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与张仪对峙 为何军事家看事情更透彻?

2018-0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引言: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致

引言: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致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此议受到秦惠文王的采纳。同年秋天,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与蜀王之师战于葭萌(今四川广元),蜀王败逃至武阴(今四川彭山东)。同年冬天,灭亡蜀国。继而又灭亡巴、苴。

秦国灭巴蜀的战规起源于公元前318年,这一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军于修鱼,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从地理态势上看,秦国处于东西夹击之下,秦国不得不止步东出。

这一系列的问题暴露了一件事,那便是,秦国尚且不够强大!秦国无力于与六国相敌,正因为秦国尚无绝对的实力与六国相周旋,连横战略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秦惠王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那便是如何才能增加秦国的实力!

在公元前316年,韩国发兵攻秦,韩国进攻秦国是因为在之前的战争中,秦国消灭了韩国太子所率领的三晋联军,韩国太子战死,因此,韩国此次的进攻尤为不计后果,可名为复仇之战。

因此,从当时秦国的角度来看,在秦国需要国土与人口的增加的前提下,就有了两种分歧,第一,主张消灭韩国的,以张仪为首,张仪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以往,秦国出兵攻打他国,都会引来六国的互相支援,此时韩国倾其国来战,刚好有这么一个借口,可以打败韩国而不怕引来六国联军,然后对韩国发动灭国战争,从而直接将韩国的国土纳入秦国,由此,将可以增加秦国的国土与人口;第二,以主张存留韩国的,以司马错为首,司马错认为,消灭韩国不算难事,但是,一旦对韩国发动灭国战争,那么其余的五国就会极为重视,很可能引来其余五国的合纵攻秦,韩国的国土处于山东之外,没有函谷关天险可守,守韩国不如守函谷关,如此,秦国将陷入与山东五国的消耗战当中。

蜀国在秦国南方是大国,还是戎、狄首领,当时在西南地区还有巴、丹、犁、苴、滇等国,其中蜀国最大。蜀和苴相互攻打,都来向秦国告急,随后就发生了秦国历史上著名的辩论,相国张仪主张攻打韩国,反对出兵蜀国,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并且说明:“蜀国乱政,我们占领了天下不会认为我们残暴,取得巨大的利益人们也不会认为是贪婪,是名实一举两得,还有平定残暴的声望,比攻打韩国,劫天子的结果有利。”

实际上,司马错与张仪这两人,身处于不同的职权之处,所考虑的也不一样。虽然张仪是政治家,在外交场上叱咤风云,但却不是军事家,而从军事行动上看,作为军事家的司马错无疑更有发言权。

韩国以铁山闻名,虽然韩国弱小,但是韩国军队却是装备精良,清一色铁器,因此,韩国有劲韩的称号。也就是说,秦国可以打败韩国,但是相应的就会有很大的伤亡损失。而且,韩国的工商手工业发达,秦国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家,因此,如果秦国强行将秦国法律带往韩国,则很难被接受,难以消化韩国国土,假如其余五国发兵来袭击,秦国必须从本土派出军队来驻防,而驻防的领土内又难以得到支持的话,秦军将举步维艰,最终败给五国联军也极有可能。

反之,蜀国属于化外之地,发展落后,一旦秦国占领了蜀国,就可以立即在当地推行变法,从理论的角度上,更容易获得支持,从而消化掉这块新获得的土地。而且,蜀国的军队战斗力不强,据守全凭天险。一旦秦国进入腹地,那就是四川盆地与成都平原,蜀军难以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秦军的对手。而且秦国一旦占据蜀中,则秦军据险而守,易守难攻。

从这么一场关于作战战略的方向上看,足以见得政治家与军事家的区别,政治家通过对比数据,通过外交等手段决策国家,因为打仗的事不用他们去考虑;而军事家,想的和做的都是要考虑得仔细,因为一旦决定了打仗,最终上战场的还是自己。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军事家,所考虑思索的,不一定不如一名政治家。

优己/著 收录 《纷争》

本文系 社科哲学家、童话作家优己 原创发表

学汉语读历史,交流儿童教学与教育请找 优己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