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研究 对海子诗歌意象研究

2017-05-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海子诗歌意象研究 对海子诗歌意象研究 指导师 潘 枫 组长 林青青 成 员 卓思思 王燕妮 谷欣欣 张晓芝 李霞蔚 姚雯雯 叶一婵 摘要:

对海子诗歌意象研究 对海子诗歌意象研究 指导师 潘 枫 组长 林青青 成 员 卓思思 王燕妮 谷欣欣 张晓芝 李霞蔚 姚雯雯 叶一婵 摘要: 近几年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已经作为一道主观题形式出现,由此可见准确把握诗歌意象 对高考应试极为有利。

因此我们小组想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来提高我们对诗歌作品的内容, 语言, 表达技巧进 行主观分析的能力。我们重点抓住海子诗歌中的“麦地”一意象进行研究,发现 “麦地”系 列抒情诗正是海子对当代诗坛造成最大影响的作品。

诗人将麦子作为前期诗作的中心意象, 与他的乡土情结息息相关。“麦子”意象之于海子,犹如“太阳”意象之于艾青,“雨巷”意象之 于戴望舒,“老马”意象之于臧克家。

背景:翻开中学生语文读本必修一,共选入 12 篇为当代诗歌,其中海子作品——《面朝大 海,春暖花开》颇受同学喜爱。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卷恋之情 和对于生命的世俗的崇高的激动和关怀,感受到的。

是热腾腾的生命气息,感受到了一“面 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奔放而温馨的情怀。朦胧诗派海子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精神财富。他 的是倍受当代诗人关注。他的全部生命哲学可以归纳为对诗歌的“热爱”。

这种“热爱”的哲学 构成了海子诗歌的真正底色。这变是此次研究的价值所在。 目的与意义:通过对海子诗的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对诗歌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进行 主观分析的能力,提高高中生的诗歌创作水平。

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是综合性最强的试题,考试大纲对鉴赏诗歌形象有明确要求。从 2002 年 高考开始,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进一步加大。2002 年高考考查的是 李白的一首《春夜洛城闻笛》 ,其中问道“折柳”寓意是什么。

这便涉及到柳意象问题。从诗 经中描绘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表达惜别之情的折杨柳曲,及折柳送别的风俗(柳与 “留”谐音) ,古诗中柳已具特殊意象,“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如果把握住这一含义,此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对高考应试也极为有利。 研究方法:调查法和制作法 意象概念: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客观 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 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 境总是先从感受意象开始,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 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

因此, 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课题研究时间统计表 项目 小组讨论 资料查阅 外出调查 实验 项目设计 制作 开题报告 活动次数 4 4 1 0 3 5 1 总时间/小时 3 4 2 0 1 12 36 结题报告 合计 1 19 72 130 研究过程: 通过对海子诗歌的品读,我们发现了诗人所运用意象的阶段性,在作完整理工作后,我们把 它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84~1987 自然意象:麦地 1987~1988 死亡 1988~1989 翅膀 黎明 天堂 我们的诗人为什么会运用这些的意象呢?这些意象究竟表达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 孤独的灵魂究竟在倾诉着什么呢?我们小组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 阶段一(1) 1、麦地之子 海子对当代诗坛造成最大影响的是他的“麦地”系列抒情诗, 也是他创造的属于自己的 诗歌意象。

将麦子作为前期诗作的中心意象,与诗人的乡土情结息息相关。 麦子是简 单朴素生活的象征, 是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呼唤, 是诗人十五年农村生活留下的心灵的 忧伤与梦幻,“麦子”意象之于海子,犹如“太阳”意象之于艾青,“雨巷”意象之于戴望舒,“老 马”意象之于臧克家。

正因为海子在诗篇中大量描写歌颂麦子,所以有人把海子称为“麦地之 子” 阶段一(2) 自然意象 2、麦地 海子诗歌的麦地意象的诞生和成熟并非是偶然的, 它是海子的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双重作用 的结果。

海子的麦地意象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本质的历史流程和现时的心理情感。麦子是 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 那些呈现在我们生命经历中类似于麦地的痛苦, 在进入 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生命情感的闪光之处,成为了贫穷崇高的生存者的生命写实。

3、海子麦地意象的一般解释是:麦子是诗人承受痛苦和抒发欢乐的最敏感最细微的神经细 胞,它们遍布于麦地之上,如同天地之间探寻的宝剑,采集天空的雨水、劳作者的汗水,叙 述大地的伤痕和苦难。

4、海子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有黑黑的孩子,沉默的农夫,还有摇曳的麦子,广袤的麦地, 海子麦地意象画面中奔腾的决不是个人归隐遁逸的血统, 而是生命在静静毁灭中生长和燃烧 的元素。

作为麦地的嘴巴,海子使我们看到浮现在麦地上空永恒的光芒。 5、透过海子诗歌麦子意象的考察,笔者发现麦子在海子的心灵里是如何映射乡土世界的光 辉的。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称的“麦子”意象,其构成元素包含“麦子”以及由此衍生 开去的一系列的语汇——“麦地” “土地” “粮食” “青稞” “稻谷”等等。

它们是如此的平 凡,却浓缩了天、地、人的精髓,在海子诗歌中,这些语汇俯拾即是。本文认为:海子对“麦 子”的体验是复杂的,有其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即对乡土的眷顾和思念以及对生命本真的 关怀和追问。

6、 “麦地”意象最早出现在 1985 年的《麦地》中。在这以前,有“麦田 ”“麦子 ”“打 、 、 麦场”等意象。等到“麦地”形象出现时,诗人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词语,后来,他在诗 中常用这个词语,使它具有一种明确的象征性。

它与土地、村庄、家乡、粮食等意象,共同 构成了对于农业的原初神话的重写。它象征着劳动、丰收和欢庆的仪式。麦地是个容纳和平 与希望的所在,是文明伸展的所在。如果把几首写有“麦地”的诗连起来阅读,人们就会找 到神话的影子。

麦地,是诗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将是诗人死去的地方,麦地与亚洲铜是 一个重合的地方,一个在历史中,一个在生命中。 阶段一总结 中国的向日葵—-麦子, 是被当时众多醒悟了的青年诗人寻找而由海子和骆一禾最先找到并 且说出的。

麦子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 排列在我们生命经历中关于麦子的痛 苦,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 。

由麦子延伸开去的是 村庄、人民、镰刀、马匹、瓷碗、树木、河流、汗水等一系列的意象,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 本质的历史流程和现实的心理情感,从而成为中国人的心理之根。海子在农村一共生活了 15 年,于是他曾自认为,关于农村,他至少可以写作 15 年。

只可惜他未写满 15 年便过早 的离去了。但每一个接近过他的人,每一个用心诵读过他诗歌的人,都可以从他身上嗅到四 季的轮回,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

献计献策: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 “象”即形象、 物象, 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 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 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表面看是“鸡声” “茅店” “月” “人迹” “板桥” “霜”六个词语的连缀,六种似乎不相干的物象的拼凑,而从诗歌艺 术角度看,是六个意象的组合,而这六个意象又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是为表达诗人心中的 情感服务的。

人们所熟知的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如“春草” “杨柳” “梅花” “明月” “秋风” 等,早已不是仅指客观事物本身,而是饱含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一看到它们,就会 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 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分析时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 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 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 “金柳” “波光” “水草” “星辉” “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 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 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 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 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而像《雨巷》中的“丁香” “姑娘”《有赠》中的“旅客” 、 “行囊” 、 《风雨》中的“风雨” “舵手”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 “黎明” “河流” “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 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问卷调查分析 经过数据分析,对于诗人海子,有超过 50%的人是因为读过他的诗才有所了解的.

而且有接近 70%的同学认为他们都挺喜欢海子的诗.看来海子的诗着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喜欢他的这些诗吗? D未选 1% C不喜欢 17% 你对海子了解多少? A喜欢 19% B还好 63% A喜欢 B还好 C不喜欢 D未选 D没听说过 23% C有过研究 0% A只知道他 是诗人 25% B读过他的 诗 52% A只知道他是诗人 B读过他的诗 C有过研究 D没听说过 经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有 80%的人都认识到意象在诗歌中的作哟感很重要,另有接近 80%的人 认为是挺重要的,同样还有 70%的同学认为理解疑心对他们在诗歌写作方面有很大帮助,也有 20%的同学认为多多少少会有帮助.

你认为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D未选 C不重要 2% 5% B一般 18% A重要 75%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D未选 理解意象对你在诗歌写作方面是否有 帮助? D未选 16% A有 C没有 B多少有点 7% A有 C没有 58% B多少有 D未选 点 19% 经调查,在发出的 144 份调查问卷中,仅仅只有 10 张左右有写明原因,而剩下的 134 份的调查 问卷中,同学们要么写着不清楚,要么空着.

看来,他们虽然喜欢海子的诗,却并未深入调查研究 过.综上,经过讨论我们小组决定对海子诗歌的意象进行研究. 谈谈喜欢海子诗的原因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有写明原因 未写明原因 系列1 系列2 参考文献: 《怀念》 西川 《海子行动》 韩东 《中间地带》 钟鸣 《孪生的麦地之子》 燎原 《诗人之死》 吴晓东 谢凌岚 研究后的启示 在研究过程中——有酸也有甜, 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与分工,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遇到过困难想过放弃, 但始终有那么一种力量 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们也学到了如何分析诗歌意象。即使依然存在不足,即使 与那些前辈们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放弃,因为,我们要在探索的道路上飞 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