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电影 新发现的日军史料证实:赵尚志30天与敌交战75次

2019-0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巴彦抗日游击队指挥部成员合影,摄于1932年8月18日.中间为政治委员赵尚志.(资料图)日军进攻前的详细部署图.抗战期间,转战于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从1935年东北抗联成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这10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武装力量到底有多艰苦?几份保留下来的日军史料证明了抗联队伍的顽强意志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资料涉及的抗联指挥官是赵尚志,在1936年10月,仅一个月内,他指挥的抗联第三军同日军作战75次,牺牲274人.赵尚志电影 新发现的日军史料证实:赵尚

巴彦抗日游击队指挥部成员合影,摄于1932年8月18日。中间为政治委员赵尚志。(资料图)

日军进攻前的详细部署图。

抗战期间,转战于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从1935年东北抗联成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这10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武装力量到底有多艰苦?几份保留下来的日军史料证明了抗联队伍的顽强意志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资料涉及的抗联指挥官是赵尚志,在1936年10月,仅一个月内,他指挥的抗联第三军同日军作战75次,牺牲274人。

赵尚志电影 新发现的日军史料证实:赵尚志30天与敌交战75次

这只瓷瓶

记录下侵略者的罪恶

不仅面对着日军的军事“围剿”,让东北抗联的处境更加艰难的是侵略者实行的另外一项政策。

张广胜收藏着一对瓷瓶。瓷器的胎体和釉面都很粗糙,做工低劣,纹饰丑陋,瓶底没有款识,瓶体上歪歪扭扭地写着:“集团部落建设纪念 康德十年秋青龙县公署赠”(见上图)。“康德”是1934年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时使用的“年号”,康德十年即1944年。青龙县当时属河北省承德市管辖,已经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占领。

赵尚志电影 新发现的日军史料证实:赵尚志30天与敌交战75次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的抗日斗争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日伪当局调集大批兵力对抗日武装进行军事讨伐、围剿。但是,抗日武装在人民群众的支援和帮助下异常活跃,迅猛发展。侵略者于是祭出了大杀招,制定了“治标”(武力讨伐)和“治本”(所谓“匪民分离”)相结合的统治政策,“集团部落”即为主要内容之一,目的就是断绝抗日队伍的后勤补给,将他们与民众隔绝开。

赵尚志电影 新发现的日军史料证实:赵尚志30天与敌交战75次

侵略者强迫百姓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和土地,迁入指定地区,并由日伪军警严密控制,定量供给村民粮食,并设置严密的封锁线。这对瓷瓶记录的正是这段历史。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武装活跃的游击区强迫偏远地区和分散居住的农民归屯并户,迁到指定的地区居住,烧毁原有的村庄、房屋,制造“无人区”,断绝民众同抗日武装的接触,切断抗日武装的补给,使抗日武装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日本侵略者企图用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的手段使抗日武装自行灭绝。

1936年至1938年是“集团部落”建立的高峰期。1936年4月,日伪统治者制定所谓“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大纲”,将“治安肃正”的重点放在抗联较为活跃的伪“三江、滨江、吉林、间岛”等省,对战斗在松花江下游的抗联部队8个军实行重点军事讨伐,赵尚志所率领的抗联第三军首当其冲。

前有强敌,后无补给,这正是当时赵尚志部面临的严峻形势。

(本文照片除注明外由本报记者高爽摄)

东北抗联——整个中国抗战史甚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中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话题。记录抗联的英勇事迹更是我们必须一直坚持下去的历史使命。

2月12日是抗联名将赵尚志牺牲76周年纪念日。“尽管是在过年的气氛里,但还是应该给这位家乡的英雄留下一个纪念的时刻。”沈阳民间收藏家张广胜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当年日本关东军留下的资料,这些史料从一个特别的视角展现赵尚志和他率领的队伍当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出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同年冬,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回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在各地创建反日游击队和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年仅23岁,身为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的赵尚志来到了抗战前线。1933年,他领导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第二年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1935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的抗日队伍一致同意,组织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8月,赵尚志任抗联第三军军长,率部转战松嫩平原,击败了日伪军的重兵讨伐。

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赵尚志,是一个令日军十分头疼的人物。日军曾悬赏一万元通缉他,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还多次派遣日本特务混入抗日队伍内部,企图搞暗杀,均未得逞。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诱捕,后英勇就义。

赵尚志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34年,却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他曾3次被敌人逮捕,却都机智地脱困,他也曾经被党组织和同志误解,两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三次被撤销职权,但从来没有放弃信仰,从未丧失抗日的决心和信念。他更有着突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指挥的著名的“肖田地突围”、以少胜多的“冰趟子战斗”等,令敌人胆寒。日军惊呼:“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矛盾的数字引出的疑案

当年的抗联是怎样抗战的?对于这支在极其艰苦环境下作战的部队来说,能够保留下来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极其稀少,只能靠幸存下来的抗联老战士的回忆作为依据。年深日久,当事人的记忆逐渐模糊,这也导致关于抗联的史料在细节上相互矛盾之处颇多,给今天的研究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反倒是装备精良的日本关东军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史料。专门从事抗战史料和文物收藏的张广胜,向记者展示了日军关于抗联第三军的众多资料,仔细说来,耐人寻味之处颇多。

在一份“东北人民革命军构成表”中,日军用图表的形式详细列出了抗日部队的人员建制:“军长赵尚志,下辖三个师(总计7000人)、护卫队(骑兵、步兵各400人)、游击队(五支,共计3450人)、山林游击第三独立营(100人),此外还有人数不详的少年队和土人队”。也就是说,当时赵尚志的部队人数至少11350人。

赵尚志是在1935年1月出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的,这支部队在1936年8月改编为抗联第三军,我方资料记载抗联第三军“下辖七个师(也有一说是10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通常来说,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强化士气,我方对自己的战斗力只能夸大而不能往少了说,所以部队的真正人数应该少于6000人。

由此,问题出现了:从11350人到6000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两个数字差了这么多,原因何在?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日军因为畏敌,通过夸大数字来掩盖自己在战场上的失利; 二是赵尚志所领导的部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减员将近一半,也就意味着抗联队伍牺牲巨大。

张广胜用另外几份资料来进行印证。在一份1936年10月的日军作战情况表中,详细记录了日军的三支部队——下枝部队、水野部队和梅村部队与赵尚志所率领的抗联第三军某部作战的情况。根据此表,第三军与日军这三支部队共计作战75次,投入战斗人员(日军资料中称“遭遇匪数”)3965人,我方牺牲人员274人,被俘125人。

准确地说,“3965人”应该是3965人次,因为绝大多数战士一定是一次又一次走上战场,反复鏖战。由此推断,这支抗联部队的人数至多不过千人。那么,这274∶1000的牺牲率就非常之高了。

由此,我们不必再深究战斗减员的原因,仅在一个月内同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75次,就足以说明当时的抗联战士面对的是多么疯狂而又强大的敌人,而如此重大的牺牲也再一次证明了抗联战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日军史料反证抗联辉煌战绩

解读日军的资料,记者的心情更加沉重,特别是张广胜拿出了另外一些证据:他指着图表上所列日军在战斗中“缴获”的抗联装备,给记者一一对照他收藏的文物,包括手枪、长枪、手榴弹、洋炮等,再拿出他收藏的当年日军的装备,两相一对比,连记者这个外行人都能看得出来,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是太过悬殊了。

采访至此,多年研究抗联历史的张广胜动情地说,越了解这段历史,越能理解“艰苦卓绝”这个词的含义。在中国抗战的整个过程中,抗联的战斗应该说是最艰苦、最惨烈的了。抗联是在用落后的武器对抗当时世界上装备最精良、军事素质最高的日本关东军,更不用说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缺吃少穿,“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由此,也让张广胜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他讲道:“‘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从日军留下的资料中可以看出,这些抗日队伍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很多是绿林出身,领导人只有报号,没留下真实姓名,同时组织结构也比较松散。

他们就是靠着一腔爱国热血走上了抗日道路,作战虽然英勇,但是没有真正的信仰作为支撑,一旦遇到困难,很快就成了一盘散沙,或者被敌人消灭,或者自生自灭。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联队伍,有信仰、有组织,才让东北的抗日火种一直燃烧到了胜利的那一天。”□崔俊国/记者/高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