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所见 袁枚《随园诗话》的所有解释和作者的见解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读袁枚<随园诗话>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读袁枚《随园诗话》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

乾隆七年(1742)改发江南,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以后除乾隆十七年(1752)曾赴陕西任职不到一年外,终生绝迹仕途.

袁枚主持乾隆诗坛,为性灵派领袖.著述甚丰,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尺牍》、《随园随笔》等十来种.据说毛泽东对袁枚的《随园诗话》爱不释手,多有批注,终生不弃.

《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以随笔方式写就.该书的编撰,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沈德潜“格调说”与翁方纲的“考据为诗”的不良风气. 性灵说诗论的涵义,是从创作的主观条件出发,强调创作主体必须具备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要素.

性灵说的真情论主张是:一、真情乃诗人创作的首要条件,所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卷三),“赤子之心”即性灵、真情.二、真情是诗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所谓“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卷五).

三、以真情感人是诗的主要审美功能,所谓“圣人称:‘诗可以兴’,以其最易感人也”(卷十),此论乃针砭沈德潜的“诗教”说. 性灵说的个性论主张是:一、诗人须具个性,故称“作诗,不可以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

(卷十)“我”即独具的个性.二、艺术创作须有独创性,既不囿于古人,亦不盲从流俗,“要之,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卷六)三、反拟古、反格调:“明七子论诗,蔽于古而不知今”(卷三),“专唱宫商大调,易生人厌”(卷四),此说亦批判了明七子的后继者沈德潜.

性灵说的诗才论主张是:一、诗人创作须具备特殊才能.“性灵”的本义即指人灵智的本性,故亦称灵性.

袁枚论诗则有“笔性灵”、“笔性笨”之分.(见《补遗》卷二)“笔性灵”则有诗才,乃针对翁方纲以考据为诗而发的:“经学渊深,而诗多涩闷,所谓学人之诗,读之令人不欢.’(卷四)二、诗人创作时产生灵感现象.

首先,灵感降临时诗人处于艺术思维的高潮,“兴会所至,容易成篇”(卷二).其次,灵感持续时间甚短,不易把握,当“兴会已过”,费“千万力气”亦不易再得. (见卷三)最后,灵感的偶然性与必要性相统一.

书中引唐诗喻之:“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卷二)三、艺术表现须自然天成,因此推重“天籁最妙”(《补遗》卷五);即使对素材提炼加工亦须不露斧凿痕迹.四、诗歌形象要生动、灵活、有趣.

书中引证杨万里语“风趣专写性灵”(卷一),又一再标举“生气”、“生趣”(《补遗》卷三),旨在倡导以生动风趣的形象抒写性灵. 该书所倡导的性灵说于康乾诗坛王士镇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翁方纲肌理说之外,独开生面,别树一帜,江南江北靡然从之,并集结起性灵诗派,为反拟古、反考据为诗及使诗歌回归抒写真性情的轨道上来作出重要贡献.

对于本书,长时间毁誉不一.钱钟书评本书“往往直凑单微,隽谐可喜,不仅为当时之药石,亦足资后世之攻错”(《谈艺录》第195一196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不失为公允之论. oE吣拿 201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