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常沙娜 [大家]:常沙娜:“敦煌守护神”的女儿

2018-03-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5年,抗战胜利的喜讯传来,敦煌研究所却面临国民党政府停发经费.研究人员纷纷返乡的窘境.常书鸿下决心要"终生与敦煌相伴",为博得支持,他带着沙娜到兰州举办了一次"常书鸿父女画展",引起不小轰动.沙娜所画壁画摹本展现出的天赋,赢得一片赞誉.一位来华支教的加拿大籍友人叶丽华女士提出愿资助沙娜到美国深造.三年后,经父亲反复斟酌,又找来律师公证,常沙娜终于在嚎啕大哭中飞往美国.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从素描.人体解剖.美术史.透视.色彩.绘画到设计,系统全面的西方美

1945年,抗战胜利的喜讯传来,敦煌研究所却面临国民党政府停发经费、研究人员纷纷返乡的窘境。常书鸿下决心要“终生与敦煌相伴”,为博得支持,他带着沙娜到兰州举办了一次“常书鸿父女画展”,引起不小轰动。沙娜所画壁画摹本展现出的天赋,赢得一片赞誉。一位来华支教的加拿大籍友人叶丽华女士提出愿资助沙娜到美国深造。三年后,经父亲反复斟酌,又找来律师公证,常沙娜终于在嚎啕大哭中飞往美国。

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从素描、人体解剖、美术史、透视、色彩、绘画到设计,系统全面的西方美术教育使常沙娜眼界大开。她还结识了许多爱国的中国留美学生,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蒙。后来,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爆发,她深感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态度越发明显,于是当机立断,等不及拿到学位,就努力打工攒够一张威尔逊总统号三等舱的船票钱,于1950年12月回国。

她刚回国不久,正好赶上为配合抗美援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常书鸿在时任人民政府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支持下,要在北京故宫的午门城楼上举办大型“敦煌文物展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向是常书鸿保护敦煌工作的积极支持者,他们要来参观,常书鸿特吩咐沙娜“好好陪伴”。

常沙娜至今记忆犹新,梁林二位先生的身体都不好,但对心仪已久的敦煌艺术看得很投入。“我注意到梁先生的嘴唇微微颤抖,林先生清秀苍白的脸上竟泛起了红晕,那种对敦煌艺术发自内心的痴情真令人感动。”她后来在自传《黄沙与蓝天》中回忆道。

一路上,梁林二人与常沙娜边走边聊,谈起她少时在敦煌临摹的经历,又询问她在美国求学的感受。后来,梁思成向常书鸿表达了想让沙娜到林徽因身边,在敦煌图案方面配合做些工作的想法。这个提议使常书鸿放弃了原本打算让女儿到中央美院继续学绘画的初衷。于是,常沙娜在无任何正式学历的情况下被不拘一格地聘为清华大学营建系助教,从此转向艺术设计及其教育的道路。

“艺术家和工艺师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建筑、美术和设计三位一体”,梁思成和林徽因是综合环境艺术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常沙娜在林徽因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将自己熟悉的敦煌艺术元素用于工艺设计。一方以敦煌隋代藻井穿插和平鸽图案的真丝头巾,一套化用敦煌卷草纹的景泰蓝盘子……这位20多岁年轻姑娘设计的作品,逐渐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常沙娜随清华营建系所有文史、艺术类教师一起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三年后又独立出来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为中国工艺设计的最高学府。

20世纪50年代末,常沙娜作为年轻教师参加了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的建筑装饰设计。其中,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顶,她巧妙采用敦煌壁画中的藻井图案,设计出具唐代风格的圆形浮雕花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和赞赏。至今,她设计的人民大会堂外立面柱廊上方的琉璃瓦楣和台阶上的须弥座图案花岗岩浮雕,以及民族文化宫卷纹草图案的金属装饰大门,依然矗立在长安街上,代表着中国的文化。

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常沙娜获得了绝佳的“训练场”,日夜奋战在图纸上、工地里,边学边干,迅速成长起来。她颇有感触地说:“设计不像画画。一个人,画张画,署个名,作品就算完成了。艺术设计却不可能这样,必须把艺术形式与材料、工艺、功能结合在一起,绝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完成,总是许多人通力协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