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以形写神 读杨之光的人物画:以形写神

2017-1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色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旅美著名画家杨之光最近携带着他的创作成果,从大洋彼岸的洛杉矶回到祖国的首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40年回顾展,特向国内广大观众和美术界的的同行门汇报.荟萃在此次展览中的200幅作品,集中地展示了杨之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同时亦可按创作年代顺序,让人体察他创作发展的脉络和艺术追求的道路.杨之光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国画人物画家之一.他的成名之作<一辈子第一回>,早在50年代就已蜚声遐迩饮誉全国.1958年他创作的<雪夜送饭>又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金质奖章,

金色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旅美著名画家杨之光最近携带着他的创作成果,从大洋彼岸的洛杉矶回到祖国的首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40年回顾展,特向国内广大观众和美术界的的同行门汇报。荟萃在此次展览中的200幅作品,集中地展示了杨之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同时亦可按创作年代顺序,让人体察他创作发展的脉络和艺术追求的道路。

杨之光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国画人物画家之一。他的成名之作《一辈子第一回》,早在50年代就已蜚声遐迩饮誉全国。1958年他创作的《雪夜送饭》又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金质奖章,使新中国的人物画在国际上初放光彩。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对于当时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推陈出新起了积极作用,而且也预示了我国传统的人物画在表现新的时代和新的群众方面大有可为的广阔前景。

综观杨之光的人物画,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现实生活充满着真挚的爱,对艺术创作一夭志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美的探索和创造的顽强毅力。“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和“不步前人施水墨,丹青偏爱拂新风”,这是他创作的一贯主张,也是他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

他在创作上既继承我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西洋绘画的明暗法和逆光等表现手段;既遵循当代名家高剑父、徐悲鸿、蒋兆和诸位先生的教诲,又坚持面向生活,以造化为师。

学贯古今,融汇中西,致力于标新立异的创造,因此,他的人物画多是心灵感悟之作,常以新的探索和新的面目让人悦目动情。在他众多的作品之中,我很欣赏他为艺术家和名人们所作的肖像画,尤其是那幅出众的《石鲁像》。

熟悉杨之光的都知道,他画肖像多对真人落墨,直取其神,强调亲切的感受。唯独石鲁像是他深怀对故友的深情并经过反复酝酿而创作的。两年内共画过三张。一张是病中的石鲁,一张是横眉冷对的石鲁。此两帧虽各有所长,但都不及这幅《石鲁像》内涵深刻耐人研读。

本来石鲁是个悲剧色彩的人物,但肖像画却以笑对人生的表情出之。“遗世独立,横而不流”,这样处理反而更能撼人心扉。正如画的题诗所云:“妖孽横行百卉落,未逾花甲死不服,任性痴狂对尘世,石公笑时我则哭。

”这幅造像笔墨挥洒自如,线条狂放有力,色调温暖亲切,虚实结合,粗细有致。“精微处照顾气魄,奔放处不离法度”,力求视觉感受和心灵感受的真实。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石鲁沉着坚定的傲骨和从容不迫的气质,又寄托着世人对这位天才艺术家身受迫害的无限惋惜与怀念,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