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棣国立清华 我看“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名人堂”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台湾同胞管"数码""数字"叫"数位",祖国大陆的"数字化XX",他们称"数位XX".在网上登录"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数位校史馆",便可找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名人堂"的网页.据介绍,该"名人堂"是在台湾清华校长沈君山先生的提议下设立的.1994--1997年沈君山博士曾任台湾清华第一任"民选"校长--   众所周知,在清华百年历

   台湾同胞管“数码”“数字”叫“数位”,祖国大陆的“数字化XX”,他们称“数位XX”。在网上登录“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数位校史馆”,便可找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名人堂”的网页。据介绍,该“名人堂”是在台湾清华校长沈君山先生的提议下设立的。1994--1997年沈君山博士曾任台湾清华第一任“民选”校长……

   众所周知,在清华百年历史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校友,但能荣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名人堂”的,仅有14位。他们是: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

     文学家朱自清

      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夏鼐

     哲学家冯友兰

     数学家华罗庚和陈省身

      物理学家吴大猷

     体育家马约翰

   令人最感意外的是,人称“清华终身校长”“民国教育圣人之一”、国立清华大学崛起的最大功臣梅贻琦先生居然榜上无名!

   我想,这里必定有特殊的原因。因为“清华名人堂”设立的提议者沈君山先生,1956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刚刚筹建时,就是梅贻琦老校长身边极少数的几位助手之一,“于情”,他会同意将“梅圣人”从“名人堂”的名单上拉下?唯一的可能,就是“于理”,该“名人堂”没办法接纳,而不得不排斥这位“清华第一号名人”。

   事实上,只要对登上“名人堂”的14位清华名人稍作分析,您便清楚,这个“名人堂”是专为“学术大师”校友和“对国立清华大学作出特出贡献的教授”而设立的。梅校长堪称民国时期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但他毕竟是以教育行政为主业,不是学术大师,也不是清华终身专职教授。“一码归一码”!只能这么解析了。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像孙立人、俞国华这样著名的清华校友、民国“军政要人”,照样榜上无名。要知道,前者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中华民族英雄、清华的“战神”;逝世时,新竹清华大学曾以校旗覆盖其遗体,待遇空前。后者是蒋经国先生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台湾某任行政院院长、被誉为“台湾七、八十年代经济奇迹最关键的推手之一”。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入选“名人堂” 乃实至名归。你看,当今北大名流被邀请到清华开文化讲座时,从来不敢在清华园唱高调;一提起“四大导师”都是毕恭毕敬的。因为他们都晓得,即便在以文科见长的北大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超级组合”;就连那位爱“放炮”的孔庆东大教授也概莫能外。

   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入选“名人堂”也当之无愧。杨振宁先生从小就在清华园长大,西南联大毕业后,又获清华研究院物理学硕士学位,他毫无疑问是清华名人。李政道先生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选中,派去美国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时,刚念完大二;他大学一年级就读于浙大,大学二年级就读于西南联大;客观地说,将他选入“名人堂”,台湾清华大学算是“赚到了便宜”。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先生入选“名人堂”,可算是台湾清华的光荣,他的硕士学位是在新竹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学习时取得的。

不过令人稍感意外,但想想又不感到意外的是,这14位名人中,清华在台湾“建所”“复校”后的新校友里,也就出了他这么一位大名人,其余13位仍都是大陆时期北京(北平)国立清华大学的老校友。看来,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想要再创大陆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群贤毕至”“英才辈出”的辉煌局面,实属不易。

   “文史哲”入选“名人堂”的是朱自清、夏鼐、冯友兰先生。这有点出乎意料。按咱大陆老百姓的思维:

   朱自清、闻一多先生都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杰出学者、民主斗士,唯闻先生的英勇事迹影响更大一些。朱先生特长散文,其代表作《荷塘月色》等名篇脍炙人口、历久弥香;闻先生最擅诗歌,不少学者将闻先生与郭沫若、徐志摩、朱湘并列为中国新诗诞生初期最具特点的“四大现代诗人”,朱先生对闻先生并没有绝对的学术优势。

朱先生人品好,师德极佳,比闻先生不利的是,他是“北大出身”,而闻先生则是正牌的“清华出身”;在大陆清华校园里,既有“自清亭”,又有“闻亭”,“闻亭”命名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自清亭”命名于1978年,两亭历史相差30余年。

如今“台湾清华名人堂”中“有朱无闻”,平衡被打破,这不是有点令大伙难以接受吗?另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的清华著名校友,活到八十多岁、干到八十多岁的梁实秋先生,其终身文学成就当不在“朱、闻两先生”之下吧。

落选的原因,猜想是“梁公只是清华留美预备校的毕业生”。

这好像有点不太公平,毕竟这位“梁大文豪”在清华校园学习、工作、生活了八年,对母校感情很深,仅凭他的回忆文章《清华八年》等,就对清华修史贡献不小!梁先生遭“吐槽”姑且放在一边,被人称为“中国小莎士比亚”的曹 禺先生总够条件吧?他的落选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提到冯友兰先生,必然想起金岳霖、汤用彤两位先生。金、汤两先生是正牌的“清华出身”,冯先生是“北大出身”。1948年三人同以哲学研究的佳绩,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批人文组院士,都可称为中国哲学大师。

不同的是: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中,还外带作为“中国逻辑学第一人”的学术成就;汤先生当年曾与陈寅恪、吴 宓并称“哈佛三杰”;根据当时中研院院士候选人评议、得票情况,金、汤两位先生排名在前,冯先生排名在后。

诚然,汤先生1954年患脑溢血后,虽坚持教学、研究工作,但还是于1964年不幸病逝北大;金先生后半生已显得不太活跃;而冯先生后半生的成果较多,而且有赖于“文革”前、中、后,不时被当作批判的“靶子”“反面教员”等,“名气”可能更大一些。

冯先生曾是梅贻琦校长的“左膀右臂”,无疑对北平的国立清华大学办学贡献较大;至于谁的终身学术成就更大,因专长不同,有点不太好比较。最不幸的是,冯先生晚年被“四人帮”利用(或曰胁迫),同北大的几位老教授悲哀地介入了“批林批孔”,有“晚节不保”之嫌,令人痛心。

   夏 鼐先生由于在中外考古方面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先后获中科院学部委员、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外籍院士、意大利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解放前就已深得胡适、傅斯年先生赏识、信任;解放后曾出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他的学问没得说;1959年虽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未成为阻挡他登上“名人堂”的理由。

问题是,清华另一“高人”、解放后仍活跃在台湾的重量级学术权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人称“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的李 济先生,却为何“名落孙山”?颇令人不解。

一种解析是,该“名人堂”是纯粹的“国立清华大学名人堂”,所以拒绝留美预备校的毕业生,就像上面提到的梁实秋先生。其实,“清华国学院”在选聘导师时,李济先生因校外考古任务繁重,所以只出任了“特别讲师”一职,于是名气自然小了点;但是当今民间不是也有“清华国学院五大导师”的说法吗?此外,李敖先生骂他是台湾的“学阀”,他所列举的事实,会不会是他落选的原因之一呢?

   令人不解的还有,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夏鼐先生被台湾清华所接受,同样是“清华文学院四大才子”之一,且排名靠前的无党派人士、被国际公认是真正的学术大师、人称“民国第一才子”的钱钟书先生,却为何未被接受呢?是他为人太傲气,还是因为他参加了《毛选》的英译工作?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数理化”入选“名人堂”的,除了三位“诺奖”获得者外,还有老前辈华罗庚、陈省身、吴大猷先生。华、陈两先生,即便在“世界数学名人堂”中,也能找到他们的位置;美国波士顿科学博物馆数学馆的墙壁上,雕刻着几十位世界当代数学家的名字,其中仅有三个中国人,他们是华罗庚、陈省身、丘成桐,全都与两岸清华大学有关,所以华、陈两先生的入选是毫无疑义的。

   “名人堂”中最具争议的人物,恐怕要算吴大猷先生了。吴先生在中国物理界地位显赫,有人甚至将他称为“中国物理学之父”,学问自然不成问题;从他善待一直有病的妻子阮冠世女士的动人事迹来看,他的品格堪称“高尚”!遗憾的是,吴先生似乎不足以称为“真正的清华人”。

   吴大猷先生原毕业于南开大学,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乙种研究补助金留美,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后来任西南联大教授,当时很多清华学子,包括杨振宁先生等都曾受教于他,但他毕竟是北大聘请的教授,而非清华聘请的教授;1946年去美国任客座教授,1956年曾赴台湾短期任教,在台湾大学和新竹清华联合主办的研究生班讲授古典力学、量子力学,流体力学和核子间交互作用等专题,当时沈君山先生还当了他的助教;但事后很快又出国,直至1978年退休后长居台湾,1983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六任院长,在国际和台湾社会上颇具影响……根据生平,他进入“北大名人堂”(如果有的话)没有问题;但将他选拔为最重要的清华名人,我看有点牵强,甚至可以说是“张冠李戴”。

难道在那短期联合办班中,以及早年领着北大的薪水在西南联大任教,教过些清华学子,就足以使他挺进“清华名人堂”了吗?再说,清华历史上的物理学大师有的是,比如吴有训、赵忠尧、周培源、王淦昌、彭桓武、钱三强、钱伟长、葛庭燧、林家翘......何必“掠他校之美”!?

   马约翰先生学识渊博,加之长期实践,在体育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都作出可贵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提倡体育运动的活榜样”“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1914年就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工作了52年,提高了清华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博得了师生的爱戴与尊敬;清华能成为体育传统名校而享誉全国,他功不可没。

“台湾清华名人堂”中有他一席,一点也不奇怪,是完全应该的,博主我举双手赞成!

   刚刚去世的、大陆最著名的“清华校史”研究学者黄延复老先生曾认为,国立清华大学出了“四位哲人”,他们是梅贻琦、陈寅恪、叶企孙、潘光旦四位先哲。这“四哲”仅陈寅恪先生登上“台湾清华名人堂”。

可见海峡两岸有关人士对清华名人看法之不同。在祖国大陆不同程度地受到追捧的“老清华学术名人”,除上面提到的21位校友,至少还有侯德榜、梁思成、顾毓琇、张钰哲、高士其、张民觉、邓稼先、朱光亚、陈岱孙、梅汝璈、李方桂、王力、费孝通、季羡林、何炳棣.

.....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校友金怡濂、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吴良镛、郑哲敏,以及其他几位“两弹一星元勋”等,他们大都在国际业内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博主认为:“台湾清华大学名人堂”突出校友的学术水平,对国立清华大学的特出贡献,以及个人德操等几点是可取的;“无官一身清”也算是一大特色。但对名人的遴选,恕我直言:其中个别人选未必准确,有失严谨;其次也尚未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基本上服人”“经得起历史考验”等。

当然,不排斥有些清华名人的“内情”博主尚未完全了解;有的则是碍于政治原因,实难摆平,这也完全可以理解......总之,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较多的矛盾,遴选标准确实难以把握。

  除了文史哲、数理化名人外,清华在社科、生物、地学、工程等领域,竟无一大师登榜,这也是比较令人遗憾的事。人才济济的清华留美预备校毕业生全部落选,亦值得商榷。因为大家普遍认为留美预备校的毕业生不算大学毕业生。

其实您若认真地研究一下该校培养出的大部分毕业生的情况,你会发现,经过八年左右的学习,他们毕业时的英文综合水平,较之当时国内大学英文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普遍要强一些,尤其表现在,一旦放洋,融入美国社会的能力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已足够称为国内大学英语专业优秀的毕业生;所不同的是,他们还用美国大学教材,多上了两年相关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这样的毕业生,其文化程度更是要比国内大学英语本科的毕业生高出一块的!到了美国完全可插入名牌大学各相关专业三年级顺利地深造,而国内大学培养出的英语本科生是根本达不到这一水平的!

  当然,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本应荣登榜首的梅贻琦老校长却未安排登榜,我看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毕竟名人堂设立的主要目的,一是纪念,二是树立各类人员的学习榜样。

   以上观点、评价,可能有考虑欠周之处,仅供博友参考。如感言辞过于尖锐,请多包涵!最后,谢谢您的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