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战争电影推荐 罗兰凭烽火母女泪夺影帝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战争不止残酷,有时候还非常的荒谬,电影<光荣之路>正是揭露了一场荒谬的战争.极少有电影能如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光荣之路>一样,如此深刻地揭露出所谓“经营一场战争”概念的荒谬性.一战期间,法国701步兵团与德军僵持不下,法军参谋部下令必须从德国人手中夺取重兵把守的安特山.法军指挥官达克斯上校(科克?道格拉斯饰)试图说服将军停止这场自杀式的袭击行动,但无功而返.结果,任务失败,701步兵团在安特山附近几乎全军覆没.被激怒的将军甚至下令炮击本方士兵,但被炮兵军官拒绝.最终,他以怯战和叛乱

战争不止残酷,有时候还非常的荒谬,电影《光荣之路》正是揭露了一场荒谬的战争。

极少有电影能如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光荣之路》一样,如此深刻地揭露出所谓“经营一场战争”概念的荒谬性。一战期间,法国701步兵团与德军僵持不下,法军参谋部下令必须从德国人手中夺取重兵把守的安特山。法军指挥官达克斯上校(科克?道格拉斯饰)试图说服将军停止这场自杀式的袭击行动,但无功而返。结果,任务失败,701步兵团在安特山附近几乎全军覆没。被激怒的将军甚至下令炮击本方士兵,但被炮兵军官拒绝。最终,他以怯战和叛乱罪名将随机挑出的三名士兵送上了军事法庭。达克斯上校竭力为部下辩护,但这些无辜的军人还是被认定有罪,并被判处了死刑。

《光荣之路》展现了达克斯上校的正直和尽职,以及被告士兵与权力欲旺盛的阴险将军米洛(乔治?麦克雷迪饰)和控制欲极强的总参谋长布罗拉德(阿道夫?门吉欧饰)之间的斗争。电影向观众灌输了这样一种理念: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其实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强者主宰游戏,弱者在斗争中死去。

影片中的士兵们都是幼稚可悲的角色,对他们来说,指挥官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我们甚至都没有在电影中看到德国士兵的影子。通过这样的处理手法,《光荣之路》直接点出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整部电影还特意造出了一种专横傲慢的氛围,它的镜头语言运用更是无与伦比,例如在利用长距离跟拍镜头展现夜间侦察的士兵匍匐穿过战壕时,突然间,火光亮起,照到了地面上的突起物——原来是一具尸体;在拍摄精心设计的大规模战争场面时,摄影师则利用了大量的升降镜头;当已被定罪的士兵们在完成“最后的晚餐”时,背光灯打在营房之上,营造出了神圣的气氛。

在电影的末尾,库布里克有意安排了这样一段剧情:701步兵团粗鄙吵闹的士兵们把一位惊魂未定的德国女孩(苏珊娜?克里斯蒂安饰——她后来成为库布里克的妻子)拉进一处谷仓,并命令她唱歌。当女孩唱出一段悲伤的歌谣时,士兵们都陷入了沉默。这一系列的特写镜头向我们揭示了这些看似粗鲁的男人是如何突然间人性苏醒继而潸然泪下的。

库布里克对影片荒谬主题的毫不妥协不仅感染了观众,同时也赢得了评论家们的好感,但也有少数国家如法国对该片实施了抵制。

上世纪五十年代,二战一直是英国电影偏爱的故事背景,如《沧海无情》(1953)、《轰炸鲁尔水坝记》(1955)和《桂河大桥》(1957)都是部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并对战争引发的心理创伤进行了深入探索。而在电影《恐怖之砂》中,这些特质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故事发生在1942年北非城市托布鲁克沦陷之后:嗜酒如命且被战争折磨得身心俱疲的第八军团上尉安森(约翰?米尔斯饰)和军士长皮尤(哈里?安德鲁斯饰)奉命利用一辆救护车护送两位护士前往亚历山大港。半路上,他们遇到了被困在沙漠里的南非军官博伊尔(安东尼?奎尔饰),后者随即加入了队伍。这一群人在穿越雷区时被德国坦克发现,敌方随后开火,而被酒精冲昏大脑的安森上尉因为作出了错误判断而导致一位护士牺牲。最后,上尉发誓,执行任务过程中他将滴酒不沾,等到了亚历山大港之后再好好过过酒瘾。

在护送过程中,众人对博伊尔的行为愈发怀疑--他竟然两次说服德军对他们放行,而且还总是背着一个大包裹,甚至借口如厕时包裹也不离左右。但等到众人确定博伊尔的间谍身份时,对方已经成为冒险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了,所以当他不慎落入盐沼中时,大家都在奋力救助他。护士戴安娜(西尔维娅?萨姆斯饰)是个胆识过人的独立女性,但电影中她和安森上尉之间的突兀恋情闲得颇为不协调,似乎是特意用来冲淡剧中同性之间惺惺相惜的氛围。

导演J?李?汤普森技艺娴熟的执导才华让电影从头到尾都保持着扣人心弦的张力--当剧中人物每一次遭遇新的阻碍时,观众都会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恐惧、疲倦和不期然的绝望之情。有些评论家认为,这部电影通过将坚强冷静的博伊尔和精神萎靡且神经质的安森上尉进行对比,探讨了战后英国人的自卑和无归属感,事实上的确如此,英国著名影星约翰?米尔斯一反常态地颠覆了自己二战期间惯常在银幕上饰演的铁血英雄形象,他的这种角色变换似乎正印证了大英帝国的江河日下。尽管如此,《恐怖之砂》还是花费了不少篇幅刻画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和足智多谋,也许将其视为是一部号召国人“保持镇定,无视外界干扰”的宣传之作似乎更为恰当。如果是这样的话,电影中来自中产阶级的主角人物--不知疲倦脸上永远挂着镇定表情的军士长皮尤,就成了传统英国人的典型代表。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逐渐没落,而法国的新浪潮主义还未兴起,于是波兰电影便成为当时艺术电影的代表。波兰人以复杂且暧昧的笔调描绘了战争年代的团结、奉献和承诺,展示了人性社会主义最令人信服的榜样。亚历克斯山大?福特(Aleksandr Ford)、安杰伊?芒克(Andrzej Munk)和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Jerzy Kawalerowicz)等波兰著名导演在当时赢得了无数奖项。但这一时期(即东欧新一代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开始暂露头角的年代)最优秀的波兰电影当属安杰伊?瓦伊达的《灰烬与钻石》。

影片由耶里?安德热耶夫斯基(Jerzy Andrzejewski)备受争议的小说改编而来,以二战结束前的最后一天为背景来展开情节。当时的波兰完全被摧毁,华沙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敌人虽已投降,但胜利者并不确定自己最终赢得了什么——共产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都意识到,战时同盟的脆弱性正在逐渐显现。性格鲁莽的年轻人马采克(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饰)率属于华沙一个民族主义地下组织,奉命暗杀前来就职的工产党地区代表,为此他躲藏在一个破败的旅馆中过夜。这一夜相安无事。马采克无意中遇见了年轻漂亮的酒吧女招待克里斯蒂娜(夏娃?科尔齐塞夫斯卡饰),并对她一见钟情。年轻杀手的情窦初开渐渐成为成为他执行任务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纵观整部电影,瓦伊达采用了深度聚焦的方式,让命运迥异的人物角色已及相互对立的政治党派都得到了同等的体现。而齐布尔斯基所饰演的马采克则是其中最出彩的角色之一。马采克总是带着一副墨镜,他的行为虽然有些鲁莽,但也不失可爱。在当时齐布尔斯基被誉为“东欧的詹迪斯?迪恩(James Dean)”这一称号展现了人们超越政治身份和战争焦虑,关注个人魅力的迫切愿望(1967年,齐布尔斯基死于火车事故,这一悲剧更加强化了其东欧詹迪斯?迪恩的美誉,因为后者也死于车祸)。齐布尔斯基能够在短暂的镜头中展现多种不同的表情,如从呆板到无助再到愤怒;在最后一幕的“死亡之舞”中,中弹后的他一边踉跄着穿过田野,一边发出令人恐惧的笑声,这一幕注定是电影史上最让人刻骨铭心、同时也最常被人提及的震撼结局之一。《灰烬与钻石》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惊悚片,相反,从某些方面看,这部展现宿命般的暴力英雄向着厄运狂奔的佳作却完全符合黑色电影的特质。

卫国战争期间,十九岁的通讯兵阿廖沙(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饰)成功摧毁德军的两辆坦克;在接受嘉奖时,阿廖沙表示自己并不想要什么勋章,只想请假回家探望一次母亲,再修补一下自家房屋的屋顶。阿廖沙搭乘火车的回家之旅非但不如想象的那般轻松惬意,反倒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危险、诱惑和沮丧,但也不乏浪漫元素。电影从一开始就以画外音的方式告知了观众阿廖沙最后战死沙场,这一点更增加了人物的悲剧性色彩。更令人伤感的是,虽然这是阿廖沙最后一次回到家乡,但他和母亲只说上了几句话便匆匆道别,返回了前线。

《士兵之歌》的剧情架构看似简单,但其情节展开和对细节的独特关注都表明了这部电影是一部展现人性内涵的佳作,它不仅深刻洞察了传统的“俄罗斯精神”,更是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全人类的整体遭遇。二战中一次算不上太惊天动地的英勇行为演变成了一出史诗,而阿廖沙这个单纯、坦诚且乐于助人的小伙子也成了典型的俄罗斯英雄。他真正的英雄气概并不体现在偶然摧毁德国坦克的壮举上,而是根植于他坎坷回家路上所展现的人性光辉之中。

为了帮助一位因为伤残而不愿回到妻子身边的残疾军人,阿廖沙误了火车;等上了火车以后,他又和一位搭便车的姑娘互生爱慕之情,不过下车取水又让他与美丽的姑娘失之交臂;时间本来就不多,阿廖沙还要赶着给战友的妻子送去礼物,没想到对方早已委身他人,愤怒的小士兵转而将礼物送给了战友的父亲;当火车行经一座桥梁时遭到轰炸起火,他又奋不顾身地从车厢里救出妇女和儿童。经历重重考验之后,阿廖沙甚至来不及和自己的母亲以及家乡道个别就又要踏上回程的旅程。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成功地抓住了俄罗斯风貌的伟大和俄罗斯精神的复杂,但同时又没有表现出意识形态上的蓄意理想化。在这一路上,除了经历爱情、忠诚、倔强和求生欲等种种鲜明事例外,阿廖沙也遭遇了贿赂、背叛和忘恩负义(这些负面元素几乎导致这部电影无法通过当局的审查)。令人惊叹的黑白画面和无可挑剔的摄影技巧突出强调了影片是从普通士兵以及平民的角度来讲述一个动人的原型故事。正如电影中的旁白所总结的那样:“他本该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他本该成为一名建筑者或美化园林的园艺师。但他却是一位战士,一位永远活在我们记忆中的俄罗斯战士。”

年仅二十六岁的索菲亚?罗兰因为在电影《烽火母女泪》中的出色表现理所应当地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这是奥斯卡第一次将如此殊荣颁发给外语片中的非美籍女演员。这部电影改编自阿尔贝托?摩拉维亚(Alberto Moravia)的小说,在维托里奥?德?西卡和塞萨尔?扎瓦蒂尼(Cesare Zavattini)合作完成的众多作品中,它也许算不上是最出色的(二人在1948年推出的电影《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f]才堪称经典),电影中的某些情节过于拖沓,让人感觉平淡乏味,但罗兰的表演绝对会让人眼前一亮。

本片以1943年的意大利为背景,罗兰饰演的切西拉是个三十出头的寡妇,为了躲避盟军的轰炸,她把自己位于圣洛伦索的小食品店托付给以前的情夫乔瓦尼(雷夫?瓦朗饰),然后带着温柔秀美的女儿罗塞塔(艾丽奥诺拉?布朗饰)开始逃亡。切西拉计划到南方乡下去,她认为那里会更安全些。经历了艰苦的火车旅行之后,她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在乡下,切西拉结识了米凯莱(让?保罗?贝尔蒙多饰),小伙子是当地农民的儿子,敏感且聪慧。罗塞塔爱上了米凯莱,对方却对她漂亮的母亲怀有爱意,但因为太过正派和羞赧,米凯莱根本不敢向切西拉表白爱意。随着战火渐渐蔓延开来,小镇频繁地遭到轰炸,而且还出现了物资短缺。反法西斯的米凯莱被迫为撤退的德国军人带路,结果惨遭杀害。切西拉和罗塞塔不明智地准备返回罗马,却在半路上被撤退的摩洛哥军人俘虏。虽然切西拉尽全力保护女儿不受到伤害,但摩洛哥人还是将她们带到一处被炸毁的教堂里进行野蛮施暴。

这部电影还让索菲亚?罗兰?拿到了戛纳电影节和英国电影学院的最佳女主角奖,除了奖项本身的肯定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她在《烽火母女泪》的表现展示了自己与容貌相匹配的精湛演技。虽然影片中的切西拉是被凌辱的弱者,但罗兰赋予了她伟大的人格,而即便剧情设置有时不免落入俗套,罗兰却总能够应付自如地展现了亘古未变的高尚母爱。

与德?西卡和扎瓦蒂尼早期联合创作的新现实主义影片相比,《烽火母女泪》缺少了简化的美感,但它依然是一部歌颂了无情战火中人性动人光辉的伟大杰作。

在很多人看来,《纳瓦隆大炮》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经典动作冒险电影,但令人感动奇怪的是,很多参与这部电影制作的人却认为这是一部反战片。点缀着打斗、背叛和爆炸场面的叙事过程总是高潮迭起,因此其他更为重要的元素也会被观众轻易忽略,但不管怎样,这些元素依然是这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相比它在人们眼中的惯常形象,《纳瓦隆大炮》的内涵要更为复杂,且隐藏得更深。

《纳瓦隆大炮》的基本情节咋看之下似乎颇为简单明了: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盟军士兵组成一个突击队,秘密潜入爱琴海上的敌军阵地,试图摧毁威胁到英军的两门巨炮。虽然团队中每位成员的气质和习惯都不尽相同——大卫?尼文饰演的爆破专家米勒下士非常时髦,而且不服从领导;斯坦利?贝克饰演的受训杀手布朗因为自己双手沾满血腥而遭受心理创伤;安东尼?奎恩饰演的希腊游击队员则充满了质朴的热情——但观众都希望他们能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团结。不过,随着剧情的深入,形势变得愈发令人担忧,,坏事一桩接着一桩。例如,为了决定到底是丢下还是杀掉受伤的成员,队员们就起了争执;此外,他们还为是否要处决一位倒向纳粹的年轻女叛徒而争论不休,这一幕堪称是电影中最富戏剧性的场面。在这些争论中,较为实际乃至有些残忍的观点都是由格里高利?派克所饰演的凯西上校提出的,他同时也是突击队的队长。若以当下的标准来批判,我们可以说凯西上校有些类似于《反恐二十四小时》中的杰克?鲍威尔(Jack Bauer),他们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血之人,不惜欺骗同伴,必要时甚至可以大开杀戒。即便如此,影片对凯西上校更为极端和令人不安的人物特性刻画还是有所保留。

在处决女叛徒的一幕中,这样的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凯西上校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由艾琳?帕帕斯饰演的希腊女战士代为执行。最后壮观的爆破行动为整个故事划上了句点,凯西上校和米勒成功地将巨炮轰上了天,这也算缓解了先前令人感到压抑的黑暗时刻。只不过此时突击队的大部分成员不是牺牲就是被俘,电影最终在悲伤的氛围中拉上了帷幕。

《伊万的童年》是一部描绘了战争之恐怖如何摧残年幼心灵的电影--原本天真无邪的男孩,在残酷人性和亲人猝死的双重打击下,渐渐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童真。安德烈?塔科夫斯基,这位二十世纪电影史上的大师级导演之一,以独特的视觉语言为观众精心打造了这部处女作。电影以明眸的伊万(尼科莱?博尔耶夫饰)透过蜘蛛网的动人一瞥作为开端,通过诗一般的视觉映像,导演塔科夫斯基开始施展魔力,渐渐俘获了观众的好奇心。电影的悲剧叙事过程中不断插入类似这样飘渺且大多可怕的幻梦镜头。德军入侵苏联让影片的小主人公伊万在二战中沦为孤儿,怀着对纳粹的仇恨,他加入了军队,当上了侦察兵。由于身材瘦小又机敏灵活,伊万深入敌后,获取了很多关于德军阵地的情报。强烈的复仇欲望让枯瘦的小伊万变得斗志昂扬,唯有在睡梦和对往日美好岁月的短暂回忆中,才能寻得片刻慰藉。伊万无力平息自己的怒火,而德国民族也曾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事实更令他无法想象,仇恨主宰了一切,影片的悲剧色彩正体现于此。

电影中的另一位主角玛莎(瓦伦蒂娜?马尔雅维娜饰)是个柔弱天真的护士,为了躲避不断被死亡气息所笼罩的军营,她最终调离了。但与玛莎形成鲜明对比的伊万则死死地被困在了这张无形的大网之中,命运迫使他只能跌跌撞撞地行走在人生的黑暗之路上,这条路没有尽头,得不到救赎。《伊万的童年》的非凡之处不仅在于其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上,其形式化的结构同样令人称道,尤其体现在前后呼应的叙事手法的推拉镜头以及塔科夫斯基在黑暗主题中发掘出些许美感的超凡才华上。影片有意回避了传统战争电影中的战争场面,侧重于无声且充满张力的情感交流,从而无需刻板的煽情和说教,就让观影者得以沉浸在主人公的感情世界中。电影中的格雷亚兹诺夫中校(尼古莱?格林柯饰)、加尔特瑟夫中尉(叶甫盖尼?扎里科夫饰)和卡塔索诺夫上校(斯泰潘?克雷洛夫饰)相当于伊万的代理家长,但这只是观众的一厢情愿而已,这三个个性鲜明的军人一开始就无法真正替代男孩过世的父母。他们无法为伊万树立起合适的榜样,让他克服 并战胜主宰其命运的满腔怒火。

电影《最长的一日》分别从普通列兵和高层将领等多个角度,史诗般地详尽再现了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影片不但开创性地从三个国家的立场展开叙事,而且让演员以各自的母语进行对白然后配上字幕的做法在当时更是闻所未闻。

为了方便从多个国家的不同角度战线诺曼底登陆,影片安排了三位导演(达里尔?扎努克属于替补阵容)执导,并在三个不同片场的同一时间展开拍摄。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共有三百万军人及平民,一万一千架飞机和四千艘各类船只参与,要想真实地重现如此恢弘的战争场面相当不容易,但在好莱坞传奇制片人达里尔?扎努克(他本人就是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兵)的坚持之下,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最终为这部电影投入了一千万美元的巨额预算。

《最长的一日》最终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赢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特效两项大奖。影片的诞生可谓是一波三折,由于同期拍摄的《埃及艳后》耗资超出预算,福克斯在本片的投入上可谓捉襟见肘,导致电影屡次陷入夭折境地。而对于扎努克来说,这部电影简直成了他个人的偏执追求。福克斯在《埃及艳后》上犯下的巨大失误意味着扎努克在当了多年独立制片人以后,能够重新夺回自己所创建的这家公司的掌控权,并给予《最长的一日》以应有的施展平台。

这部在三十一个欧洲外景地拍摄完成的电影,堪称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二战史诗片。它拥有当时最豪华的明星阵容,加盟该片的影星包括亨利?方达、罗伯特?米彻姆、萨尔?迷你厄奥、罗德?斯泰格尔、乔治?席格、莱德?巴顿斯、肖恩?康纳利和约翰?韦恩。虽然《最长的一日》巨大的明星效应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些浮华,但是其复杂的叙事编排却让人不得不叹服。因此,拿它与较为近期的战争电影比较成为了必然选择。相比一些现代战争电影如《拯救大兵瑞恩》残酷的现实主义基调,这部电影稍显温吞,但以当下的标准来判断更早期的电影并不公平。无论如何,《最长的一日》都是一部结构复杂场面壮观的二战史诗巨片。

《阿拉伯的劳伦斯》被公认为是大卫?里恩最优秀且最具匠心独具的战后杰作之一,堪称名副其实的战争史诗,甚至连那些平素不喜欢战争电影的观众也为之而倾倒,他们尤其折服于影片中近乎神话般的视觉奇观和莫里斯?雅尔(Maurice Jarre)华丽浪漫的配乐。

影片的中心人物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是一位英国考古学家,虽然个头不高,个性古怪,而且缺乏军事经验,但他却率领着阿拉伯军团多次击败了土耳其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和里恩其他的叙事电影(如《桂河大桥》和《日戈瓦医生》)一样,《阿拉伯的劳伦斯》在场面上及其恢弘,动作镜头让人眼花缭乱。除此之外,电影还出人意料地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腻刻画。

本片是彼得?奥图第一次担纲主角(曾有多位影星参与劳伦斯这一角色的试镜),但他却将劳伦斯充满矛盾的人格展现淋漓尽致,电影中劳伦斯既谦逊又强势,既不爱交际又自命不凡,行事有些优柔寡断,性格中夹杂着自卑感,但同时也具备超出常人的惊人毅力以及凶恶残暴的另一面。罗伯特?博尔特(Robert Bolt)和迈克尔?威尔逊(Michael wilson)为电影创作了剧本,前者是著名舞台剧《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的作者,后者一度被排除在演职人员名单之外,后来才增补了进来。剧本在详细刻画劳伦斯成就的同时,也深刻地审视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和人物本身的特性形成了呼应,二者都是既矛盾冲突又相互交融的个体,即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在演员阵容中,电影不但找来了奥图和奥马尔?谢里夫这样的银幕新面孔,还吸引了一些老牌英国影星加盟。不过,倘若以戏份论,真正的主角怕是非沙漠莫属了。摄影师弗雷德?杨(Freddie Young)拍摄的场景带有强烈的迷幻感,堪称是电影的精髓所在。拍摄过程中的后勤补给问题问题非常突出:由于片场远离补给站,导致演职人员需要顶着酷热拍摄,同时还要频繁遭受沙尘暴及蚊虫的侵扰;此外,每一幕拍摄完毕后,整个摄制组需要在沙漠中跋涉很远才能赶到下个片场,因此拍摄进度受到了拖累。但影片的大获成功让所有辛勤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电影在最初的试映结束后就被重新编辑了一遍,但1989年导演里恩又对电影进行了修复,并增补了多出被剪切的片段,使之恢复到二百二十二分钟的原始片长,甚至还让两位主角奥图和谢里夫重新进行了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