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

2018-04-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子张问如何求禄仕.先生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

子张问如何求禄仕。先生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

” 子张同学跟有出息的同学有不同,不问作人的事情,而直接问生存。夫子的回答呢?在我看,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仍旧是在谈作人。 在我的理解,夫子并非答非所问。原因十分简单:作人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其他的末梢枝节,就甭提了。

对子张的背景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夫子对子张了解多少。总感觉,夫子说话,都是有所指的。很多是针对谈话的那个个人。所以斗胆猜测,子张是一个内心较比浮躁的人,他关心的问题不是根本,夫子指出的做法,也好像是在说子张其实存在着多言、率性、少思考等毛病。

边缘问题,不说了。直接面对夫子。 这段话,智慧啊! 如果在从前读这样的文字,会因强烈地嗅到拘谨的味道,内心会感到不屑。

想像中,只有一辈子胆小怕事的人,才这么作。可是现在想想,即便不屑了,自己能作到什么份上?作愤世嫉俗状还是作自命清高状?不屑倒也没啥,关键是不屑完,还是要回到这样的话面前——作心悦诚服状。

认真分析这样的话,其实并不存在拘谨的问题。拘谨,也是自身误读导致。‘多闻’也并不是说活着就只是胆小地趴在角落不敢乱说乱动,‘多闻’也可以是开放不带成见的心态,多了解别人一些,就是对自己误区的修正,就是对别人的更多的发现。

‘阙疑’就更是一种聪明的作人方法了——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不必钻牛角尖,先放置一旁,因为反正你也解决不了它。只要,先集中精神,把自己清楚的事情说明白再说吧——慎言其余。 感觉里,夫子从前说的内容更多是思维方法的问题,这里,有些进入思维习惯的细部了。

告诉我们在具体的场景、情况之下,采取何种方法,自处为人。而这种思维习惯是充满智慧的,告诉我们不能一蹴而就,也要学会在思维上避实击虚。更让人感佩的,是夫子这样的建议,时间长久了,会让心灵渐渐沉静,不散乱,不焦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