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战争电影推荐 巴顿将军成为经典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单纯拍战争的电影大部分都是以少胜多,绝地大翻盘,由此可见主角们的勇气与意志.1879年1月,一小队英国士兵与一支由祖鲁士兵组成的大军发生了冲突,英军在人数悬殊的不利局面下,依靠武器的精良赢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祖鲁之战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受到嘉奖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共有十一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电影<战血染征袍>就是这场遭遇战在大银幕上的传奇再现.虽然它是斯坦利?贝克电影公司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但其细节表现出色,演员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称得上是品质过硬的上乘之作.与主演斯坦利?贝克搭档的迈克尔?

单纯拍战争的电影大部分都是以少胜多,绝地大翻盘,由此可见主角们的勇气与意志。

1879年1月,一小队英国士兵与一支由祖鲁士兵组成的大军发生了冲突,英军在人数悬殊的不利局面下,依靠武器的精良赢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祖鲁之战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受到嘉奖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共有十一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电影《战血染征袍》就是这场遭遇战在大银幕上的传奇再现。虽然它是斯坦利?贝克电影公司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但其细节表现出色,演员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称得上是品质过硬的上乘之作。

与主演斯坦利?贝克搭档的迈克尔?凯恩是第一次出任主角,这些性格演员们的杰出表现为这部电影注入了灵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奈杰尔?格林饰演的临危不惧的掌旗军士布恩。从很多方面看来,《战血染征袍》都堪称一部典型的英国战争电影,它生动地展现了英国人在毫无胜算的境遇之下表现出来的情感保守和决断。此外,电影还显露出对早已成为昨日黄花的不列颠帝国的眷念之情,影片中英军士兵们身着鲜红色制服与非洲大陆的干旱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对祖鲁人的刻画显然令人不敢恭维。电影开头就猎奇式地远远展示了一群赤裸着上身的祖鲁族妇女在自己未来的丈夫面前跳舞,而祖鲁人袭击英军的动机也颇为令人费解,对此电影中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英国人进入了祖鲁人的地盘。影片丝毫没有受到后殖民主义意识的影响,它用更为基本的定义为冲突定下了基调,即这是一场事关生存同时体现勇气和气概的战争,在最后高潮镜头中,连祖鲁战士也因为英国军人的勇敢而向对手表达了敬意。

若抛开政治问题不谈,光是以场面、节奏和夸张的情节论,《战血染征袍》依然能带给观众激动人心的观影体验。当祖鲁人唱起战歌向着英军一波接一波地发动攻击时,来自威尔士的士兵们齐声高唱起《哈里什的男人》(Men of Harlech)作为回应,而两位主角则在歌声中不断呼喊着“开火”——在导演精心构筑的战争场面中,影片渐渐步入高潮。

著名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并不以幽默感而著称,至少在他大部分的电影里无法体现这一点,但他却执导了一部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为搞笑的冷战电影——《奇爱博士》。这部电影改编自彼得?乔治(Peter George)的小说《红色警戒》(Red Alert),电影剧本完全忠实于原作,但库布里克为了追求讽刺效果而采用了荒诞的表现手法,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影片甚至开创了电影史。

电影讲述了一则虚构的故事:一位丧心病狂美国空军司令以密令形式要求自己的轰炸机中队携带核弹去袭击苏联,为了撤销这一指令,总统马夫雷(彼得?塞勒斯饰)和自己的参谋长展开了紧急磋商。影片的讽刺性体现在剧中人物轻描淡写和含糊其辞的冷战式的腔调上。“和平是我们的天职”这样的标语贴满了电影中虚构的博派尔森空军基地,而基地的司令官瑞皮将军(斯特林?海登饰)却因为饮用水的氟化而大声咒骂着“工产主义渗透、灌输、颠覆、污染了我们珍贵的体液”,甚至妄图展开核战。

影片中展现作战室讨论的一幕充满了伪外交式的夸张其辞,尤其是马夫雷总统与苏联总理科斯索夫进行电话连线时。为了制止巴克将军(乔治?斯科特饰)和苏联大使萨雷斯基(彼得?布尔饰)之间的殴斗,马夫雷训斥道:“先生们,你们不能在这里打架,这里是作战室!”他的斥责非但没有起到任何实际效果,反倒让人觉得讽刺感十足。库布里克超然且老练的执导风格完美地契合了这种类型的讽刺喜剧。影片使用了偏冷和背光的照明效果,从而产生了一种纪实式的观感,但同时又让电影中的人物成功地异化于真实世界之外。这种视觉风格使得库布里克兼顾了情节的荒诞离奇和末日核战的纯粹真理。当昆少校(斯利姆?佩金斯饰)坐在核弹上高喊着口号向着目标俯冲而去时,观众无不感到既荒谬又恐惧。这部电影中最出色的的表演者当属彼得?塞勒斯,他一人分饰了三个角色:马夫雷总统、瑞皮将军的助手曼德雷克以及与影片同名的奇爱博士。

《大街上的商店》虽然是一部剧情简单的小成本电影,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首映时却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不过现如今它的知名度已经远远不及当年了。作为一部以犹太大屠杀为主题的影片,它为死亡集中营的历史重现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即便缺少在好莱坞大片中必不可少的震撼大场面,这部细腻舒缓的电影依然充满人性,于滑稽中透出悲凉,相当具有美感。

纳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期间,住在小村庄里的木匠托诺(约瑟夫?克洛尼饰)空有抱负,却因为妻子艾娃莲娜(哈娜?斯利夫科娃饰)的埋怨而郁郁不得志。虽然妹夫马库斯(佛朗提蒂斯?兹瓦瑞克饰)是个纳粹军官,但托诺总是拒绝向他行礼,所以这个倒霉的木匠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后来,马库斯根据所谓的雅利安法规将犹太老寡妇劳特曼夫人(伊达?卡明丝卡饰)的小纽扣店“转交”给托诺。由于业已年迈,耳朵又不好使,所以劳特曼夫人对于自己的商店已经被纳粹回收一事一无所知。她根本不清楚外界的战争动乱,甚至连希特勒是谁都不不知道。

当地的犹太人组织一直在暗地里照顾劳特曼夫人,他们通过内部征税来救助老太太。这些人先是帮劳特曼夫人添置货物,然后假扮顾客来购买她的纽扣,最后再将纽扣送还回去。接管这家商店之后,托诺才对这样善意的骗局有了了解,于是他也竭尽所能来帮助劳特曼夫人维持她的小店。为了让托诺成功地肩负起中间人的角色,犹太人组织甚至给他提供了一笔小小的酬劳。

《大街上的商店》是一部温情的喜剧电影,影片并没有刻意展示历史上那些活生生的反犹太暴行,而年迈的劳特曼夫人就如同对纳粹暴虐视而不见的犹太人的缩影。卡明丝卡对劳特曼夫人的精彩诠释是整部电影的精华所在。卡明丝卡只出演过不多的电影角色。二战爆发以前她一直活跃在犹太人剧场的表演舞台上,曾更随剧团前往波兰、美洲以及犹太人定居的栅栏区进行巡回表演。

作为一部阿尔及利亚政府出资由阿尔及利亚和意大利联合拍摄的电影,《阿尔及尔之战》难能可贵地以客观视角审视了恐怖主义主题,不带偏袒地展现了法国占领者与阿尔及利亚反抗势力之间的对抗。2004年,美国国防部甚至对这部电影进行了修复,并将其作为指导军事人员打击恐怖主义的素材。而在此以前,法国的黑豹突击队也曾拿它作为训练指南,借此提醒反恐队员,反恐怖主义和恐怖主义有时候只是镜子的正反面。

《阿尔及尔之战》讲述了五十年代阿尔及利亚人为了从法国统治者手中(法国自1830年起就侵占了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而展开斗争。起初为了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影片使用了一些新现实主义的拍摄装置(如便携式摄影机和木纹电影胶片等等),力图客观地评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电影中由制片人萨迪?亚瑟夫饰演的迪雅法是利比亚解放战线的军事领导人,他此前在间狱中的遭遇成了这处爆动的政治导火索。与迪雅法对立的马蒂厄上校(让?马丁饰)曾是反纳粹抵抗组织的一位成员,为了获取恐怖分子的情报,他残酷地折磨囚犯,其手段与反抗军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闻发布会上,马蒂厄还为自己非人道的拷问手段进行了辩护,他认为合理的询问方式不仅效率不够,有时候还得不到有价值的情报。换句话说,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电影通过对破坏和死亡的刻画深刻揭露了阿尔及利亚反抗者与法国统治者在斗争手法上的相似性。影片一开头就展现一位法国看门人在被驱赶出首都的卡斯巴区时引爆了一枚诈弹的情形。当诈弹发生暴炸时,摄影机的镜头近距离捕捉到了受害者被掀飞的场面。稍后,四名阿尔及利亚妇女也在欧洲人居住区引暴了诈弹。随着诈弹接二连三地爆开,镜头不断聚焦断壁残垣间的遇难者和垂死挣扎者。

为了躲过搜查混进欧洲人居住区,四名阿尔及利亚妇女乔装成了欧洲人的摸样,在这一刻,主导影片叙事轨迹的写实性表露无遗,代表被殖民一方的阿尔及利亚人和殖民一方的法国人仿佛失去了差别。影片传达的主题十分明确,那就是暴力只能导致更多的暴力。

《严密监视的列车》堪称是捷克新浪潮电影的扛鼎之作,这一点突出体现在电影有谐而不虐的幽默感以及对生活中微小细节的执着观察上。导演杰里?闵采尔与捷克小说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一起合作,并根据后者的小说改编完成了这部电影。两个人发展出了异乎寻常的亲密合作关系,以至于后来闵采尔在接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颁奖时,将所有的荣誉都归功于小说家的身上;而赫拉巴尔亦投桃报李,在各种场合宣称自己偏爱电影的程度要超出原著。

瓦茨涅夫?涅卡尔饰演的米罗是一位羞赧敏感的年轻人,他那睁大眼睛的真诚凝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默片时代的著名影星巴斯特?基顿。米罗子承父业当上了火车站的实习生,他为自己的新工作感到骄傲,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轻松地站在月台上,避免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工作之外,米罗还疯狂地爱上了一位漂亮的女火车售票员。由于缺少经验,米罗在初夜时遇到了早泄的困扰,这让他陷入了绝望之中。圆滑世故风流成性的同事胡比卡(约瑟夫?索玛尔饰)是米罗心目中的偶像,他参与反抗组织,还到处追求女性。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期一个偏远的火车站上,这样的背景设置似乎与情节有些脱节,但随着剧情的慢慢发展,起初被忽略的战争慢慢显露出其狰狞的一面来,米罗的故事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复杂而悲剧的色彩。闵采尔以一种乖张讥讽的角度对影片所处的时期(先前的捷克电影大多反映了人们对抗侵略的英勇斗争行为)进行了揭露,并由此剥开了战争神话的虚伪面纱。《严密监视的列车》中没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胡比卡对女人的兴趣要远远超出对组织的关注;米罗被牵涉进货车破坏行动纯属偶然。影片中也不存在真正的反派角色:一队德军士兵渴望地注视着一列载满漂亮护士的列车,他们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残暴的法西斯式杀戮机器,反倒是更像一群思乡的迷惘少年们;甚至之前当过纳粹的通敌者(弗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饰)也并非大奸大恶之辈,他只是作风浮夸行为有些倨傲的愚蠢之辈罢了。虽然电影并没有明确提及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意识形态掌控,但当时的捷克民众还是能从潜台词中体味到影射之意。

“十二金刚”是一个由军事监狱重刑犯组成的独特团队,为了改过自新,他们奉命执行一项危险的军事任务。这些人不但蓬头垢面言语粗鲁,而且毫无道德观念,生性野蛮;他们不按常理出牌,依靠欺骗和谎言来达到个人目的。这些特性让他们成为罪犯,但与此同时——正如电影所不断暗示的那样——也正因为这样的特质,他们才成为了战斗力超强的勇敢战士。罗伯特?奥尔德里奇所执导的很多电影都对偶像人物进行了颠覆,《十二金刚》亦不例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文化领域中,社会权威的确立变得越来越明显,这部电影正反映了人们拷问这种社会倾向的意愿,影片中十二个囚犯的反传统个性让他们与当时意欲脱离主流生活方式并拷问传统社会价值观的一代人结成了同盟。

电影以一段描绘军事枪决的场面拉开了帷幕,前半部分的主要基调为喜剧,展现了桀骜不驯的少校莱斯曼(李?马文饰)如何集结和训练这一群恶棍。大多数幽默元素来自于十二名囚犯与教条上校布立德(罗伯特?瑞安饰)所领导一群正规军之间的矛盾冲突。此后,电影的基调转向了更为阴暗的一面。这个十二人小组的任务是趁一群德国高级军官在一所位于郊区的高档妓院放松时展开暗杀行动。毋庸置疑,这样的任务安排毫无英雄气概可言,袭击的过程虽然相当激动人心,但并没有消除这趟冒险行动的丑恶本性。事实上,导演奥尔德里奇似乎能从挑衅观众容忍度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愉悦感。当一名突击队员发疯并杀害了妓院里的一位无辜女性之后,其他人干脆将德国军官和他们的女人都囚禁在一处地窖中,然后将手雷和汽油扔进通风口,炸毁了整座房子。

如此看来,《十二金刚》无疑是在一种颇为讥讽的笔调批判了战争难以宽恕的野蛮本性和毫无意义的荒诞性。正如奥尔德里奇自己所评价的那样:“我想让人们明白战争就是地狱。”因此,《十二金刚》也可以被视为是六十年代末期引领美国电影迈入新时代的开山之作。

《血染雪山堡》是一部高水准的战争佳作,其情节紧张刺激。一群由史密斯少校(理查德?伯顿饰)率领的英国敢死队员和美国专家谢弗(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冒险进入敌占区,打算从阿尔卑斯山上地势凶险的纳粹鹰巢中救出一位被俘的将军。最后终于真相大白,原来将军是由一位演员装扮的,他之所以被俘虏是为了揪出混入英国情报机关的德国间谍。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渐渐暴露的间谍不断从中作梗。

编剧阿里斯泰?麦克莱恩(Alistair Maclean)摒弃了那种选拔士兵来执行危险任务,大家彼此扶持相互帮助的业余桥段,而是从残忍的专业角度,冷血地刻画了一群互不信任,将随时置队友于死地视为常态的突击队员。由于过度渲染暴力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主题,《血染雪山堡》偶尔就会被人批判有美化战争之嫌。因为电影中到突击队员一直穿着德国士兵的制服作为伪装,导致角色严重缺乏差异化。事实上,影片的确有一些将战斗当做游戏来对待的倾向。战斗过程亦显得极度、冷酷,仿佛这场游戏仅仅是为技巧娴熟的专业人士而准备的。机智狡猾的史密斯和残忍到一口气处决几十名敌军士兵的谢弗是影片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角色。《血染雪山堡》也提醒了观众,所有的战争都是地狱。对色彩和喉部刺杀镜头的出色运用,已经影片中山间城堡的建筑风格,让这部电影近乎变成了一部吸血鬼题材的类型片。此外,大段的无对白情节也会让人不禁想起意大利式的西部片。当史密斯和谢弗杀开一条血路,从唯一一条通路即索道进入城堡之时,十五分钟悬念重重的战斗情节绝无拖泥带水之感,叫人看过大呼过瘾。随后,突击队与纳粹分子在城堡的大厅里遭遇,其剧情的曲折精彩程度堪比莎翁戏剧——饰演史密斯的伯顿大摇大摆地穿过“舞台”,导演了一出以敌制敌的好戏。

现如今,《血染雪山堡》已经成为众多战争电影中电影和改编游戏的灵感来源。最后,公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兴趣又再度高涨起来,因为一向以特立独行而著称的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将其列位自己最喜欢的战争影片之一,并表示有意重拍这部经典之作。

二战电影《决斗太平洋》将战争解构为敌对双方两位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影片向观众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关键问题:战争究竟是人类固有的天性所致,还是人为影响所来带的副产物?

在一个孤绝的太平洋小岛上,一位被困的日本海军军官(三船敏郎饰)发现了一位美国飞行员(李?马文饰)。正面遭遇让互为敌手的两个人都很惊讶,在日本军官临时设置的蓄水池边上,二人便展开了争斗。经过了一段互为俘虏的对抗阶段后,同样沉默寡言的两个人渐渐意识到,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生存下来。他们共同建造了一所木筏,然后启航寻找文明世界。两个人搜寻了多座岛屿,但只找到了一处被炸毁的废弃军事基地,里面空无一人。

作为战争电影史上一部题材较为特殊的影片,《决斗太平洋》对人性进行了独特的探讨。电影中两位主角的抗争经历让观众将感情倾注到他们作为人而非国民的生存困境中。影片认为战争和偏狭并非是人类的天性,生存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位主角虽然已经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但在抵达军事基地并再次经历各自军方的宣传之后,他们对彼此的偏见又再度露出来苗头。除此之外,电影也可以被视为是一出关于“地狱”的寓言,两位主角注定要不断堕入命运的轮回。

导演约翰?保罗冒着巨大的商业风险执导了一部只有两位主角的电影。李?马文保持了一如既往的粗犷风格,而三船敏郎以其坚毅的眼神和嘶哑的声调与马文形成完美的平衡。为了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两位男主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融入了各自的角色。

影片的另一个冒险之举是让三船敏郎以日语进行对白,同时又不配字幕,片方的本意是要让西方观众深刻体会马文所饰演的美国飞行员因为无法交流而产生的强烈挫败感。令人感动讽刺的是,为了刻意追求突兀的结局,《决斗太平洋》最初的经典结尾——两个男人握完手之后被分道扬镳——被剧组去掉了,改成了两个人在激烈争论中被一枚炸弹同时炸死。不过,在DVD版发行的影片中依然保留了最早的结尾。

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的这部处女作堪称一出广受欢迎的战争游戏,综合了歌曲、战斗和各种笑料,它以独特的评论方式讽刺了社会的不平等性和战争的徒劳性。影片起初只是一部广播剧,1963年被穷?利特伍德改编成舞台剧。利特伍德参与了电影的改编工作,但利用现已被破坏殆尽的布莱顿西码头作为象征性的一战战场则是伦恩?戴腾(Len Deighton)和约翰?米尔斯(Charles Chilton)的主意。码头极为宽敞的空间非常适合搭建各式各样的场景,剧组既可以拍摄普通人生活的集市场面,又可以拍摄前线的战争场面。

电影以象征着英国工人中产阶级的史密斯一家为主线,描写了他们在战争中的经历,同时展现了统治阶级安全地待在“码头”之中远离战场硝烟的生活。陆军元帅海格(约翰?米尔斯饰)站在一处螺旋滑梯的顶上发号施令,战争造成了无数人死亡,死亡人数却被记录在板球场的记分牌上。格里?特平(Gerry Turpin)极具创造性的摄影,出色的剪辑强化了电影的道德内涵和跨越时空的剧情关联。一张拍摄的照片代表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的瞬间;而上流社会用来娱乐的火焰则成了战壕上空的炮火。在影片中饰演多个角色的乔?梅里亚将观众从一处场景引领到另一处场景,人们通过“窥心事”机器就可以欣赏到战争的场面。

虽然布莱希特风格通常因为过于做作和呆板而不适合在大银幕上展现,但片中还是有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镜头,比如德国和英国的士兵在圣诞节那天冒险进入“无人的地带”(历史上确有其事),以及在参加宗教活动时,一位孤独的老战士彻底从虚伪中解脱,将《基督教友歌》改成了《当血战终结之时》。这些在战争时流行的歌曲让电影真正具备了感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