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周作人孙郁 鲁迅与周作人的声名背后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鲁迅与周作人这对儿亲兄弟在1923年失和之前,一直感情很好,甚至可说是相亲相敬.42岁的长兄和38岁的二弟,在步入中年的成熟岁月,却永远地分了手.巨匠大师为后世

鲁迅与周作人这对儿亲兄弟在1923年失和之前,一直感情很好,甚至可说是相亲相敬。42岁的长兄和38岁的二弟,在步入中年的成熟岁月,却永远地分了手。巨匠大师为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寻路之旅,吸引着我们探寻和追踪的目光。

鲁迅1936年去世,31年后周作人去世。兄弟二人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和文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存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的作者孙郁,秉持着不断趋近两位先哲的心态,撰写了这部抒写胸臆的“徘徊”之作。

作者解释徘徊的含义,是因为身上附着鲁迅和周作人两个灵魂,便常常在崇高与平凡,悲慨与闲适之间徘徊。 兄弟二人的初梦寻路,恩怨殊途,荣辱开合,里外正反,格调趣味,既为心灵的互证,又是后世的文化标本。倾听感悟智者的声音,回溯到往昔的现场,我们发现,很多时人和后人纵使工于包装,其实始终未走出大师的身后。

本书读后,让我们不再轻信一些简单的论断和繁博的引证。不着边际、捕风捉影的流言更是灰飞烟灭。仅举一个侧面,兄弟间从友谊、反目、攻击,到最后的理解,中间的很多事情,说不清楚。

鲁迅曾花费十几年心血整理《会稽郡故书杂集》,序文是鲁迅写的,署名却是周作人。在故乡印制时,也执意以弟弟的名义出版,并不签自己的名字。《域外小说集》合订出版时的序言,也是哥哥执笔,弟弟具名。弟弟不亲自说明,哥哥做的事我们无从知道。

鲁迅始终把二弟视作文坛重要的人物,看重他撰写和翻译的图书。去世前几天,枕边还放着周作人的书,时不时翻阅着。周作人在晚年与兄弟的交流,都凝结在他笔下《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等书中,两人世界中动人场面得以精彩浮现。

三弟周建人1983年逝世前留下的《鲁迅与周作人》一文,总结两位兄长的沧桑,作为自己一生中最后的重要文字公之于世,其意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