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0年作 新年画选集 (四十八幅选二十) 木版】拍卖品

2017-05-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展览:1950年全国年画展会.获奖:1950年全国年画展会甲等奖: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古一舟<劳动换来光荣>.安林<毛***大阅兵>;乙等奖:尹瘦石<劳模会见毛***>.张仃<新中国的儿童>.冯真<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顾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澍<欢迎苏联朋友>.姜燕<支持前线图>;丙等奖:乌力吉图<人人敬爱毛***>.乌勒吉巴图<建政权 选好人>.徐立森<

展览:1950年全国年画展会。获奖:1950年全国年画展会甲等奖: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古一舟《劳动换来光荣》、安林《毛***大阅兵》;
乙等奖:尹瘦石《劳模会见毛***》、张仃《新中国的儿童》、冯真《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顾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澍《欢迎苏联朋友》、姜燕《支持前线图》;
丙等奖:乌力吉图《人人敬爱毛***》、乌勒吉巴图《建政权 选好人》、徐立森《减租说理》、张怀信《好副业》、墨浪《庆祝胜利努力生产》、任迁乔《提高文化》、黄均《新疆代表向毛***献礼》、黄胄《人畜两旺》。


来源:王树村藏。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年画
王树村
八年抗战,人民渡过了拯救祖国危亡的艰苦岁月。

不久解放战争开始了。1945年后,河北石家庄解放,被日本帝国占领的东北大片土地收复,刷印年画的物资和创作人员增多了,在人民欢欣鼓舞,庆贺胜利的热潮下,新年画便成了美术品中表达人民内心喜悦的最好形式。当时石家庄成立了“大众美术社”和东北的“东北画报社”,都曾印制了大量新年画。

1948年,上述两地就印了近二百万张。这说明新年画在城乡各地已有了群众基础,而旧年画相对地在解放区缩小了市场。这时期的新年画的特点最明显,它继承了传统年画的吉祥喜庆和匀称饱满的画面形式,内容方面则大都是翻身后的农民生活和革命题材。

换句话说,即为工农兵服务的“一条红线”体现在新年画中。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区不断扩大,先进的印刷术和机器代替了部份画家自刻自印的新年画。

这时期的新年画更多吸收民间艺人参加到新年画创作队伍中来,其次美术家们欲达到为工农兵服务之目的,思想上已重视民间美术,并向艺人学习,致使兴起的新年画艺术,逐渐向优美的境界发展。如1946年春节前,绥德分区召开民间年画艺人座谈会,到会有绥德市年画匠及行商人杨家驹等七人,美术工作者李又罘,文工团美术股全体同志,会场挂着去年画的新年画及改造的门神、灶君等多幅,以供参考。

1948年创刊号的《华北文艺》上登载了一篇《冀鲁豫边区民间艺术研究座谈会记录》,内容大意:一、要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二、拿起笔墨颜料、刀刷案子……投入新文化阵营,去歌颂人民功臣、人民英雄;三、扫除老一套,改换新脑筋,不能甘心落后;四、实际行动起来,教千万群众向英雄们学习,把卖国奸贼、杀人暴行、地主恶霸揭露出来,伸冤报仇,爱国自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年画创作目的,指明方向。

此后新年画发展道路即缘此说而在前进中。
经过了四年炮火的解放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年画艺术发展成绩显着,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已被新老解放区的城乡人民大众欢迎和接受。这一时期新年画作品之多,内容之丰富,形式上之多样,是与参加创作的美术家增多有关。

但因人们对新年画的资料工作漠视,大批佳作都已散失,现在尚可看到的百不及一。有一些散见于各地期刊杂志或美术读物上,有一些则收入《新中国版画集》或个人作品选集中,可见当时新年画题材内容及其艺术水平。

有些则不易见到,如《欢迎一线兵团》(马骥作)。《过新年》(陈兴华作)、《翻身乐》(夏风作)、《庆功图》(柔坚作)。《摘棉花》(河北辛集市年画研究所郝云甫作)运用了传统画法,画姑嫂二人在田里摘棉花,一儿童也来学田间劳动,图上题词“八月里来桂花香,妇女儿童摘花忙,男儿前方去打仗,后方生产咱担当”民歌一首,可见当时新年画之原貌。

其中有“二专署艺术部画工班”集体创作的《民国三十七年节气表》和《翻身得地生产好》(门画)。一幅是仿山东潍县“灶王爷”形式,一幅是仿河南门神《五子登科》画样形式,但内容皆改成劳动农民和儿童喜庆丰收之情景。

另一幅题为《翻身以后进步快》,是赵 靛美工仿画家张晓
非《识一千字》之作。画家有劳郭(郭钧)试作的《民主自由》娃娃戏。在新年画的宣传方面,画报上的介绍文字很重要,它除了介绍几幅作品、作者和去到“农村画店”购买外,还阐明了新年画与旧社会的门神、灶君相比,新年画更有现实意义。

因时代不同了,社会起了翻天覆地变化,图中新年画的《工农兵一条心,消灭地主刨蒋根》即其一例。随着革命形势节节胜利,华北大部地区都已先后解放。

在河北省辛集、石家庄一带成立的“华北美术社”、“华大美术工厂”等,赶印了大批新年画,以适应解放后的农村需要。创作人员除了武强等地的刻工画匠外,还有大批奔赴解放区的美术学校师生,增强了新年画创作队伍。

他们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社会新风尚之下,新年画艺术水平更向高度发展。如华北美术社印的《新年乐》(历书)一图,下画农民夫妇和两个儿童在作“扭秧歌”之舞蹈,农夫荷锄,农妇举纺车,女孩擎鸡形玩具,男孩背书包。

四人的动作不一,姿势优美,身形皆合解剖。图上刻彩灯一对,帷幔挂起,中间刻印“新年乐”标题,下有旧历画形式的“二十四节气表”,但增添了“农事活动”新内容,代替了“喜神方位”等旧历画的格式。对农民种田颇有参考价值,且别有新意。


1949年继天津解放后,北京和平解放,为新年画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因而新年画已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从北京荣宝斋新记刻印出版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画选集》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年画题材之广,艺术水平之高,同时还体现了当时革命形势,时代特征。

新年画选集共收十七幅作品,作者都是当代美术家,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反映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如《清算图》(莫朴作)、《领地照》(金浪作)、《春耕图》(王鸿作),刻画了贫雇农长年被地主剥削,农村解放了,劳苦大众清算地主,夺回了被强占去的土地。

《领地照》就是人民政府将贫雇农们分得的土地,予以承认其所有权,发给证明。《春耕图》反映了喜得土地的农民,全家积极劳动生产,以待丰收,过一翻身年。《参军图》(洪波作)、《强渡黄河》、《开展民兵爆破运动》(彦涵作),表现了当时战争年代,翻身的农民积极参军,解放全中国。

《强渡黄河》反映了战士们勇于奋战,渡过天险,取得了革命胜得;《开展民兵爆破运动》反映了后方民兵们在练习投弹和埋地雷,相互配合,以获全国胜利解放。反映优军爱民的有《新年劳军》(施展作)、《喜气临门》(张仃作)等。

金浪创作的一幅《光荣军属》,画群众给军属家里贴春联,送礼物,敲锣打鼓很热闹。图上还题有“喇叭吹,锣鼓响,贺新年,喜洋洋;红春联,贴两旁,送年礼,端上房。都说人人歌英雄,军属军属最光荣。华大美术工厂印。

”更有年画喜庆气氛。《人民代表选举大会》(力群作)、《豆选》(顾群作),描写了受压迫的农民文化不高,当选举人民代表时,因不会写字,只好将被选人坐位背后放一空碗,若有人选他,则在其背后碗中放一粒大豆,谁豆多,谁当选,故名“豆选”。

邓澍的一幅《学文化》,就是针对农村这一实况而创作。其它还有《纺织互助》(古一舟作)、《做军鞋》(张建文作),婴戏图有《儿童劳军》(张仃作)、《娃娃戏》(冯真作),还有《改造二流子》(王式廓作)等,都是具有浓郁民间韵味的新年画之佳作。

如若将此十七幅作品展览在面前,仿佛就是一部由三民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画卷。 舍此新年画艺术形式,已无其它画种可相媲美。当然还有版画艺术,可是不少版画家也在创作年画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非常重视新年画艺术的发展工作。

1949年11月26日******审批发出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一文中,指出:“今年的新年画应当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传共同纲领;宣传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宣传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文件发出后,各地文教部门发动美术工作者就文件中提出的新年画宣传内容,进行了创作,效果显着,拓展了年画为政治服务的道路。

1950年初,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即与新华书店总店主办了“一九五○年全国年画展览会”,展出作品309幅。题材内容以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主,其次是描写人民革命的辉煌成就。形式上多采用传统木版年画的表现手法。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为奖励新年画创作者,进行了一次评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印制新年画的地区全国有26处,420个品种,发行总数为700余万张,作者约2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画画家和月份牌画家,扩大了创作队伍,使新年画质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多样化。

就题材而论,普遍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发展农业生产、各族人民大团结、人民热爱毛***、人民民主生活、中苏友好等,体现了新中国的新面貌,使新年画发展步入新的时期。


新年画创作获奖者作品名单如下:
甲等奖三件:
《农民和拖拉机》李琦作
《劳动换来光荣》古一舟作
《毛***大阅兵》安林作
乙等奖八件:
《劳模会见毛***》尹瘦石作
《新中国的儿童》张仃作
《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冯真作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顾群作
《读报图》力群作
《欢迎苏联朋友》邓澍作
《创造新纪录》关健作
《支援前线图》姜燕作
丙等奖十四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阅兵式》张启作
《四季生产图》毕成、王角作
《人人敬爱毛***》乌力吉图作
《建政权 选好人》乌勒吉巴图作
《减租说理》徐立森作
《好副业》张怀信作
《支援前线》俊生、清泉作
《新中国的歌声》梅生作
《庆祝胜利努力生产》墨浪作
《河伯娶妇》(故事画)王叔晖作
《城乡互助》张建文作
《提高文化》任迁乔作
《新疆代表向毛***献礼》黄均作
《人畜两旺》黄胄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术活动主要是以新年画、连环画、招贴画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宣传。

首都北京国立图书馆、北京市各民教馆和三联书店等,都在春节期间举行年画展览会。1950年上海举办新年画展览,参展的作者除上海的美术工作者外,还有杭州、北京、无锡、石家庄、武汉、内蒙……等地的美术工作者都有作品参展。1950年春节前后,广州华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美术部,从佛山地区收集了百余种旧年画连同全国各地寄来的一些北方新年画,于3月2日在中山图画馆举办了年画展览会。

春节展出新年画已成了各地区美术宣传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其时,还以新年画赠送外国文化团体,以使国外了解新中国,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
在这一时期,广大的美术工作者,遵照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积极投入到新年画创作队伍中来,其中有上海月份牌年画家,如谢之光、金梅生、 戈湘岚、金雪尘、张碧梧、杨俊生、李慕白等;有工笔重彩画家,如王叔晖、任率英、刘继卣、刘凌沧等;还有解放区成长起来的版画家、年画家,以及传统年画产地(如苏州桃花坞、天津***青、四川绵竹、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的年画艺人。

因而中国年画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之势,艺术水平也达到了可说空前的地步,其代表作品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叶浅予的《中国各民族大团结》、李宗津的《东方红》、艾中信的《朱总司令在军舰上》、蒋兆和的《给爷爷读报》、张怀江的《接待人民来访》、刘继卣的《武松打虎》、林岗的《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李琦与冯真的《伟大的会见》、黄胄的《春节劳军图》……不免挂一漏万,难为其详。

以上作品中,有的还送到前苏联及东欧各国展览。1952年9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央文化部1951至1952年度年画创作获奖名单(第二届全国年画评奖),其中集体奖授予贵州省美术工作者协会筹委会创作组(选送作品24件);一等奖两件:《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林岗作)、《保卫和平》(邓澍作);二等奖四名:《新娘子讲话》(彦涵作)、《毛***和农民谈话》(古元作)、《中朝部队前线胜利联欢》(阿老作)、《养小鸡捐飞机》(张碧梧作)。

还有三等奖33件,不一一列名。从第二届年画评奖获奖的名单中不难看出,新年画的作者大都是名画家,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平也都达到上乘。新年画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的领导和关怀下,正朝着蓬勃发展的道路前进。50年代初,以往年画难登大雅之堂,美术院校无视其为艺术的时代,已成过去。

相继而来的是上自教授,下至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年画的创作和学习,不少美术院校的毕业生被分配到传统民间年画产地,一方面学习旧年画的传统特色,一方面创作新年画,以改造旧年画。

成绩较着的莫过于山东潍纺、江苏苏州和天津***青三地的美术工作者,他们的作品有的选入各地出版的年画图集或本图册中,他们的芳名也被载入《中国美术辞典》(198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永传后世。


50年代的中国,进入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国家经济建设时期,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高潮,农村基本实现了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接着展开了反右派斗争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运动。

此时,中国文联***团于1958年9月27日召开扩大会议,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大力推动群众的创作运动和批判运动,增强文学艺术的共产主义思想性,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人民,“准备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全国出现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大炼钢铁,共产风、浮夸风等小资产阶级的狂热席卷全国,甚至要“文艺放出卫星来”。

接着便是进入60年代的“史无前例地无产阶级***”,扼杀了文艺,也扼杀了年画艺术。60年代的中国,处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人们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准绳,十年浩劫期间,不但使新年画的评奖工作中断下来,而且大多数作者都被打成“牛鬼蛇神”,把两次获得中央文化部奖励的年画作品,统统斥之为“封资修”的毒草,进行批判,大部份作品被毁掉!

当时被“***”反党集团控制下的“***”期间的年画创作情况如何?除了《歌颂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及表现毛***和***检阅红卫兵的题为《伟大的创举,光辉的榜样》等外,再就是所谓“样板戏”的剧照充斥全国,以及配合政治运动,粉饰现实,群众称为“假、大、空”(弄虚作假、夸大喜功、空洞无物)的宣传品,使广大人民喜爱的年画被那些公式化、概念化、提倡个人崇拜的作品所代替,使新年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在发展的道路上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1976年10月6日粉碎了“***”反党集团,拨乱反正,人们思想得到解放,苏联解体;中国强调 独立自主,振兴中华,年画艺术也随着变样儿了。
—摘自《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年画(一)》“中国现代年
画史序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第21页—第28页
(王树村—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
李琦(1928-)山西平遥人。

1945年入华北联大美术系学习。1949年天津市军管会工作,1950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油画系副主任、 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古一舟(1923-1987)山西运城人。历任抗敌演剧队美术组长、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研究员、冀南美术社副主任、《冀南画报》主编、北京市文联美术组副组长等职。

1954年后曾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安林(1917-不详)福建夏门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音乐和美术。1938年参与组织中华全国抗敌木刻协会并任理事,1939年入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

1945年任《东北画报》编辑、摄影记者。1950年调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58年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尹瘦石(1919-1998)江苏宜兴人。1938年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任教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

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1957年任北京中国画院副秘书长,1979年任北京画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美协北京分会***、中国书协北京分会副***、中国文联副***。


张仃(1917-)辽宁黑山人。1932年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1938年举办漫画学习班、主编《抗敌画报》,1938年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45年任《东北画报》主编。

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冯真(1931-不详)广东南海人。1947年入华北大学文学艺术院学习,1950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干部训练班、研究班,1956年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

1962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顾群(1928-不详)北京人。1944-1945年就读于北京国立艺专油画系,后毕业于华北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民间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邓澍(1929-)河北高阳人。

1945年在华北解放区冀中抗日大学二分校学习,毕业后进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华北大学第三部美术科学习。1949年后就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于绘画系任教。1955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61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姜燕(1919-1958)北京人。曾先后在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主修花鸟画,北平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1943年入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研究班,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乌力吉图(1928-不详)蒙古族,辽宁朝阳人。1948年任《内蒙古画报》美编。195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调干班学习。

1956年任《内蒙古画报》主编,1960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研究员。
张怀信(1921-不详)山西晋阳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9年后在山西省文联、中国美协山西分会工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浪(1910-1962)原名王肃达,原河北武清人。作品有《八戒请猴哥》、《清陵台》、《满江红》,《石碣村》、水浒传中《打破连环马》、《三败高俅》等。


张建文(1921-不详)河南孟县人。1949年入华北大学第三部美术科学习,195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干班。1951年后任《西北画报》编辑、陕西省群众艺术馆艺术室副主任、美协陕西分会常务理事兼创研室主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办会理事。
任迁乔(1919-1999)山东掖县人。1945年任山东《滨海画报》主编,1953年任山东省美术创作室主任,1955年任山东省文联艺术部长,1980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副***、名誉***。


黄均(1914-)北京人。1928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1944年任该会助教。曾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1949年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黄胄(1925-1997)河北蠡县人。1948年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美术记者、编辑、创作员,1950年兼任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创办炎黄艺术馆,任馆长。
涂克(1916-)生于广西。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油画系。1949年创办上海美术工场,并任创作组组长。1963年后,创办上海书画院并任秘书长,创办上海美术学校并任教务长兼任油画系、雕塑系主任。

历任广西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广西文联副***等职。
赵望云(1906-1977)河北束鹿人。1925年入北京京华美专学习,1928年任教于北京师范,1930年任北京吼虹社主编,1932年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1933-1935年任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1946年在西安创办雍华图文杂志。

历任西北文物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文化局和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西安分会***,陕西省人民代表,省***委员等职。
刘继卣(1918-1983)天津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曾入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建国初期在文化部艺术局搞创作,后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组。曾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
赵敏(1930-不详)辽宁海城人。1947—1949年入辽宁省瓦房店白山艺术学校学习美术专业。1950年后任《东北画报》、《辽宁画报》美术记者,辽宁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

1970年任《辽宁青年》杂志社副总编。1978年任辽宁美术出版社任副社长、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理事,美协辽宁分会副***,辽宁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中国年画研究会副会长。
金浪(1914-1998)浙江镇海人。

1938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赵枫川(1915-1989)河北高邑人。1934年入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1939年调《冀西公报社》,1941年调太行区文联从事美术宣传工作,曾任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等职。


马基光(1915-1979)回族,河南开封人。1939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曾任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等职。
张碧梧(1905-不详)江苏江阿人。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年画创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田辛甫(1911-1985)河北大名人。1923年于河北省立大学师范学习中国画,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历任河北省文联美术部长、省美术工作室主任、《河北画报》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
旺亲拉西(1928-1989)蒙古族,内蒙古昭盟人。1947年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195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

历任内蒙古画报社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
王文彬(1928-2001)山东青岛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罗工柳工作室,留校任教。曾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1924-不详)北京人。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报社美术编辑,中国美协北京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书芹(1925-不详)河北邯郸人。

1940年在太行鲁艺学习。曾任太行、华北新华书店美术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美术编辑,北京幻灯制片厂美术编辑室主任。
秦萍(1919-不详)山西人。曾就读于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先后在石家庄大众美术设计室、北京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编审科、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外文出版社出版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工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计桂森(1921-不详)山西人。1939年到陕北,翌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
沃渣(1905-1974)浙江衢县人。1926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曾参加一八艺社、涛空画会、铁马版画会等团体。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主任。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华北文联常委、美协主任。1946年任东北画报社创作部部长。1956年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荣宝斋经理等。


萧肃(1919-不详)云南夙庆人。1938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建国后,历任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版画组长、北京市美术公司艺术顾问,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教师。

1956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曾任中国美协云南分会副***、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联名誉委员。


丁浩(1917-不详)江苏吴江人。20世纪50年代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2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宣传画创作组组长。曾任工艺美术系主任兼国画系主任。1978年任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装潢美术系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等。
邢琏(1929-不详)满族,黑龙江双城人。曾任内蒙古美术创作室创作员,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著录:《新年画选集》,北京荣宝斋新记,1950年版。
质地: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