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怎么读 于漪研究 | 我的先生于漪

2018-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编者按:2018年11月,于漪老师入选党中央拟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在推荐语中说:"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 '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本号上期推送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一文,分析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本文则从师友角度讲述了于漪老师的为人.为学,生动感人 .于漪怎么读 于漪研究 | 我的先生于漪于漪老师我的先生于漪王厥轩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于老师是

编者按:2018年11月,于漪老师入选党中央拟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在推荐语中说:“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 ’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本号上期推送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一文,分析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本文则从师友角度讲述了于漪老师的为人、为学,生动感人 。

于漪怎么读 于漪研究 | 我的先生于漪

于漪老师

我的先生于漪

王厥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于老师是 1951 年当的老师,也当了多年的师范学校校长。她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分为两半:一半给了学生,一半给了年轻教师。她从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岗位退下来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教育。于老师在学识、修养、学问、人格魅力等方面所达到的境界,在上海乃至全国,真的少之又少。

于漪怎么读 于漪研究 | 我的先生于漪

我是 1963 年做的于老师的学生(史称“老三届”)。在教育战线,也耕耘了 45 年。我曾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的岗位待过 10年,我知道,上海的二期“课改”,于老师是出了大力的,劳苦功高。于老师在上海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上,是“定音锤”和“顶梁柱”;在语文学科和“两纲”的融合上,她是一位领军人物,是一面旗帜。

于漪怎么读 于漪研究 | 我的先生于漪

由于工作关系,我和于老师一起开会和交流的机会很多。于老师于我,亦师亦母,是同志,也是战友。环顾周围的许多人,兼具这样关系的师生,也少之又少。

往事依依,令人难忘。于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才三十四五岁。她年轻、秀美、典雅、大方。课前两分钟预备铃一响,她在门口一站,我们班 54 位学生,像迎接节日一样,盼着老师的到来。这种感觉,至今回忆,依然甘甜。

我们那个时代,风行一讲到底。老师的课,让人整个地沉浸在艺术的殿堂。其课文导入,往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其板书,鞭辟入里,能把课文的灵魂串联起来。她善于剪裁,一篇课文,何处是经络,何处是骨骼,很是清晰。她讲课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她的语言,渗透着思想。她清晰严密的思路,似山涧流水,清新、流畅,潺潺流入我们的心田。老师的课,最大的本事是让教材中的字,不再躺在纸面,而是让它站立起来跟你对话,达到“我就是语文,语文和我融为一体”的境界。如此,老师把我们引领到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在这美妙的世界里,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胸中升腾起对理想、信仰和未来不倦的追求。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于漪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

说出来会有人不相信,50 多年前学的经典课文,我们至今印象深刻。《过秦论》的争论,钱建中怎么讲,于培明和陆鑫华的观点是什么,于老师又是怎样阐述,至今还能复述出来。同样是《海燕》,讲高尔基的《海燕》,激昂高亢,催人整装待发;讲郑振铎的《海燕》,低回吟唱,乡思乡愁,缭绕不绝。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指南录〉后序》。于老师告诉我们,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宰相,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他“南向拜而死”,慷慨献身。其夫人收尸时,在他的衣带里发现一纸条,上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求学读书,就是为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文天祥以身许国,面不改色。这就是我们历代志士仁人以生命创建的民族精神,感天动地。于老师讲到此处,十分动情,声音有点颤抖,我们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于老师教课,教的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她把知识、能力、人格、修养,都融进了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点点滴滴,镌刻在学生心中。

于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我们最是喜欢。当于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读学生范文时,被读学生的脸会涨得通红。整个课堂气氛肃静,所有学生屏气凝神。有的学生写作有困难,老师懂得激励,会读他的开头、结尾或某个片段,并剖析文章好在何处。那位学生,在座位上,会把头扭过来扭过去,好像在说,我的文章,老师也读了。

有件事,我们班级同学都难忘。有一次,老师一口气不断地读一位学生的作文,当老师读得喘不过气,脸涨得通红时,班级同学直嚷:“老师,老师,停停呀!”于老师说:“我要忠实于作者呀!”那位写作句读不分的同学,从此受到震动,改掉了不断句的陋习。

于老师身上有个绝活,就是能即兴讲座。往往上午电台广播的内容,下午老师即能开讲。我现在还能记起的讲座是:穆青的《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赵朴初的《某公三哭》。当时的杨浦中学礼堂能坐上千人,座位全部坐满,门口、过道、窗沿,学生或坐,或站,满满堂堂,黑压压一片。

老师慷慨激越的声音,在整个礼堂回响。散场了,一大批学生边走边诵吟赵朴初的《某公三哭》:哭东尼(尼赫鲁),哭西尼(肯尼迪),如今轮到哭自己(赫鲁晓夫)……此情此景,虽已过去 50 多年,依然历历在目。

于老师教语文,从来不布置作业。我们高中三年,没有一天做过语文课外作业。老师要求课外阅读报刊,为班级同学订阅很多杂志;要求阅读文学经典作品,不断推荐刚出版的小说。老师看重作文,我们每两周一次作文课,是两节课连上,当堂写完。每学期,一般是八篇至十篇。语文考试考的是作文。我班多数学生都喜欢写作。

讲到写作对我们的影响,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事是,我们这个班,刚进校时,其实是个理科班;后来到了工作岗位,大约有一半的同学从事文字工作。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于老师的影响。第二件事是,当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我正好带学生下乡劳动,是最后一批报的名。

等我回沪,离高考只有 20 多天了。我当时花时间复习数学和政治,语文几乎没复习,结果考了 91 分的高分。据说,当年上海有 14 万人参加高考,录取 1 万。语文高考 90 分以上的仅 50 人,最高分是 93 分。看来,于老师给我们打下的语文基础,真的非常扎实。

于老师课上得好,更重视培养我们怎么做人。她常说,做人要讲智性和德性。智性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本领,而德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浑然天成。

早在 50 多年前,于老师就组织了语文阅读兴趣小组,班上有 10多位同学参加。于老师自己花钱,专门给我们挑选中外名著和好的青年杂志,赠书给我们。在于老师看来,年轻学生读好书是非常重要的,能经常与古今中外圣哲“会面”,从他们那儿获得理想与信仰的力量。应该说,老师这样做,在当时是很超前的。

我们就读的那三年间,于老师的儿子经常生病,但老师从没因儿子的事请过一天假。有时,看到于老师的眼圈发黑,我们会问老师怎么回事。她只是淡淡地说一声:“没什么,儿子病了,晚上陪夜熬的。”老师对待学生和对待儿子,都是一片真情。她把对事业的真挚感情,倾注在学生身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于老师教书育人 67 年,她连续教一个班三年的,就我们这个班—杨浦中学 1966 届高三(1)班。于老师与我们这个班的感情,一直延续了 50 多年。每年的大年初二,我们班级同学相约,会一起去给老师拜年。50 多年了,年年如此,没有间断。

记得 2002 年的大年初二,上海市劳动模范、曾担任杨浦区卫生局局长的曹中柱说:“‘文化大革命’中这么乱,但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做人的底线是把得很牢的。现在回想起来,于老师教得最好的是做人。”

许多年来,我经常给上海和全国各地的校长和教师作讲座。课后,总有许多年轻的教师围着我,问:“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已炉火纯青,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于老师能做到这样,原因是什么?”我想了想,提了三条。

其一,把“一切为民族”作为人生信仰。

于老师从小家境惨淡,在穷困中长大。童年的美好生活被日寇的炮火打得烟消云散。母亲有家训:做人要有德行,要勤奋学习,刻苦自励,真诚待人。老师母校镇江中学的校训是“一切为民族”。这五个大字,掷地铿锵,讲的是奋斗精神、爱国情怀。于老师把它记了一辈子,它也成为铸造老师师魂的基因。

于老师立志很早,对自己的使命,立意也很高。她认为基础教育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一定要做好启蒙。要培养学生胸襟开阔,顾全大局,要有民族意识、家国情怀,要有信仰和精神支柱。在于老师看来,再好的规划,再好的社会制度,离开人一事无成。人是最输不起的。因此,一定要把每个学生的根子打正、打深。唯有如此,才能唤醒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其二,打下宽广深厚的文化底蕴。

于老师与学生打了一辈子交道,她深知,学生最佩服的是肚子里有学问的老师。为打下深厚的基本功,于老师是下了硬功夫的:每天清晨,她在庭院背诵课文;晚上,在灯下,她啃下许许多多的“砖头”,语法、修辞、逻辑、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平时,她会利用“边角时间”,挤时间学,在上下班候车的间歇,去市里开会休息的片刻,她都用上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于老师一步一步向语文教学的博大殿堂迈去,最终登堂入室。

当然,在文化底蕴的打造上,老师一直用“尺子”量自己。她的那句名言“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年轻时打下的基本功,真的是终身受用。近些年来,我经常与老师一起参加一些活动。我发现,尽管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了,在毫不知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她的即兴演讲,依然富有思想,富有激情,极有感染力。

往往是话音刚落,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大家对心目中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崇拜和敬仰。所有亲见她这份功力的,无不由衷佩服。作为她的学生,我是几十次、上百次听过老师演讲的。每次都是常听常新,心灵受到震撼。

其三,始终敬畏学生,敬畏教育事业。

于老师敬畏学生,心中念念不忘两条:一是想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二是于老师时时想到,现今的每个家庭、每位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唯有做个好老师,才能泽被更多学生,才能给更多家庭带来前途和幸福。如此对学生心存敬畏,怎能不在专业上孜孜以求?

心存敬畏,还包括对教育专业。在老师看来,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必须正身修为,好学不倦,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上下真功夫,才能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我从 1963 年做于老师的学生,已整整 55 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日子里,于老师是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一位恩师。她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乃至整个心灵和人生态度,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讨论一个问题:教师能给学生带来幸福吗?我的回答是:是的,一个人碰到一位好老师,尤其是遇到像于漪老师那样的大师,真的是一辈子的福分。受老师的影响,我在这么多年的工作、学习、家庭和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正确认识自己,始终站在别人立场思考问题,待人宽容、善良,不斤斤计较,而更关注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关注生命的意义:人生多么美好,生活充满乐趣。

本文刊于《教育家》2018年3月刊(第120期),题为“始终要敬畏学生”。后收入王荣华主编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于漪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18年10月第1版。

主编:王荣华

出版时间:2018.10

开本:32

定价:39.00元

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定价:39.00 折扣价:29.25

读者互动:在本号11月9日推送的 一天一首咏兰诗词

《兰花:君子日历(2019)》读者互动活动中,获得赠书的幸运读者是:岳春光。请给清话后台发消息,告知通信地址、手机号,以便寄赠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