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林徽因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常沙娜:林徽因教我不必照搬毕加索

2017-10-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敦煌作为在戈壁沙漠中肥沃的绿洲,生生世世养育了西去东来无数的人.常沙娜,"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这朵用一生心血浇灌敦煌艺术的"沙漠之花",带着她的毕生力作,4月21日下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盛大开放.老人家胸口捌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徽接受了本报专访.林徽因教我不用毕加索用敦煌壁画常沙娜自12岁起随父临摹敦煌壁画,展露过人的艺术才华,后赴美留学,归国后在林徽因指点下走入工艺美学,以敦煌图案为蓝本,完成了如人民大会堂建筑装饰等国家重点设计任务.谈

敦煌作为在戈壁沙漠中肥沃的绿洲,生生世世养育了西去东来无数的人。常沙娜,"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这朵用一生心血浇灌敦煌艺术的"沙漠之花",带着她的毕生力作,4月21日下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盛大开放。老人家胸口捌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徽接受了本报专访。

林徽因教我不用毕加索用敦煌壁画

常沙娜自12岁起随父临摹敦煌壁画,展露过人的艺术才华,后赴美留学,归国后在林徽因指点下走入工艺美学,以敦煌图案为蓝本,完成了如人民大会堂建筑装饰等国家重点设计任务。谈起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交往,常沙娜有很多回忆。

在亚太和平会议上,有人提议,盘子装饰用的毕加索的和平鸽。林徽因明确反对,要求学生们从敦煌壁画寻找鸽子的形象,不必照着西方画家、更不必搬弄毕加索。"林徽因先生引导着我,要把敦煌的图案运用到现代的生活、现代的工艺,对我的设计观念影响很大。"

敦煌艺术的独特美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它和应用及图案的法则有关系。工艺美院的前辈们梳理了一辈子了。常沙娜抱憾,如今,中国图案里美的标准模糊了,很多T恤都是KISSME LOVEME的英文字、各种骷髅、大老虎,缺少民族文化的概念。这些不妥也不能怪年轻人,因为弘扬宣传的不够。

"现在的装饰设计缺乏传统概念,照抄外国,我们敦煌莫高窟集中了历代十个朝代的艺术精华,应用的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已经86岁了,还是要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发展运用到现代社会。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了五千年,这笔财富最丰厚。"

设计需要扎实的工匠精神

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10多年,常沙娜推动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敦煌图案的整理与教育工作。50年代她先后参与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首都剧场,以及为迎接建国十周年而筹建 "十大建筑"的各项建筑工程和装饰设计任务,为民族文化宫大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做设计。90年代主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为庆祝香港回归赠给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物"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

她说,自己虽然生于法国,但文化根基从小便于敦煌艺术息息相关,在莫高窟打下了童子功。在本次展览中,有些临摹作品是常沙娜童年作品,正是在儿时扎实的基本功和敦煌艺术带来的文化积淀,使她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根基。

如今的设计环境好了,数字化的时代加速了设计领域的更新换代,常沙娜却对新一代的设计学子担忧起来。现在缺少扎实的手工功夫,提倡手工功夫正是提倡扎实的工匠精神。

至美敦煌  花开遍地

常书鸿一生为敦煌艺术默默奉献了半个世纪的年华,作为常书鸿女儿的常沙娜,经过岁月的流逝,一直以她自己的一生践行着父亲的艺术生命,透过工艺美术设计与教育的方式,将敦煌艺术之美带给世界,因其对祖国与社会付出的至爱、塑造的至美,被人尊称为"敦煌的女儿"。

此次"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分为"至美敦煌"与"花开遍地"两部分,共展出常沙娜的壁画临摹、花卉写生、应用设计等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200余件,贯穿了常沙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向观众全面展现了两代"敦煌人"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与转化,继承与升华,完整表达了"花开敦煌"展览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引发当代人思考面对自身文化应该承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