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战争电影推荐 黑泽明作品蜘蛛巢城入榜

2018-06-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编介绍的这些电影很多人应该都没看过,但是我相信你看过后一定会得到一些东西.根据斯蒂芬?克雷恩(Stephen Crane)经典小说改编的电

小编介绍的这些电影很多人应该都没看过,但是我相信你看过后一定会得到一些东西。

根据斯蒂芬?克雷恩(Stephen Crane)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铁血雄狮》(又译作红色勇敢勋章,卢注)讲述了南北战争时期士兵亨利?弗莱明(奥迪?墨菲饰)的故事。战火的洗礼让弗莱明抛却了恐惧,最终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战士。虽然一开始,他外表貌似坚强,在训练营中也口出狂言,声称自己要成为战场上的英雄,但在第一场战斗中,他就露出了本性,来自交战双方的炮火让他带着惊恐落荒而逃。弗莱明甚至羡慕起战友们的负伤来,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如此光荣的挂彩。最终,在一场激烈的攻坚战中,弗莱明成功地展现了自己的勇气和领导才华,并被将近所赏识。

事实上,《铁血雄狮》的诞生过程近似于一出跌宕起伏的激烈交锋,莉莲?罗丝(Lillian Ross,译注:《纽约客》杂志的著名记者)曾在自己的一本文章选集中透露了关于这部电影创作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当时,路易斯?梅耶(Louis B.Mayer)一手创建起来的米高梅电影公司被执行经理多尔?沙利恶意收购,这让执导《铁血雄狮》的著名导演约翰?休斯顿一下子处于两难境地。克雷恩的这本小说充分表现了战争的无益和年轻人在危机中的成熟过程,这些文学特质让休斯顿很是敬佩,但处于针锋相对状态的两位公司高层却只是将这些当成了彼此斗争的筹码。梅耶憎恨当时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新趋势——包括休斯顿在1950年导演的犯罪惊悚片《夜阑人未静》(The Asphalt Jungle),而沙利却对这部规模不大但在政治因素上意义深远的影片予以了支持。尽管在拍摄期间休斯顿要应对很多来自电影之外的干扰,如高层的政治斗争和诸如结婚生子以及父亲突然离世等个人原因,但他一直认为这部电影是自己最得意之作,不过在后期他被调离参与另一部电影《非洲女王号》(The African Queen)的后期制作以后,沙利独揽了独揽了大权,并对《铁血雄狮》做了大量删减。

最终,为了达到“条理清楚”的既定目标,电影中加入了著名影星詹姆斯?惠特摩尔的旁边,并在时间上缩短为69分钟。即便如此,细腻描绘一个年轻人努力寻求个人认同过程的《铁血雄狮》仍不失为一部经典的战争电影。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休斯顿制作的原始剪辑版已经遗失。于是从那以后,休斯顿便坚持要求在后续拍摄合同中加入这样一条:他所执导的所有电影的最原始剪辑版都要预留一份拷贝给他。

《沧海无情》根据尼古拉斯?蒙萨拉特(Nicholas Monsarrat)的小说改编而成。二战期间,蒙萨拉特曾在军队承担过护航任务,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他所经历过的严峻现实。在影片中,作家力图营造的现实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相比同时期一些更为励志的战争电影,如《轰炸鲁尔水坝记》(The Dam Busters,1955)和《寇地兹堡》(The Colditz Story,1955),《沧海无情》在氛围营造上显得尤为冷峻。电影着重讲述了海军上校埃里克森(杰克?霍金斯饰)和副指挥官洛克哈特(唐纳德?辛顿饰)的战争经历。1940年,埃里克森与洛克哈特在战舰罗盘玫瑰号上初次相遇,之后战舰遭遇鱼雷打击不幸沉没,待战争快结束时二人又辗转至索尔塔什城堡号继续服役。在这两次服役期间,与他们共事的都是些个性鲜明的战友,很多人都在战争中不幸遇难。

在激战中,罗盘玫瑰号被德军的U型潜艇击沉,为了对潜艇实施轰炸,埃里克森下令将深水炸弹放置在幸存的战友身上,这一幕堪称是影片最著名的场景,时至今日依然会让观众动容。埃里克森为自己的行为潸然泪下的一幕不但震撼了五十年代的英国影坛,也是杰克?霍金斯演艺生涯最精彩的表演之一。在重温整部电影时,我们会对如此高潮的场景竟然出现在剧情还没进行到一半的地方感到惊讶,算事实上,在疲惫、绝望和克制情绪的逐步积累下,它只不过是小插曲而已。影片开场便以画外音的形式点出埃里克森的断言:“男人是英雄,战舰是包容他们的女英雄”,虽然在叙事过程中导演也通过间或刻画某些女性形象呼应了这一主题,但真正能体现这种情感依附的场面还是发生在飘扬于汪洋之中、男性专属的战舰上。这在洛克哈特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和埃里克森间的战友情在这分量上显然超出了他和女友间的爱情。洛克哈特女友这一角色被硬塞进剧情中似乎只是为了向观众证实他拥有“正常的性取向”。同样,片中也只是提到了埃里克森的妻子,没有出现她的任何镜头,看来在海军上校的感情生活中这位女性也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不过,影片中的角色并不完全都是千人一面,斯坦利?贝克饰演的中尉就是个异类,此人入伍前是个汽车推销员,爱出风头,经常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于是,他很快因为患上十二指肠溃疡而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

《沧海无情》将五十年代的英国战争电影引入了一片未知的情感领域,但在角色刻画上,它依然未能完全抛弃对中产阶级的固有偏见。

包括查理?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在内,很少有喜剧电影将目光投向德国战俘营;而那些反映犹太人大屠杀的电影如果拍成喜剧片,恐怕口味最粗鲁的观影人士也欣赏不来。在这种大背景下,《战地军魂》理所当然地成了一部另类的电影,它将低速的闹剧和战俘营中的严酷现实巧妙地并列呈现给了观众。热门电视剧《霍根英雄》(Hogan‘s Heroes)便是根据这部电影改编而成的。

《战地军魂》是根据唐纳德?贝文(Donald Bevan)和艾蒙德?特瑞岑斯基(Edmund Trzcinski)的舞台剧以及后者在战争中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影片描绘了一群被俘的美国兵为了推翻战俘营司令官冯?斯切巴赫(奥托?普雷明格饰)及其愚蠢下属舒尔茨中士(西戈?鲁曼饰)的独裁统治而耍出各种曲折计谋的故事。在四号军营中寻找一位暗藏的间谍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中心情节,这名间谍表面是美国军人,背地里却偷偷将战俘们的一些重要情报如逃跑计划等泄露给德国看守。随着剧情的渐渐发展,嫌疑落到了喜欢讥讽他人的赛弗顿中士(威廉?霍尔登饰)头上。赛弗顿喜欢独来独往,他依靠出色的商业才能在德国人的眼皮底下换来了大量的违禁品。这部电影的黑暗特质部分源于贯穿始终的犹太式幽默。由犹太演员西戈?鲁曼和奥托?普雷明格出演的纳粹无疑充满了某种讽刺意味,而哈维?莱姆贝克饰演的列兵夏皮罗则让人在发笑的同时不禁感到有些苦涩,因为他一直好奇德国人究竟会对他做出何等恐怖的行径;最终,在死亡集中营解放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全世界都知道了“夏皮罗们”的可怕遭遇。

贯穿于叙事过程中的麦肯锡主义是解读这部电影的另一种方式,这样的影射手法在五十年代早期的很多电影中都有所体现。当四号军营中的战俘们在寻找藏匿于他们中间的叛徒时,他们不可避免地开始彼此猜忌,这种黑色元素在这部充满悬念的战俘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惟一清醒的声音来自于被人误解的赛弗顿,他尖锐地指出,在这种环境中,美国人“对其他同胞的告发行为”将会导致所有人走向灭亡,其言语中的隐含深意在1953年的美国必定引发了强烈共鸣。

尽管时常被归为战争电影,但实质上影片《乱世忠魂》主要描述了爱情与友谊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电影以经历珍珠港袭击事件之前的夏威夷美军基地为背景,影片中的爱情主题被浓缩成了夏威夷海滩上的经典一幕:伯特?兰卡斯特和黛博拉?蔻儿相拥在海滩上,任由浪花溅泼在他们身上。这一幕象征性地刻画出二人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眼中只有彼此的浪漫心态。

《乱世忠魂》以其对爱情和友情的现实主义态度以及间或流露的悲观情绪而著称,它是一部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电影,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以女性情感为中心的剧情架构上。从很多方面看,影片中的两位女主角都经历了截然相反的情感历程,如果能将两人的位置调换一下,结局就堪称完美了。俱乐部女孩阿尔玛?劳伦?伯克(唐娜?里德饰)渴望过上富足且不受歧视的“正常”生活,但这样的理想却与爱情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阿尔玛的恋人罗伯特?普瑞维特(蒙哥马利?克里夫特饰)是一个在军队中地位低贱的列兵;以此同时,身为上尉妻子的卡伦?赫尔姆斯(黛博拉?蔻儿饰)虽然过着阿尔玛所羡慕的正常生活,但却陷入了无爱的婚姻,她向往真爱,甚至愿意放弃现有的一切去追求理想的爱情。男人们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异性关系中纠缠不清,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充满了变数。列兵普瑞维特在入伍前是个明星拳击手,但他却不愿意通过拳击在军队中获得升迁,原来他曾在一场拳赛中不慎打瞎过别人的眼睛。普瑞维特容忍了来自士兵和士官们的不公对待,并表现了果敢坚韧的性格特点,他的直率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敬重,其中就包括列兵安吉洛?马乔(法兰克辛纳特拉饰)和中尉米尔顿?沃登(伯特?兰卡斯特饰),前者性格开朗,是电影中的搞笑角色;后者沉默寡言,是个诚实而正派的男人。

这份敬重之情在电影快结束时得到了深切体现:虽然沃登中尉的耳边一直萦绕着卡伦的甜言蜜语,但他的思绪却飘到了失踪的普瑞维特身上。这一幕真正展现了沃登性格中的另一面以及他对友情和爱情的不同态度。

《轰炸鲁尔水坝记》之所以能够跻身于最受欢迎和最负盛名的英国战争电影之列,部分原因在于它成功地彪炳了知识分子和军人分别对战争作出的贡献。知识分子的代表是由迈克尔?雷德格瑞夫所饰演的古怪发明家巴恩斯?沃利斯,他所设计了独具创新性的跳跃炸弹;而理查德?托德饰演的皇家空军中校吉布森以及617空军中队的全体队员则是军人一方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肩上担负着利用跳跃炸弹轰炸鲁尔水坝和摧毁与之毗邻的纳粹军事工厂的重任。

按照氛围可将这部电影划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展现了沃利斯从乒乓球桌上得到灵感发明跳跃炸弹,然后从微型水槽试验再到大规模试验的过程;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在实际轰炸行动中使用这种新型炸弹的过程。前期在作战室中的谋划场景已经充满了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而导演为了营造更为真实更具说服力的氛围,甚至在炸弹试验和空袭画面中加入了纪录片的片段,但在拍摄炸坝过程中所使用的低劣模型和糟糕特效让这种印象打了折扣。电影巧妙地传达了在执行危险任务过程中人们所遭遇的恐惧和迟疑心理,轰炸机之间沟通和协调的困难,以及为了确保炸弹落到目标上所需要的极度精确。但本片的最大亮点在于对发明家沃利斯无畏决心的描述,为了获得最后的成功,他不但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和来自官方的巨大障碍,而且因为夜以继日的工作还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最终,任务的成败寄托在了沃利斯的肩上,然而飞机一旦起飞,他就只能眼巴巴地期望着飞行员们能将自己的梦想付诸实践。

失望情绪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中被有意强化,沃利斯甚至觉得,如果早知道自己的理论成果投入实战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人力代价,他也许会选择中途放弃研究,但吉布森宽慰他说,那些壮烈牺牲的飞行员都是义无反顾地作出了选择。如此伤感的一幕为这部电影划上了出人意料的最终句点。但不管怎样,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部分当属埃里克?科茨(Eric Coates)创作的电影插曲《轰炸鲁尔水坝记进行曲》,这首激动人心的曲子同时也是战争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

1948年7月18日凌晨5点45分,联合国为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新兴国家以色列确立了最初国境线,即按照联合国相关法令规定以色列国防军所控制的区域都将成为以色列的国家领土。多段式电影《二十四号高地》讲述了一些普通以色列士兵的个人故事,他们为了守卫国家得之不易的领土同敌人进行了浴血奋战。

四名以色列士兵——詹姆斯?芬尼根(爱德华?穆尔哈尔饰)、艾伦?古德曼(迈克尔?韦格饰)、爱丝特?哈达斯(玛格丽特?欧弗德饰)和大卫?埃兰姆(艾瑞克?拉维饰)——被派遣至位于耶路撒冷城外的二十四号高地,他们必须在此坚守到决定命运的最后期限。在前往高地的途中,三位男性各自讲述了自己参战的原因(古德曼和爱丝特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只不过后者的部分是由她亲口叙述的)。芬尼根是个英国警察,他曾参与执行过海岸封锁的任务,目的是为了防止躲避大屠杀的非法犹太人难民入境。在爱上了一位巴勒斯坦籍的犹太女孩后,受到打动的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了以色列的建国事业中。古德曼是个来以色列度假的纽约犹太人,他本来打算去耶路撒冷老城游览,但由于阿拉伯游击队越来越频繁地袭击犹太籍旅客,他取消了原定的旅游计划,甚至一怒之下加入了以色列国防军。在围打耶路撒冷的战役中,古德曼受伤被俘,和其他战友一起被关押在老城之中(在爱丝特的照顾下,他才恢复了健康)。而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埃兰姆在与埃及军队的作战过程中俘虏了一名埃及士兵,后来他才发现这位受伤的战俘竟然是个隐藏的纳粹分子,因为对方的胸膛上刺着党卫军的纹身,不过埃兰姆并没有计较这一切,他甚至为这位伤员包扎伤口。

影片《二十四号高地》独特的说教意味即在于此:芬尼根是在男女之爱的鼓舞下投身战场,古德曼则是出于对耶路撒冷和犹太教的挚爱而加入军队,而遭遇纳粹的埃兰姆甚至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最大的敌人。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对白都是英语,因为执导该片的英国导演索诺德?狄金森试图将其推向海外,尤其美国市场,以此来宣传西方国家对于以色列的支持。显而易见,影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吸引犹太和非犹太观众,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宣扬这样一种理念:以色列人并不是出于仇恨(对纳粹、对阿拉伯以及对西方),而是如同基督一样,在各种爱的感召之下才投身战争的。

黑泽明一直是西方观众最为熟知的日本导演。他执导了两部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电影——改编自《麦克白》的《蜘蛛巢城》和改编自《李尔王》的《乱》(Ran,1985)。影片《蜘蛛巢城》主要讲述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男人在其专横跋扈的妻子的怂恿下,为了篡权,谋杀了自己的上级,结果却被死者的鬼魂所纠缠,最终只落得个惨死的下场。虽然这部电影保留了《麦克白》的戏剧主题,但它的抒情风格却多半要归功于传统的日本电影美学以及能剧(译注: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这类剧主要以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为脚本,在表演形式上辅以面具、服装、道具和舞蹈组成)的表演手法。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的日本,当时民间暴乱导致时局动荡不堪,领主为争夺土地、财富和江山社稷彼此争斗不休。大将鹫津武时(三船敏郎饰)和三木将军(千秋实饰)在平叛回城途中误入蛛网森林,林中的女妖预言鹫津武时将会成为北城的领主,而三木将得到晋升,他的儿子会成为鹫津的继任者。

麦克白落入自由意志的羁绊,而鹫津武时也无法摆脱宿命的纠缠,三木和他的儿子亦是如此。为了强调人物命运的向心性,电影中女妖生活的森林以及城池都有意被命名为蛛网。在电影所展现的那个年代,武士阶层一般都很迷信命运。和麦克白一样,鹫津武时也是被他诡计多端的妻子浅茅(山田五十铃饰)所蛊惑,设计杀掉了自己的主公,成为了蛛网城堡的领主。谋杀事件发生后不久,浅茅告诉鹫津武时说自己已经怀孕,并忧虑女妖的预言也许无法成真。于是鹫津武时返回森林,女妖又预言只要蛛网森林保持不动,鹫津就能保住自己堡主的地位。但事与愿违,浅茅的孩子胎死腹中,蛛网森林也向着城堡移动,只不过森林的移动并非出于超自然力,而是人为导致的。最终,鹫津武时死于自己人的乱箭之下,为电影划上了句点。

电影的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森林或城堡之中,它们代表了蜘蛛所布下的禁锢和陷阱。电影中很少出现特写镜头,但在最后一幕中,导演却近距离地向观众展示了鹫津武时被自己下属乱箭射死的场面,这样的表现手法强化了鹫津试图摆脱命运束缚的绝望感。

《地下水道》是有史以来最具讽刺和宿命意味的战争电影之一。电影开篇便通过画外音提示观众要“密切关注”即将出现的几位主人公,“因为影片讲述了他们生命中最后几个小时的故事”。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影片就没有留下关于生存的悬念。

电影纪录了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几位波兰抵抗者的冒险经历,其开头四分钟便为观众介绍了这些即将遭遇不幸的主人公们:指挥官扎达中尉(韦恩泽斯洛?格林斯基饰)、副指挥官怀斯(埃米尔?卡里维克兹饰)、女传令官哈琳卡(特里莎?贝蕾佐斯卡饰)和军校学员科拉伯(塔德兹?杰恩扎饰)。当他们在华沙的城市废墟中摸索潜行时,一位名叫黛西(特里莎?艾兹韦斯卡饰)的妓女加入了队伍。每一次当这群绝望的英雄们似乎找到逃脱的一线生机时,就会响起一阵突如其来的爆炸或炮火声,从而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最终,下水道成了他们唯一的逃生之路。但,那只是噩梦开始的地方。

影片的最后十分钟充满了强烈的讽刺和宿命感。几位逃生者分成了三个小组,但没有一组人能够活着逃出下水道。黛西护送受伤的科拉伯前往某个出口,结果发现该出口已经铁条封死。虽然她能看到外面明媚的阳光,闻到青草诱人的芬香,但却无法获得自由。由怀斯带领的第二小组找到一处敞开的出口,等他们爬出来却发现德国人早已等候多时了。纳粹将他们的个人物品掠夺一空之后就处决了他们。由此,战争被简化为华沙下水道中污秽的现实。以扎达为首的二人组看似获得了自由,实际却并非如此。当扎达询问负责保管档案的库拉(塔德兹?葛威亚兹多斯基饰)其他人在那时,库拉承认自己已经将他们全部落在后面。由于无法带领自己的队伍逃出生天,愤怒的扎达开枪打死了库拉,然后带着绝望的神情再次进入下水道去寻找其他人。随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地道中,那些珍贵的档案也随之飘散在风中——生命便如同档案一般,永远地灰飞烟灭了。

《地下水道》自上映之初便获得好评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电影先是在西欧广泛流传开来,然后又传到了北美。作为波兰影史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地下水道》完美地体现了战争对个人信念的不断摧残。

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冒险佳作,一部对文化冲突深刻剖析的隐喻大作,一部反映传奇导演大卫?里恩暴烈性格和惊人控制欲的自传式解构作品——《桂河大桥》最迷人的特质也行就在于它能赋予观众的多种解读方式。这种在涵义和感染力上的丰富性似乎恰恰源自于电影在拍摄完成之前所经历的那些矛盾和冲突,而这一切也都被制片人山姆?斯皮格尔(Sam Spiegel)看在眼里。

斯皮格尔起初希望影片能被拍成一部场面宏大的大片,在他的设想中,这部充满异国风情的电影要使用宽银幕镜头放映,文学气息浓郁的剧本和一流的演员阵容必定能迎合高雅人群的鉴赏品味。但事实上,从为这部剧情复杂的冒险电影选择导演开始,斯皮伯格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亚历克?基尼斯最初拒绝了尼克尔森上校的角色,因为他觉得剧本“过于丑化英国人”,随后,该角色又相继被查尔斯?劳顿、劳伦斯?奥利弗、诺埃尔?考沃德、雷?米兰德和詹姆斯?马森一干男星拒绝;而最初设想由亨弗莱?鲍嘉出演的希尔斯一角又被多位影星所拒。困扰斯皮格尔的不光是演员问题,导演的选择也将他搞得焦头烂额,约翰?福特(John Ford)、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和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都曾在考虑之列,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另外,在拍摄地斯里兰卡建造的全尺寸模型桥已经部分完工,但制作费用却是一涨再涨。与此同时,多位剧作家攻克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尔(Pierre Boulle)的小说时遭遇了困难,电影使用的最终剧本主要由当时已被列入黑名单的卡尔?弗尔曼(Carl Foreman)和迈克尔?威尔森(Michael Wilson)完成,但在电影的演职人员表和最后的奥斯卡获奖名单中都没有他们的名字,直到1984年奥斯卡才为当时已经去世的两人补发了相应的奖项。

鉴于选角方面的重重困难和在偏远丛林拍摄场遭遇到的艰难险阻,电影在艺术上所获得的成功似乎印证了这样一种判断:相比那些一帆风顺的创作环境,诞生于困苦环境的作品通常更为绚烂、更富挑战性。从一开始就遭遇困扰和拍摄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异见也为电影注入了对道德和伦理界限的执着描绘。如此看来,要拍摄这样一部深刻反映战争困境的佳作,上述险恶的创作环境也许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