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瑗为什么离婚 为什么要读钱钟书

2017-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早年,大好年华无知浅薄的日子,随着潮流,我读过钱钟书的<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至今喜欢.比起<谈艺录>.<管锥编>这些"参天大树",这算是他著作里的"花花草草",相对有趣好懂,说读就读了.而那些"参天大树",来到我的门庭已经二十多年了,一直被搁置着,只因我的惧怕.那些缜密的精深的文字之阵,必要做足了时间上.思想上和意志上的准备,才能开赴进去.所以,书页都黄了,书角依然是刀切似的平整.今春,下决心

早年,大好年华无知浅薄的日子,随着潮流,我读过钱钟书的《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至今喜欢。比起《谈艺录》、《管锥编》这些“参天大树”,这算是他著作里的“花花草草”,相对有趣好懂,说读就读了。而那些“参天大树”,来到我的门庭已经二十多年了,一直被搁置着,只因我的惧怕。那些缜密的精深的文字之阵,必要做足了时间上、思想上和意志上的准备,才能开赴进去。所以,书页都黄了,书角依然是刀切似的平整。

今春,下决心要通读一遍《管锥编》,到11月,经过大半年的跋涉,终于结束了这一囫囵吞枣的“壮举”。感觉是搭乘一条方便大船,去浩渺的海洋航行了一大圈,游历了许多岛屿——那些岛屿分别是《周易》、《毛诗》、《左传》、《史记》、《太平广记》、《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辞》、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

这趟旅行需要极大的耐性,那些大段的稠密的文字,除了繁体的古汉语,还穿插着我完全陌生的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希腊文、拉丁文以及半陌生的英文材料。

每一部分之间,没有连贯性,可以随时读起随时放下,但是放下之后,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再拿起。但我没有半途弃船而逃。生平第一次,我在阅读这件事上跟自己较起了劲。

钱先生的路数是,选定了要讨论的段落,或某一个词汇与意象,便征引中国文献中相似或相反的例子,再征引西方文献中相似或相反的例子,最后用自己的妙语作结论。钱先生读了多少书啊,把那么多书籍的钢材铁料,用自己意志和思想的火花,焊起一条巨轮,我连乘船出航的旅行都不能完成吗?

老实说,只这一遍粗读,并没有全懂,但也别有补益。有时候,竟也找到《围城》似的幽默。比如他讲,“英国滑稽者谓夫妻反目如巨剪之分张,外人多事干预,必遭切割之苦”。又比如他谈《周易》里的“颐”,征引《正义》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再征引刘禹锡《口兵诫》中“可以多食,勿以多言”等,进而总结:人“皆斤斤严口舌之戒而弛口腹之防,亦见人之惧祸过于畏病,而处世难于摄生矣。”不禁莞尔。

书未读完时我就不断叹息,叹钱先生的学养如此之丰厚,叹自己没有学养。书读完了,感觉自己的古汉语有了些许进步,在喜欢的语句和会意的精辟处,画了很多道道——我不会做学问,但这些画了道道的文字,可以做我写作的一部分语言资源,且使我日后有可能再翻开这本巨著。

“百度”了一下,网上关于《管锥编》的文章很多,写得都很深入,都颇有见地,我这才知道,在这个读图时代,轻阅读时代,仍有认真啃书的人,他们功力很深,也很沉稳,很敬重汉语和学问。相比之下,我这样粗疏地草草地“掠读”,实在惭愧。

不过,11月21日是钱钟书先生诞辰101周年纪念日,我在此之前读完《管锥编》实是巧合,但也可算是我的一份小小的献礼。我知道,钱先生的在天之灵得到了一份大礼。媒体报道,10月16日,《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在首都图书馆首发,共20册,所收手稿83本,主要是钱先生阅读中国古代典籍所做的笔记,其书写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原稿多达一万五千页左右。

我看着这个数字发呆。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对我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大部分没能完成……”没完成就已如此浩大,如若完成了,那是多么巨量的工作啊。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感受最强烈的,是钱先生身为一代鸿儒,不慕名利、专意治学的文化精神。我执意读完了《管锥编》,也是在向钱先生的精神致敬。

这实在是一个没有丁点儿新意的感悟。

这个时代,充满新意的东西太多了,让人眼花,忙着追逐,把传统的基本的精神都丢弃了。于治学方面,每每听到这里的教授论文抄袭了,那里的教授论文剽窃了,一些大学生写毕业论文,也是在网上东拼西凑而成,只好无语。不知道钱先生晚生一些年,处在这个纷扬的时代会如何做学问,电脑这样方便,他用得着记那么多笔记吗?但我想,做学问的形式不同,内在的方法和精髓是不变的。

最近,一个朋友说:“做笔记是涵养啊。电脑呢?是工具箱。”说得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