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谈刘素云老师:任何境界 她从来没有退缩

2018-0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师父用心良苦啊,在讲经当中,多次提到我们念佛人的好榜样:刘素云居士.我最近,包含我们自己,在华严讲堂,很幸运的,十几天,有机会听师父给我

最近师父用心良苦啊,在讲经当中,多次提到我们念佛人的好榜样:刘素云居士。我最近,包含我们自己,在华严讲堂,很幸运的,十几天,有机会听师父给我们教诲,都多次提到刘素云居士的榜样。而刘居士,她自己的修学过程,她说她回向,都是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她从来没有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人单独回向过。所以她这一个分享让我们感觉到,她这个念佛,那个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她自己是一个省的处长,那官位不小啦,没有私心动用关系去帮她的儿子跟女儿找工作,安排个机会,没有。就毫无私心,念念为人著想。所以这个心,跟弥陀的心,跟慈悲心相应。这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她的先生是精神病啊,她跟她先生结婚四十四年。为什麼会提到这一段呢?因为佛友在跟她交谈的时候说到,哎呀,刘居士啊,你是因为很幸运,家里又不错啊。你看我们看人家念佛念得很好,马上想说,是因为她家里,什麼什麼都很顺,不像我家这麼辛苦啊,缘这麼不好。

我们太容易给自己找藉口了。所以刘居士就点出来,其实她人生的考验,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大,人家从来没有退缩过,也从来没有埋怨过任何一件事、一个人。这个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人家非常非常的善良啊。

那为什麼嫁给他先生呢?因为她先生是她高中的同学,结果她的同学们就跟她讲,说,「我们班你最善良,那这个某某同学又没人照顾,你就嫁给他吧。」她说「好」。她自己到他先生家里去,他的公公婆婆那个时候照顾她先生,已经照顾得都病了,两个老人都已经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麼过了。

结果她给两位老人说,「我就嫁给你儿子。」两个老人当场哭啊,说,「我怎麼可以让你往火坑里跳啊!」以前的人厚道啊,看到自己的儿子是这个情况,不愿意再让这个女子再受累啊,都很厚道的。

所以在修学的路上,不能去贪著境界,挑境界,轻松的、顺著自己意思的,愈修愈贪著。修行最重要的,要想提升境界,就要不挑境界,就要在境界当中,放下分别,放下执著,这个是实学、实修啊。人太容易顺著自己的意思了,而且要顺著自己的意思,还要把很多事情想得一套一套的去说服别人。

事实上就是随顺自己的分别执著,不愿意安住当下,突破自己的执著跟习气啦。所以我们修学这麼多年,境界不能提升,就是不能安住当下,历事鍊心。很容易就逃避了,退缩了,合理化了,找藉口了。

刘居士她任何境界,她从来没有退缩,尽忠职守啊!她的病已经很严重了,都没有请过假,都在政府单位尽心尽力工作。她到进医院住院前一天还在工作。我们都要在她的人生过程当中,看到门道,那是至善良、至忠、至孝之人啊。没有把这个做人的伦常扎稳,念佛不容易相应。

所以印光大师,他老人家,高度智慧的高僧啊,三百年来第一高僧。印祖的话,不能不冷静去思考,去受持啊。印祖提醒我们要「敦伦尽分」,要敦五伦啊,家庭当中,「父子、夫妇、兄弟」;出了家门,在社会与人相处,要敦「君臣」跟「朋友」的伦常,这样才有「善男子、善女人」的基础了。

印祖为什麼特别重视敦伦尽分?他老人家出家不久,刚好到一个居士家里。这个居士家里,个个信佛,而这个婆婆也信佛,媳妇也信佛。很有意思的是,各供一尊佛。这一尊是婆婆的,那一尊是媳妇的。然后,供佛刚好供在一个长桌上,桌子很长,放了几尊佛像,发现这个媳妇去清理佛像的时候,只清理她那一尊佛前面的那个位置,她婆婆前面的桌面,她都不去帮忙扫。

印祖看了,说,这样学佛,还能成就吗?这个不造孽已经不错了。为什麼?名相上是佛弟子,事实上是不孝的媳妇。人家大众心里一想,原来学佛的,连孝顺婆婆都做不到,这个佛不能学。这叫以身谤佛法。

所以相同的,假如我们五伦不能尽心尽力去做,不管是在我们的家庭,还是在我们工作当中,我们没有办法去尽本分,人家一看,哦,学佛的、学传统文化的,连工作都做不好,那这个佛跟传统文化不能学啦。所以做人的根基不牢,很难不以身谤法。

所以这些理我们不清楚的话,我们感觉在修功德,事实上是在堕落,在造孽,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很多人,动不动,「我想出家,我要出家。」师父都说,「你先把三个根扎好再说。」唉,人家要出家是好事啊,怎麼师父没答应他呢?那是真爱护他。「地狱门前僧道多。」诸位同仁,这句话不好听啊,但要不要讲?要不要讲?要讲啊。修行人,最重要的,要听实话,不要听好听话。

台湾有一位法师,让我非常的佩服。他有一次主法三时系念,种种瑞像,连网路上的听众,不是现场哦,网路上的听众都看到瑞像,打电话致意,赞叹这一位法师。当我们同修要去把这些赞叹、殊胜,给这位法师讲的时候,他刚开口,法师就跟他讲,「所有好的,你一个都不用跟我讲;所有批评的,你赶紧给我讲。

」这种心境,真的对修行来讲,非常非常重要。就像《弟子规》讲的,「闻誉恐,闻过欣」,才能够在每一个境缘当中,真正找到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境界。

所以我们这一生,要珍惜这个法缘,还要时时依教奉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那什麼时候发菩提心?什麼时候察觉,自己的心境,跟真正的菩提心,还有多大的差距?所以,假如这些问题,深入去思考,会感谢每一个境缘,提醒自己的心境还有差距。

比方我们在服务大众,我们有没有不耐烦?有没有不高兴?那菩提心里面没有不耐烦,没有不高兴啊。我们跟同仁配合工作,有没有情绪化?有没有控制的念头?有没有对立?有没有指责?那一有这种情况了,那这个同仁、这个大众,那就是我们的善知识了,提醒我们差距还很大。师父一直讲,修行人要得力,要历事鍊自己的心。何处是道场?处处起心动念都是道场。

所以,我们学《太上感应篇》,体会到的道理、经句,一定要放在心上,当下落实在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所以《太上感应篇》第一句讲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是道理,「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我们每一天都念这个《心命诗》,「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唉,我们修行这麼多年了,大家感觉命运转了没有?其实说实在的,命运有没有转,看习气转多少。这是重中之重啊,最根本的问题啦。我们学《了凡四训》,也学了二十节课。改造命运,最重要的是改习气,改习为立命最重要的基础。

习气改了,祸就变福了。这不用问别人,也不用算命,自己就清楚了。所以修行的路上,勘验很重要。勘验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习气是增还是减?我的发心是增还是减?这要时时提醒观照,马上理智、正念,就提起来了。

刘素云女士得了红斑性狼疮,这是绝症,这比癌症还厉害。但是她心地善良,她说道,「假如该走,那我回老家去了,回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假如阿弥陀佛觉得,我还能给念佛人当榜样,那我就好好的给念佛人当榜样。」人家是愿力啊,所以病不治,好了,现在成为我们念佛人的好榜样啊。

所以诸位同仁,得红斑性狼疮好不好?对觉悟的人来讲有没有好坏?没有,是吧?愈坏的事情,对他们来讲,是供养大众最好的时候了。诸位同仁,你们现在苦不苦?辛不辛苦?不苦不能广修供养。都轻轻松松的,人家说,那有什麼了不起啊。所以现在给你得红斑性狼疮好不好?不好是吧?你不是「代众生苦供养」吗?你看,我们都挑境界了。但是大家要注意,要让现在的人起信心,容不容易?你要做到让他佩服啊。

跟大家曾经提起过,我教小学以前,跟陈真老师学习,我到她的班上看她教学上课。她去年初,大肠癌第四期。进病房的时候,她一点都不恐惧死亡,然后她告诉自己:假如命绝了,随阿弥陀佛去;命不该绝,往后的日子一心一意为众生做事情。结果开刀出来,癌症第四期,末期哦,开刀出来半年后,站上讲台继续带班,半年啊。几个月后去检查,医生说没了。今年暑假,在台湾给参与教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老师们上课,今年教书四十三年。

我们都说要行菩萨道,不能一点苦都吃不了啊。「切实功夫,须从难处做去;真正学问,都自苦中得来。」我们想挑境界了,本身就是贪著了。修行的核心是息灭贪瞋痴,我们本身的心态已经落入贪瞋痴,不可能在道中了,怎麼会有好的感应呢?心是能感,境界是所感。所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我们得勘验,我们现在的状况,是招感来好的境界,还是不好的境界;自己的修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

文档恭录: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第十集) 蔡礼旭老师 2010/9/1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10-0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