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何炳棣 金华何氏三杰: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笔录)

2017-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读:金华何氏三杰: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金华历史上名人辈出,而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何氏三杰"则是人文金华的一个现代家族样本,"何氏三

导读:金华何氏三杰: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金华历史上名人辈出,而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何氏三杰”则是人文金华的一个现代家族样本,“何氏三杰”是金华的骄傲,也彰显了金华子弟的风骨,浙江金华城区人,1903年进入金华府中学堂,何德奎1911年毕业于金华府中学堂(五年制),金华何氏三杰: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时间:2014年12月6日14:00—16:00地点:人文学院四楼研修室主讲人:龚剑锋硕导讲座

金华何氏三杰: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

时间:2014年12月6日14:00—16:00

地点:人文学院四楼研修室

主讲人:龚剑锋 硕导

讲座对象:人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

讲座前言:

金华历史上名人辈出,而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何氏三杰”则是人文金华的一个现代家族样本。“何氏三杰”是金华的骄傲,而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就,也彰显了金华子弟的风骨。

何炳松是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翻译家、爱国人士,被誉为与梁启超齐名的“中国新史学派奠基人”。何炳松毕生尽瘁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学广博,著、译书20多种,论文50多篇,在历史、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以历史学最为丰硕,在史学理论、史学史、外国史、中国史、浙东学派研究等方面均有贡献。同时又是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何炳棣是何炳松的堂弟,清华大学毕业,50年前与杨振宁、李政道同船到美国留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获博士学位,被公认为“才如大海”,又在明史、人口史、农业史及老子、《孙子兵法》研究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首位会长,也是该学会迄今唯一的华人会长,现为全美华人协会副会长。

何德奎是何炳松的堂侄,1917年以教育部考试第一名公费赴美国留学。1921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MBA),他也是中国最早的留洋MBA之一。其后继续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被选为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会长。1931年担任公共租界工部局首位“华人总办”。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副市长,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函召下,从香港回到祖国。

一、 文化巨人何炳松

何炳松,浙江金华城区人。1890年10月18日生于城内文昌巷。1903年进入金华府中学堂,因为成绩优异,1906年被保送进入浙江高等学堂。1912年春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因考试经常第一,浙江省府乃以公费资送其赴美国留学。

1912年冬,何炳松赴美。在美留学四年期间,起初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法语、政治学和经济学。1913夏考入了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德语、史学和政治学。在威斯康辛大学学习期间,又被聘为历史系助教。

从威斯康辛大学毕业后,何炳松获得了政治科学士学位,进而他又考入普林斯顿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1916年7月何炳松在美国获得现代史和国际政治硕士学位后回国。1917年3月被任命为浙江省教育厅视学。

8月受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任北大预科讲师。1919年,任北大史学系教授,并兼代北高师国文、史地两部教务主任。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著名的译作《新史学》。1922年他出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

1923年任浙江省第一中学校长,同年受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聘请,任百科全书委员会第五系主任。不久,改任史地部主任,未几,兼国文部主任。1928年出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副所长,次年任所长,主持印书馆工作10多年,使商务印书馆出版事业臻于极盛。1935年调任暨南大学校长,为暨南大学的发展,为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维系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6年7月25日,何炳松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

何炳松是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何炳松于1912年在浙江高等学堂毕业以后,以优异的成绩公费留学美国,攻读政治学和史学,成为近现代中国最早系统接受西方史学专门训练的学者之一。“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国内“民主、科学”思潮的兴起,西学的输入出现了一个新的热潮。

在这一热潮中,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外,其他各种西方史学理论较以前也更为系统的向我国传入,何炳松正是这一活动的“首唱者”和实践者。

何炳松在这一时期的史学成就,主要表现在系统介绍了西方史学思想,特别是美国鲁滨逊的“新史学”,并试图将中西史学糅合为一体,构建自己的史学思想体系。在“五四”前后的中西文化交融中,为我国史学理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在此期间,何炳松翻译介绍了大量国外的史学理论著作。其中以翻译介绍鲁滨逊的《新史学》影响最大。对于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何炳松起了奠基者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1923年何炳松应聘进入商务印书馆,担任百科全书委员会第五系主任,参与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不久,改任史地部主任,后又兼国文部主任。1928年出任印书馆编译所副所长,次年任所长。从这时候起到1935年离开商务印书馆,商务的工作实际上由他主持,而这段时期正是商务出版事业最繁荣、成绩最大的时期,先后编印出版的重要丛书有:《万有

文库》第一、二集、《四部丛刊》续篇、《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他还主编或参与主编了《中国史学丛书》、《西洋史学丛书》、《社会科学小丛书》、《社会科学名著选读》(英文本)等,为我国出版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商务印书馆时期,也是何炳松先生学术研究的第二个高峰期,他的大部分著作、论文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比如其代表作《历史研究法》、《通史新义》、《浙东学派溯源》等等。从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到1935年调任到暨大,何炳松为商务印书馆呕心历血。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兴盛和他是密不可分的。

暨南大学是政府特别为侨居海外的侨民子弟归国求学而设立,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所华侨大学,在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1935年6月至1946年5月,何炳松受聘担任暨南大学校长,前后共11年之久。这是他生前任职时间最长的单位,也是暨南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他执掌暨大以后,就对学校进行大力整顿,延聘名教授,安定人事,扩充设备,改良环境,重振暨南雄风。为了把暨南大学办成一所名副其实的华侨最高学府,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历劲艰难困苦而矢志不移,奋斗不息。从上海孤岛到闽北建阳,面对险恶的环境和重重的困难,始终坚持爱国立场,与师生互相砥砺,同舟共济,共度困难,坚持办学,使暨南大学这所华侨高等学府岿然屹立,弦歌不辍,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他为华侨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暨南大学仍以何炳松题的“忠信笃敬”为校训,并立有何炳松铜像。商务印书馆于1996年出版了《何炳松文集》(共五卷)。2003年何炳松被有关方面列入“浙江文化名人”。

二、 史学名家何炳棣

何炳棣,浙江金华城区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前往大后方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1944年考取第六届庚子赔款奖学金公费留美,并于次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

195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已于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3年,何炳棣转往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

1965—1987年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逊讲座教授,他是被聘为讲座教授的首位华裔史家。1966年获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5年至1976年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他是该学会的首位亚裔会长,也是迄今唯一的华人会长。1979年获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2012年6月7日逝世。

何炳棣长期研究中国史,成就卓著。其英文著作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959),是20世纪人文社科方面唯一一部引起《伦敦泰晤士报》主要社评(leading editorial)的华人著作。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明清社会史论》,1962),近年又被美国学术联合会选为历史方面最佳750部书之一。

Thc Cradle of the East,5000—1000 B.C.(《东方的摇篮》,1975),系统地驳斥了西方盛行的旧大陆文化起源于西南亚两河流域之说,而近30年来中国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何炳棣的结论。

其中文著作有《中国会馆史论》(1966)、《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1988)和《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2002)等。近年,何炳棣研究重心转到先秦思想史上的一些关键性课题。

2005年,何炳棣出版了自传《读史阅世六十年》,详述过去60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了早期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

杨振宁说:“《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一本自传,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是一位雄心万丈的学者的成功史,也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艰忍负重的记录。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因为著者是有大成就的近代历史学者,也因为这位学者在书中无保留地讲了真心话。”

何炳棣是中国早年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到美国留学的青年学子,出国之时正值抗战之际,国际政治经济也进入旷古少有之变局。他在北美洲从事学术研究有半个多世纪,被西方中国学界公认为中坚人物之一。何炳棣治史往往能在一系列大课题上获得原创性的成果。

他和一般的海外中国学家不同,他跳出“汉学”这个狭窄的框架,广泛借鉴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又能吸纳西方史学的种种长处。何炳棣曾援引西南联大同学、数学家林家翘的话说:“要紧的是不管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

三、 爱国市长何德奎

何德奎,字中流,浙江金华城区人。 1896年生于城内醋坊岭,1983年卒于上海。何炳松之堂侄。何德奎1911年毕业于金华府中学堂(五年制)。后又北京大学预科毕业。1917年以教育部考试第一名公费赴美国留学。

1919年获威斯康辛大学荣誉学士。1921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MBA),这是当时商科方面最高的学位,他也是中国最早的留洋MBA之一。其后继续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他热心公务,办事能力强,被选为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会长,当时的同学有吴宓、陈寅恪、汤用彤等。在华盛顿九国会议期间(1921—1922),他和蒋廷黻被选为中国留学生驻美京代表,监视中国南北两政府不得签署任何卖国条约。他

在哈佛期间曾研读马克思《资本论》等,并在美国银行实习,1924年回国。先后任杭州盐务中学英文教员和上海光华大学、大同大学、南洋大学(交通大学)教授,并担任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1928年夏,他辞去所有大学教职,担任上海公共租界纳税华人会英文秘书,维护华人纳税人的权益。同时他被中华民国政府聘为金融及外交方面几个委员会的顾问。

1931年英、美两国控制下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增添一席永久性的华人“会办”,国人称之为“华总办”,首任“华总办”即何德奎。他认为应利用这个机会尽量为中国人争权益、为公众服务。当时公共租界内的华童公学(工部局小学前身)由英国人管理,照搬英国小学教材来教育中国儿童,家长反应很大,他在工部局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力争华人教育自主权,最终英国总办同意增设华人教育处,改华童公学为工部局小学,争得了华人教育自主权。

何德奎聘请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为华人教育处处长,确定办学方针为面向普通市民。陈鹤琴担任教育处长后为工部局小学编写了适用的教材,重新调整了教学人员。经过改革后,工部局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并且学校收费低廉,使公共租界内低收入人群的子女都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陈鹤琴处长还充分利用小学校舍在学生放学后开办夜校,开展平民教育,提高国人素质。至1941年日军进驻公共租界前,公共租界已有7所公办小学,还筹建了工部局女中(1938年招生,现上海第一女中前身),为广大上海市民子女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1932年上海1.28事变时,何德奎请求英、法当局开放租界与华界的六扇大铁门24小时,以便让身处门外的难民进入租界躲避战火,并号召工商界捐款救济。1932年起,何德奎多次当选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经济学术团体——中国经济学社的理事,并经常到国立交通大学等高校作《中国币制问题》等讲座。

1934年,共产党员江青被捕,后经何德奎、陈鹤琴出面保释得以释放。后江青离开上海前往延安。1936年何德奎升任工部局副总办,负责工部局华人事务及卫生、教育和人力车问题。

他是工部局中为数极少的华人高级职员,民间有“租界副市长”之说。他到工部局任职前,曾作“中国人在中国地方为中国人办事”的自我表白。何德奎任职期间廉洁守法,对公共租界的穷人特别照顾,如限价平售面粉,办食米公仓等。努力主导租界内的教育权,并把租界内的许多中学、小学、幼稚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当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将士最后撤退到公共租界时,何德奎安排民众前去慰问并送上平民服装,以便壮士顺利转移。凇沪抗战失败后,何德奎掩护国民党军队谢晋元团残部撤退入上海公共租界,他们被软禁在一所工部局小学里,由外籍士兵看守。何德奎组织许多群众团体轮流去慰问,在慰问活动中悄悄把带去的便装让事先商量好的士兵换上,再让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