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经典战争电影 西线无战事上榜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战争电影中,我们总能其亲眼见证了不起的英雄气概.到最后,相比这些电影中所展现的无畏死亡和破坏,人性中正面的部分也许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也正是这些美好的东西赋予我们拥抱奇迹,甚至向往奇迹的理由.至少,到了真正紧要的最后关头时,人类还能保留向善的本能.<一个国家的诞生>既是导演格里菲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也是一部技巧娴熟情感动人的优秀电影,其战争场面如同史诗般宏伟.电影队美国内战和重建时期种族关系的描述可谓触目惊心.本片是格里菲斯首部到达正片长度的电影作品,虽然这部及其受欢迎的史诗故事片堪称

在战争电影中,我们总能其亲眼见证了不起的英雄气概。到最后,相比这些电影中所展现的无畏死亡和破坏,人性中正面的部分也许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也正是这些美好的东西赋予我们拥抱奇迹,甚至向往奇迹的理由。至少,到了真正紧要的最后关头时,人类还能保留向善的本能。

《一个国家的诞生》既是导演格里菲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也是一部技巧娴熟情感动人的优秀电影,其战争场面如同史诗般宏伟。电影队美国内战和重建时期种族关系的描述可谓触目惊心。本片是格里菲斯首部到达正片长度的电影作品,虽然这部及其受欢迎的史诗故事片堪称绝无仅有的杰作,但它也不可能让电影制作的技术威力和熟练的叙事技巧与旨在帮助当时业已式微的三K党死灰复燃的电影主题调合起来。这部电影是根据公认的种族主义者托马斯?迪克逊(Thomas Dixon)的小说《族人》(The Clansman)改编,在上映之处就以《族人》为片名,结果引发了不少争议。这部剧情宏大的电影主要描述了美国北方的斯通曼家族和南方南卡罗来纳州的卡梅隆家族投身于美国内战的故事。斯通曼家族的出场人物包括了进步政治家奥斯汀(拉尔夫?里维斯饰)、女儿埃尔希(莉莲?吉许饰)及奥斯汀的儿子们;而弗洛拉(梅?马什饰)和本(亨利?B?沃斯奥饰)这对兄妹则来自卡梅隆家族。在战斗中英勇负伤的本与埃尔希陷入热恋,他对战后重建过程中南方发生的种种变化——尤其对来自北方的黑白混血使者塞拉斯?林奇(乔治?西格曼饰)为首的强权政治势力的崛起——感到忧心忡忡。妹妹弗洛拉因躲避被解放的黑奴性侵而坠崖自尽,备受刺激的本毅然成立了3K党。在电影最高潮的一幕中,本将被迫与林奇成婚的埃尔希成功救出,而后这一对恋人又率领3K党人从林奇手中救出了卡梅隆家族的其他成员。

格里菲斯这部史诗之作涉及很多颇具争议的情节,例如将黑人男性描述成性犯罪者,最著名的的一幕莫过于刻画了一位新上位的黑人政治家在画廊里色眯眯的盯着一群白人女性的情节。影片对塞拉斯好她的管家这一类混血人纵欲过度和本质邪恶的描绘也让观众感到不适。导演格里菲斯就如同一位摆弄玩偶的大师,他通过巧妙的镜头选择和出色的剪辑才华来展现3K党的英勇壮举,并以此来操纵观众的情感倾向。格里菲斯在电影中引入了很多创新手法,如不同表演场合的交叉剪辑和圈入圈出镜头的精彩运用,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跌宕起伏的观影感受,也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影片结尾,本衣锦还乡,与亲人团聚,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中,电影拉上了帷幕。

拍摄于一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是一部用于宣传的默片电影兼纪录片,导演杰弗里?H?马林斯和J?B?麦克道尔都是率属于英国军方的电影摄影师。虽然在当时推出这部电影是为了爱国宣传,但它却通过描绘战场上死伤的英国和德国士兵无比真实的展现了战壕战的残酷性。影片中的某些战壕战镜头是在真实的索姆河战役打响之前分段拍摄的,但马林斯和麦克道尔却在首日战斗(1916年7月1日)中抓拍了很多真实的战争场景,当时他们距离前线并不远。

两位导演原本并没有打算要拍一部电影,担负责战时电影创作的英国时事委员会在看过他们拍摄的片花后,被其品质和容量所打动,旋即决定将这些片花编辑成一部正片长度的电影。完整版的电影胶片足足缠满了五个卷盘,时间长达六十三分钟。从某种程度上看,《索姆河战役》实际肩负着官方宣传的作用,在1916年8月10日举行的影片首映式上,当时的战时陆军大臣戴维?劳埃德?乔治曾给前来观影的观众作过即兴演说,他说:“我深信,在观赏这部出色的电影时,你们每个人的心灵都会被它传达的信息所打动,我们的士兵在前线为了我们流血牺牲,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我们除了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外,别无他法。”

两周以后,电影开始在伦敦三十四家影院上映,随后一周又开始在各地方城市进行放映。该片最终得以在十八个国家上映,甚至连在法国休整的英军士兵都观看到了这部电影,这种做法旨在让队伍中的新兵对即将面对的战事有心理准备。士兵们对《索姆河战役》的不满之处主要在于电影没有记录下战场上的声响。相比之下,影片中的字母卡片则相对直接地对士兵伤亡的图解图像的细节之处做了描述。在英国公众看来,《索姆河战役》堪称是一部鼓舞人心的佳作,虽然大多数评论家还是相当认可这部电影,但也有一些批评者认为影片过多展现了暴力镜头,有不道德之嫌。例如,达勒姆郡(Durham)的教长就斥责《索姆河战役》是“一部让人留下心灵创伤且亵渎神圣丧亲之痛的娱乐片”。尽管如此,电影却得到了公众的热切回应,上映仅两个月就售出了约两千万张票(这一数目差不多相当于当时英国人口的一半)——这一纪录直到六十年后才被电影《星球大战》打破。

金?维多独特的导演手法在他的多部杰作总钧有所体现,如《群众》(The Crowd,1928)和《民以食为天》(Our Daily Bread,1934),电影《战地之花》亦不例外。在这部电影中,金?维多着力为观众剖析了一个普通人在战场上的遭遇,这与同时代以片段化和客观化叙事为主要特色的典型战争影片显得大相径庭。如果以1930年上映的电影《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的标准来看,《战地之花》并不是一部立意明确的反战影片,但在当时,该片独特且新颖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的确让人产生了上述感觉。对此,维多解释说:“我不希望在电影中表现出针对战争的某种立场。虽然我对这样的做法并无好感,但我也不打算发表长篇大论来抵制它。”票房成绩不俗的《战地之花》堪称是默片时代最成功的代表作。

电影的大致情节设置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约翰?吉尔伯特饰演了一个混迹于社交界的浪荡公子,在入伍后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一位法国农村姑娘,在战争中他目睹好友牺牲,自己也在战斗中失去了一条腿。整部影片洋溢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不仅体现了在对战壕战和白刃战生动逼真且令人震惊的刻画上,而且从电影中的绘画布景也能看出端倪,这种布景以粗犷的现实风格与宣传性电影队军旅生活的浪漫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事实上,电影签一个小时只是交替展现了军队内部斗殴的袭击场景和浪漫的田园风光,直到后半部分才开始着力刻画战争的恐怖。电影通过这种表现方式使观众对片中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以至于主角看似随意设计的不幸遭遇都能令人扼腕。

极富节奏感的剪辑手法和贯穿始终的动感元素让这部长篇电影毫无沉闷感。在著作《电影制作》(FilmMaking)一书中,维多回忆说:“有数千个镜头都被安排在影片高潮时出现。”后期制作上的用心良苦不但使得电影中的诸多布景显得尤为出彩(如步兵和坦克增援部队沿着布满灰尘的漫长道路冒险前进的壮观场面),而且还呈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紧张画面(如士兵们缓慢穿过阳光斑驳的怪异森林,而树林里布满了隐蔽的狙击手)。影片最高潮的一幕出现在吉尔伯特所饰演的主人公跟踪一位受伤的德军士兵走进一处弹坑,他不忍心杀死敌人,反倒是将自己的最后一根香烟送给了对方。

这部以一个步兵片段式的战争冒险旅程为主线的电影是毋庸置疑的优秀之作,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维多的导演才华。

在好莱坞影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影片因为种种原因而在上映之初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这些影片自身不存在什么问题,它们不被看好的原因不是因为风格过于前卫就是由于太过守旧。而电影《将军号》则是在巴斯特?基顿和默片喜剧大受欢迎的时期被搬上银幕的,即便如此,这部影片不知何故在当时非但没有大获成功,反倒被影迷们或多或少的忽视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影坛开始刮起一阵基顿的复兴热潮时,《将军号》才被人重新发掘出来。时至今日,这部电影不但被列为基顿的代表作,更是被影迷们是为默片时代最伟大的喜剧作品之一。虽然基顿得以在有生之年看到《将军号》重新被大众所认可,但事实上,这部电影却标志着基顿辉煌导演生涯的终结。

《将军号》的创作灵感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1956年,迪斯尼公司曾将这则故事重新改编为电影《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Locomotive Chase]),当时一伙北方联军间谍将一辆南方盟军的火车头偷走。基顿则以这则真实故事为蓝本,虚构了一个南方火车司机冒死抢回心爱的火车头(将军号)和挽救被困在火车头上的女友而引发的一系列搞笑事件。

很少有其他喜剧能像《将军号》这样在戏剧要素的掌控、架构和平衡上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同时还能不间断的展现出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独创性笑料。的确,这部电影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将各种笑点天衣无缝的融合到叙事进程中,而不是胡乱拼凑或是游离于剧情之外。在现在的影迷们看来,基顿的这部作品本该是一部成功的经典之作,因此他们会觉得基顿的喜剧独创性不止是滑稽那么简单,甚至拥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此外,基顿在剧中所饰演的角色在特质上似乎更贴近现代:他本质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不会为了达到喜剧效果而殚精竭虑,也不会尝试表露自己的表情,无论命运之神如何与之为敌,他总是尽力保持着一种亘古不变的克己之态,这种态度才是让观众既感到滑稽又为之振奋的源泉。

这部电影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优点在于它高度令人信服的时代感,所有道具、服饰、火车和武器的每个细节都被细致研究过,然后准确地再现出来。就像一本发黄的古老相册奇迹般的被赋予了生命,电影完美地营造了美国内战时期的时代氛围。

阿贝尔?冈斯执导的《拿破仑》堪称是电影史上最具雄心壮志的作品之一,这部长达六个小时的无声史诗巨作展示了拿破仑的发迹史。影片以拿破仑少年时代在校园组织一场类似军事行动的雪仗为起点,一直记叙到1797年他成功入侵意大利为止。虽然导演冈斯没有能够实现自己通过拍摄六部电影来回顾拿破仑生平的愿望,但就以这部电影而论,其精心营造和充满抒情诗意的画面还是深深打动了观众。冈斯所引入的新颖拍摄技巧,如将摄影机放在马背或秋千上以及图像叠加技术的运用,让影片在节奏上显得扣人心弦。亚瑟?奥涅格的配乐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电影的最后一幕原本甚至打算用三块银幕并排放映,如此非同寻常的放映方式使得《拿破仑》在1927年首映期间就赚足了眼球。

时至今日,相比风格上的革新,电影评论家们已经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冈斯严谨的历史观上;而且影片本身亦无可挑剔。就历史准确性而言,《拿破仑》的确是一部绝无仅有的杰作。冈斯非常喜爱这部电影,以至于在后期为了发布该片的有声版,他甚至让演员们按照对话录了一遍台词(马拉的饰演者安托南?阿尔托在影片中的表演在电影史上无出其右者)。1927年4月,《拿破仑》在巴黎歌剧院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起先,这部电影只在八个欧洲国家上映,之后,米高梅公司买下了它的版权;当完整版在伦敦上映之后,电影在长度上就被急剧压缩,原先的宽银幕排列也仅保留了中间一块。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以后,《拿破仑》被带到美国进行限量放映,但却反响平平,这可能与当时有声电影的出现有关系。

这部电影曾被修复和再版多次,其中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凯文?布朗洛版最为成功。该修复版本时长五个小时,布朗洛在其中加入了由卡尔?戴维斯指挥的现场管弦乐。此外,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也修复了一个四小时版本,他在其中加入了其父卡麦因所谱写的乐曲。在如此多修复版本的影响下,这部电影已经被视为是描写拿破仑生平的决定性影片,同时也是早期法国影坛无与伦比的代表作。

《翼》是成立于1927年的派拉蒙电影公司制作的首部影片,电影的空战场面让派拉蒙花费了近两百万美元,这一巨额投资足矣媲美同样烧钱的《战地之花》(1925)。正如很多高投入的电影一样,《翼》的特技镜头和场景设计比一般的剧情片要华丽许多,但故事情节则显得有些拖沓:杰克(查尔斯?罗杰斯饰)和大卫(理查德?阿伦饰)是一对邻居,同时爱上了大家闺秀西尔维娅(乔拜妠?劳斯顿饰),而西尔维娅对身为富家子弟的大卫情有独钟。影片中最大牌的克拉拉?鲍饰演了暗恋杰克的邻家女孩玛丽。在受训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后,杰克和大卫抛弃了阶级成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的确,当两个男人逐渐发展出所谓的“兄弟情”后,这样的故事才有看头。二人的友谊最终以悲剧收场:杰克将驾驶敌机的大卫误认为是敌人,从而将其击落。战争以后,杰克返回故乡,将大卫的英勇事迹公布于众,并和玛丽厮守终生。

包括D?W?格里菲斯和维克多?弗莱明在内的一干著名导演都曾与该片失之交臂,最终这部电影的执导权落到了当时的新人导演威廉?韦尔曼手中--他是好莱坞唯一一位在一战期间驾驶过战斗机的导演。在美国陆军部的协助下,要求严格的韦尔曼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在田纳西州的圣安东尼奥市完成了电影的大部分镜头。为了拍摄最关键的圣米歇尔之战,他甚至雇佣了一个三千五百人的兵团和七十二架飞机参与表演。飞行员同时也担当着摄影师的职责,摄像机甚至被捆在飞机上,这样的拍摄手法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传递给了观众。除了激烈的空战镜头外,影片一些不起眼的场景也体现了导演的煞费苦心。例如在拍摄巴黎乌烟瘴气灯红酒绿的夜总会时,镜头游弋着穿过人群,最终锁定在已经大醉的杰克身上。

《翼》是第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虽然它是在默片时代诞生,但却对电影创作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演托尼?斯科特在拍摄《壮志凌云》(Top Gun)时就对《翼》中宏大的空战场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也许很多人都记得,当时还是毛头小伙子的贾利?古柏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个不起眼的倒霉飞行员,但他们可能都忘了古柏藏匿好时巧克力棒的镜头--它是早期电影中最出色的植入广告案例之一。不过,也许是电影本身太过紧张刺激,大多数观众都忽略了这段广告营销镜头。

尽管高投入只换来了微博的票房利润,但这丝毫不影响《西线无战事》作为全对白电影经典之作的尊崇地位。推出该片的环球影业在当时还只是一家电影制作公司,却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且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殊荣(直到1973年,环球影业出品的电影才第二次拿下该奖项)。

这部电影同时拥有无声和有声两种版本(前者在放映时间上比后者要长),但有声版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生动音效的加入使得影片中的战壕场面甚至比《战地之花》还要惨烈和逼真。的确,这两部电影在很多关键之处都存在相似性,而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维多的电影对战争抱有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它通过在结尾为主人公打造一个相对幸福的未来谨慎表现出自己的和平主义者倾向。相比之下,迈尔斯通的电影则显得直接得多,它直接抨击了战争对人性无意义的压制和摧残。正如影片开幕标题所标明的那样《战地之花》讲述了“逃脱枪林弹雨的一代人还是被战争给毁了”的故事。电影最经典的片段莫过于结尾处刘?艾尔斯饰演的保罗天真地将手伸出战壕的射击孔,想抓住一只蝴蝶,结果却被法国的狙击手开枪打死。整部电影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很多《海斯法典》(Hays Code,译注: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时代所不允许的血腥镜头。例如,主角第一次从咽喉处刺死一位法国士兵的场景就极为真实——虽然《战地之花》中也有类似的镜头,但写实性则要差得多;还有士兵们穿过铁丝网时被炮弹击中,待硝烟散尽,其残缺的肢体挂在铁丝网上的震撼一幕。

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导演迈尔斯通运用了大量的俯拍升降镜头、摇镜头和快速移动镜头,来强调人在战争中的渺小。此外,该片艺术指导查尔斯?D?霍尔(Charles D?Hall)的功绩亦值得大书特书,他搭建的德国村庄布景一直被用来当作环球影业公司恐怖电影拍摄的外景地。影片男主角——当时还略显稚气的刘?艾尔斯以令人信服的表演在一干大牌的包围中脱颖而出。不过,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虽然《西线无战事》因为明确的反战主义理念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但主角艾尔斯却因为在二战期间拒绝服兵役而几乎终结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英烈传》是根据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洛德?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创作的诗歌进行再加工后改编而成的电影,诗歌描绘了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时期一次臭名昭著的军事失误,影片保留了原作中高潮处的情节。电影中的主人公是驻守在印度的杰弗里和佩里两兄弟(分别由埃罗尔?弗林和帕特里克?诺尔斯饰演),他们因为一个名叫艾尔莎(奥利维娅?德?哈维兰饰)的姑娘反目成仇,到1856年二人又再度重逢时,杰弗里已经晋升为陆军少校,他当时正率领一个六百人的骑兵团在地势险恶的巴拉克拉瓦峡谷(Balaklava valley)准备突袭俄军的一处炮兵营地。

从电影的情节看,针对俄军和印度统治者苏拉特可汗(C.亨利?戈登饰)组成的联合部队所发动的这次自杀性袭击并非是一次军事失误,而是杰弗里及其麾下的第27兵团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他们的复仇对象就是之前将一处英军安置点居民屠杀殆尽的苏拉特可汗。这些英勇无畏的士兵不止是慷慨赴死杀身成仁,而且他们还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最终帮助英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历史并未如此)。埃罗尔?弗林在一年前刚刚拍完迈克尔?柯蒂斯的另一部电影《铁血船长》(captain blood),当时还是他表演状态的巅峰时期,杰弗里一角更是让二十七岁的他成为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影星之一。弗林在电影中饰演的杰弗里既风趣又狡黠,但对艾尔莎的爱恋让他变得盲目;就在他忙着和麾下士兵浴血奋战四处结盟时,未婚妻却投入了弟弟的怀抱。在电影前半部分的结尾处,杰弗里射杀了一只豹子,救了苏拉特可汗的性命,他决计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此发生了转向。

在柯蒂斯所执导的另一部杰作《侠盗罗宾汉》(The Aduentures of Robin Hood,1938)中,弗林和奥利维亚?德哈维兰分别饰演了著名的银幕情侣——罗宾汉及其情人梅德?玛丽安,而在《英烈传》,弗林饰演的杰弗里却没有赢得奥利维亚?德哈维兰饰演的艾尔莎的心,这不免有些令人唏嘘。不过,幸运的是,导演柯蒂斯只是将这些风花雪月一笔带过,他把重头戏放在高潮处的战争场面上,生动地再现了轻骑兵旅集体冲锋时人仰马翻的壮烈情形。虽然它与真实的历史本身并无多少关联,却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使英雄主题得以升华。

《大幻影》是著名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之子让?雷诺阿执导的处女作,当时欧洲正在经历政治和经济上的严重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的伤痛尚未痊愈,新的战争威胁又若隐若现。因此,在面对德国、意大利和戏班不断兴起的民族主义热潮和法西斯主义正治的大背景下《大幻影》很容易被解读成一部宣传和平的电影。但这样的解读方式无疑是忽略了电影所营造的广阔视角——《大幻影》是一部深刻的批判之作,它批评了人类为了维持绝对差异而构筑出虚构意象的行为。这些“宏大的幻影”让基于出身、阶层和种族的歧视得以永世长存,同时阻碍人们体察其共有的人性。

在初映时,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就严厉谴责了这部电影,很显然,雷诺阿的这部作品已经大大超出了简单呼吁和平或谴责暴力的初级阶段。通过描绘工人阶级战士玛肖中尉(让?伽本饰)和出身富裕且大公无私的罗森塔尔中尉(马塞尔?达里奥饰)之间的友谊,雷诺阿彻底戳穿了反犹太宣传所编制的弥天大谎。此外,正如剧中其他两位出身贵族的主角——伯迪优上尉(皮埃尔?弗雷那饰)和典狱长洛芬斯汀上尉(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饰)所不得不承认的那样,玛肖和罗森塔尔的友情表明了来自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级的人也有可能团结在一起,这样的可能性让建立在家族和种族特权之上的古老文化等级制度变得摇摇欲坠起来。在当时,一些历史传统较为悠久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日趋剑拨弩张,而雷诺阿所宣扬的上述理念无疑过于危险,因此,电影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很快被禁演。

虽然雷诺阿的《大幻影》中并米有出现战争镜头,但却集中体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打击不因为种族、阶级、性别和信仰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战争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无法抗拒子弹和伤病的摧残,而且痛苦不止于此。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中,逃亡的玛肖和罗森塔尔躲在了一位名叫艾尔莎(蒂塔?保洛饰)的德国农妇的家中。艾尔莎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和兄弟,和女儿相依为命,一起照料农场。艾尔莎细心照料了病魔缠身的罗森塔尔,并同时对玛肖暗生情愫,导演雷诺阿以这种超越一切世俗偏见的人类亲情对所谓“幻影”作出了有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