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中医脾胃病学 中医脾胃病学(第2版)/李振华

2017-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一节 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脾胃学说是前人在<内经>理论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认识而形成的.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独特大法.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发明生产活动上一个极重要的手段"用火"以后,在知道了熟食的同时,认识到饮食与胃肠病的关系,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

第一节 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脾胃学说是前人在《内经》理论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认识而形成的。中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

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独特大法。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发明生产活动上一个极重要的手段“用火”以后,在知道了熟食的同时,认识到饮食与胃肠病的关系,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殷代(公元前17~前12世纪)对“下痢”等肠胃病已有记载。西周时代,《山海经》已记载“腹痛”、“心腹之疾”等涉及脾胃的疾病。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后名)对脾胃经脉循行,脾胃病及其疗法均有记载。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内经》,对脾胃的解剖、生理,脾胃病的病因、病理、治疗、预防等均有了精辟阐述。

例如,在脾胃生理方面,《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谷气通于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素问?刺禁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

所有这些,较具体地描绘了脾胃对水谷的纳受与运化、化生气血等功能。此外,脾胃还具有濡养其他脏腑、乃至四肢百骸的作用,如“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者也”(《素问?玉机真藏论》)。

脾与精神活动有关,“脾在志为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胃的功能如此丰富,对人体的影响又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内经》断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在脾胃病的病因方面,《内经》指出与饮食、精神、劳倦、气候等因素有关。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思伤脾”、“用力过度,..肠胃之经络伤,则血溢于肠外”、“久坐伤肉”等。

在脾胃病的病理方面,《内经》分析了脾胃病变的寒热虚实。如寒:“胃中寒则腹胀”;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虚:“脾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

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一些治则和方药。如“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是为治则;“脾瘅者,口中甘,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胃不和则卧不安,半夏秫米汤主之”,是为方药。

在脾胃病的预防方面,《内经》告诫人们饮食要“热无灼灼,寒无凄凄,寒温适中”。不要“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以防止肠胃病和其他疾病的产生。汉代张仲景通过临床实践,对《内经》脾胃理论作了发挥。

他著《伤寒杂病论》中,举凡治疗,处处顾护脾胃,遵照《内经》“有胃气则生”的思想,创立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如治疗虚证,有理中汤的温中止泻,建中汤的甘缓止痛等;治疗实证,有治疗胃经实热证的白虎汤,阳明腑实证的承气汤等。

《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们,为脾胃病学说的形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以至于金元之医学家李东垣,承袭前人之说,融会个人体会,结合时代背景,创立举世闻名的“脾胃学说”。

李东垣生于金元时期,中原扰攘,士失其所,人疲奔命,或以劳倦伤脾,或以忧思伤脾,或以饥饱伤脾,以致脾胃病丛生。他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书,成为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对脾胃的生理、病理、病因、治疗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如:(1)生理方面:李氏强调脾胃与元气的关系,认为人的生命主要依靠元气的维护,而元气是靠脾胃充养的。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生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这种认识把脾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推向了个新的高度。

(2)病因方面:李氏指出脾胃内伤的原因有四方面:其一,饮食因素。饮食不节,先伤及胃,胃病而后伤脾,“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虚火上行,独燎其面。

..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其二,劳倦因素。劳倦过度,先伤及脾,因胃不能独行津液,必赖脾机以运,脾虚既不能助胃以行津液,故脾病而胃亦同时受病。“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溏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

故亦病焉”。其三,外邪因素。“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害脾胃,观证用药者,宜详审焉”。其四,精神因素。情志不遂,每能引起心火偏盛,心火盛则必乘土位而损元气。

“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盛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以上四种因素,李氏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继之,则元气乃伤”,元气既伤,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又易感受外邪。

(3)病理方面:李氏对脾胃病的病理认识,即是至今争论不休的“阴火论”。他认为心火即阴火,阴火与相火密切相关,心火不宁则相火妄动,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火伤元气,故相火为元气之贼。

肝肾离位的相火,既助心火上盛,又损脾胃元气。阴火越升,元气越陷,谷气下流,这是产生脾胃病的主要病理。

另一方面,由于脾胃之气对人身元气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脾胃内伤还会引起其他脏腑,乃至四肢九窍的多种病变,“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内伤,不能生化气血,气血不足,则内不足以维持身心的活动,外不足以抗御病邪的侵袭,往往成为内伤杂病的重要病机。

(4)治疗方面:李氏学说以内伤虚证为主,对病机分析多责之“阳气不足”,因而升发阳气,就成为他的主导思想。

据此,创立了一整套补中升阳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之升阳汤等。处方用药,本《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思想,用参、芪、术、草等甘温药以补中;本“陷者举之”、“风胜湿”的原则,用升、柴、独、防等风药升阳,这是他的独到经验。

东垣所创脾胃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补脾派重视脾胃,补肾派也重视脾胃。如补肾派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进一步阐述脾胃与元气的关系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此脾胃之气所关乎人者不少。”他在治疗中强调:“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脾胃之论,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详于升脾,略于降胃;详于温补,略于清滋。

清代叶天士于此深有体会,他创立养胃阴之法,补充发展了东垣的脾胃学说。华岫云对此有精辟论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之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

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观其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叶天士的养胃阴方法,包括清养悦胃、甘凉濡润、甘缓益胃、酸甘济阴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