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马田灵性低潮 钟马田牧师:误解福音的人 最容易灵性低潮

2018-0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基督徒灵性低潮,生活晦涩,往往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福音必须影响并占有我们全人的每一部分.保罗说罗马教会的信徒"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意思是他们的心思.情感.意志都完全被福音真理所影响并占有.人是由心思.情感和意志三部分构成的.神在创造之初就赋予人这三个部分,使人成为最奇妙的受造物,而福音最大的荣耀之一,即是它包纳涵盖了全人中所有这三部分.我敢肯定地说,除了福音真理之外,世界上再没有其它任何东西可以大到包纳全人的这三部分.假如我们没有认清这一点,不让全人中的每一部分完全与这伟大

基督徒灵性低潮,生活晦涩,往往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福音必须影响并占有我们全人的每一部分。保罗说罗马教会的信徒"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意思是他们的心思、情感、意志都完全被福音真理所影响并占有。人是由心思、情感和意志三部分构成的。

神在创造之初就赋予人这三个部分,使人成为最奇妙的受造物,而福音最大的荣耀之一,即是它包纳涵盖了全人中所有这三部分。我敢肯定地说,除了福音真理之外,世界上再没有其它任何东西可以大到包纳全人的这三部分。假如我们没有认清这一点,不让全人中的每一部分完全与这伟大的福音相联合,产生共鸣,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颠仆踬踣。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容我再进一步详细分析说明。有些人只有头脑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只运用心思和悟性来跟基督教发生共鸣。他们的兴趣极大,不过却只限于福音所持的见解和立场。或者可以说,他们只对基督教的哲学立场感兴趣。

他们所津津乐道的只是基督教的看法和论点。他们所认识的福音纯粹是哲学性的、知识性的。今天像这样的人实在是少数。这一类人不但在心思上对基督教极感兴趣,他们也相信,如果能把基督教所持的见解观点应用到政治、工业和其它方面,一切疑难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还有一些人,他们对福音的兴趣只在神学和形而上学难题的争辩讨论上。过去这一类人多如过江之鲫,今天则已少如凤毛麟角。虽然他们对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狂热是不对的,但总比今天一般人什么都不关心好得多了。这种人一谈起神学问题就眉飞色舞,为了辩论对错,他们不惜殚精竭思,废寝忘食,把整个头脑都拼上去。

你听他们发言条理井然,头头是道,好象什么都懂,但他们却只是把福音当作头脑体操的器材,视作研究学问的对象。尽管他们脑子里所装的福音真理不少,可是心却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他们心中没有主耶稣基督的恩惠怜悯,其生活甚至连一般人的仁爱慈祥都没有。他们头脑里的福音真理一点也没有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上,所以这些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俨然可畏,难于亲近。他们对别人既没有同情心,也不能了解别人。

所以若有问题,谁也不敢去找他们。像这种人迟早有一天会遇到困难,落入悒怏不乐的低潮中。我曾经见过这类人临终时的光景,也见过他们不能继续再作学问,突然躺在床上等死的情形。当他们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又思忆他们过去所热衷讨论、护卫争辩的真理竟一点也不能帮助他们时,那幅绝望的景象真是恐怖,令人不忍卒睹。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将全人的每一部份都交由福音真理来掌管,他们只有头脑受到影响而已。

另外有一些人,福音似乎只影响到他们的心而已,也许是在情感上遇到了什么大困难,他觉得可以在基督教里得到释放。我无意轻贬这一类人,不过如果对福音只有这种纯粹的情感体验,那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有些人的生命中纠结着某种问题,也许是他们过去犯了某种特别的罪,多年来一直想把压在心头的罪恶感除掉却办不到。

后来听到了福音信息,发现它可以救他们脱离感情上的困境,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可惜他们追求的只是情感得释放,一旦如愿以偿,他们也就停在那儿不再追求了。当然,这种情形也可能是因为讲道的人没有把福音信息传得全备,才会导致他们对福音有这种片面而不完全的认知。

有些人天生对神秘的事物和现象充满兴趣。他们天赋有神秘性,具有某种不属于这世界的气质,只要一发现任何较神秘的事就穷追不舍。从古以来,大不乏这种人。就是在今天,对精神现象和超自然经验特别热衷的人还是很多。这种人所追求的是满足自己情感上神秘感的要求。

他们对基督教的兴趣、查考圣经的目的都是在寻找他们情感上所需要的那种神秘经验。一旦找到,他们就不再管其它的事了。福音真理只能影响并占据这些人情感中神秘感的那一部分。

另外有些人对基督教的兴趣只是爱它的"美"。教会文化中某些具有美感的东西,如福音的表达方式、教堂彩绘玻璃、纪念物、庄严富丽的仪式、赞美诗、圣乐、讲道等,现在都可以感动他。他们生活在这生硬现实、俗鲁粗糙的世界中,环境的一切又使他们得不到快乐。

唯有在教堂的崇拜聚会里可以有一种舒适享受的感觉,使他们疲惫的心得到安慰。基督教实在满足了他们这种情感上的需要。可是如果他们只让福音满足他们心里的需要,此外便不再追求,至终他一定会发现世界仍然是那么冷酷无情,而他所相信的基督教对他并没有什么帮助。

另外有一种人,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讲道者的"催眠"、"暗示"。从前有一位著名的布道家到英国来布道,这位先生现因年纪大已经退休了。他的布道会上常设有谈道室。当时担任个人谈道工作的人员后来告诉我,他们曾问那些慕道友为什么会走进谈道室,所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我不知道。

""不知道?那你怎么会来呢?"他们回答说:"因为讲道的那位先生叫我们来的。"那位传道人特别有讲故事的恩赐,他很戏剧化,常常用一个很感动人的故事作为讲道的结束。

接着他便呼召,要求人们走到前面来。人们往往在恍惚状态中不由自主地走到前面,甚至进入了谈道室还不知所为何来。他们的情感实际是受到了"催眠",可是他们对真理却一点概念也没有,他们的举动跟"道理的模范"毫不相干。像这样的人迟早必定会出问题,灵性低潮迟早也一定会临到他们。

最后我们要讨论的一类人,他们只有意志受到了影响。听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是如此:有些人真是被人说服而接受基督信仰的。他们相信基督教是好的,所以慎重其事地决定接受基督教。我觉得我们不应该quot决志"这个词,至少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字汇。

在我看来,"决志归主"似乎不符合本章所引之经文教训。"决志"常常是因人的吁请而产生的。对一群人的意志加以"密集轰炸",其中总会有几个人的意志有所反应。他们总算"决志"了,但是他们的决志是受到别人的吁请,压迫怂恿。

他们虽然已经"决志",却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这么做。事过境迁,他们的心底就会开始发出种种疑问,而这正好中了撒但的下怀,因为他们一定无法回答那些由心思所发出的疑问。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人受吁请而接受,是由自己决定接受基督教,而不是让基督来接纳他们。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既不能靠别人,也无法靠自己"的窘境,也没有认出福音真理是他们唯一的希望,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所以论到那些想继续在罪中生活,让神的恩典显多的人,保罗坚决地说:"断乎不可!

你们怎么讲得出这样的话来呢?你们根本就不明白真理,不晓得什么叫恩典!"因为真正认识真理的人必然是头脑领悟,情感澄清,也有愿意遵行的意志。所以凡不愿遵行真理的人,根本就还没有认识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