时胡塞尔在总结前面几段话时说:“这是超越的感知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这种基本特征就是可以随时现时化,随时被人类自由支配。 接下来胡塞尔说到:“空乏的先指获取与它相应的充盈。

充盈与或多或少丰富的先示相符合。”就是说充实什么,就先示什么;先示什么,就先充实什么。而“已被原印象意识到的东西通过它的晕在先地指向各种新的显现方式。”晕即视域,是显现在外部的东西,是由滞留的外视域和直觉中的外视域两部分构成的。

同样,这个“晕”将不断、始终充实下去。最后胡塞尔提到“因此,在连续相互过渡的各个现象的路线上,都有一些相应的东西与对象的每一个被充实的空间点相符合,在这些现象中,这个空间点作为显现的空间形态展示出来。

”每次被展示出来的仅仅是这个空间点上的空间形态。 所以说人都是有界限,都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只有知道自己是造物主手中的接续他生命的一个酒杯而已,仅此而已。

只有知道自己是有限的,才能达到无限。只有如此谦卑地顺服于人类这个有限的地位,才会有泰戈尔“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所隐藏着的自信与快乐。 【注释】1、 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选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 3 月版2、 陆九渊《杂说》,《陆九渊集》卷二十二,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73 页3 、乔布斯在 2005 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Steve Jobs, in Stanford University,2005 )4 、杨炼 《什么是诗歌精神——阿多尼斯诗选中译本序》,《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译林出版社 2010 年 1 月版)5、 《圣经》中的《旧约 .

创世记》三章九节6、 胡巧利《禅宗六祖慧能》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版7、 王羲之《兰亭集序》8、 泰戈尔《吉檀迦利》,《泰戈尔诗选》,冰心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 2 月版 第 3 页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