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袁枚 【签到】:《随园诗话》 袁枚

2017-08-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来对袁枚这个人做个更深度的介绍吧(来自百度). [文学主张] 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直抒胸

我们来对袁枚这个人做个更深度的介绍吧(来自百度)。 【文学主张】 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 袁枚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

(好毒的一张嘴,自古文人相轻) 【养生美食】 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据说袁枚写的这本书读起来让人流口水。 【勤政爱民】 一个沭阳县,竟有“饥口三十万,饿死者不计其数”。袁枚到任不久,就开仓赈灾,减免赋税,率民治水,筑有名的六塘子堰。采取多种抗灾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较快地取得了成效。

袁枚还严厉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扰民害民。在讼狱处理上,据史载,袁枚“为政,终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大案也从速结案,加上治理有方,社会秩序较前稳定。

袁枚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不但关心农事百业,还跻身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心系民生。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的了,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 袁枚还严厉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扰民害民。

在讼狱处理上,据史载,袁枚“为政,终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大案也从速结案,加上治理有方,社会秩序较前稳定。袁枚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不但关心农事百业,还跻身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心系民生。

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的了,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 【生活情趣】 袁枚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爱金陵灵秀之气,在他任江宁县令时,在江宁小仓山下以三百金购得随园。

随园四面无墙,每逢佳日,游人如织,袁枚亦任其往来,不加管制,更在门联上写道:“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此期间袁枚怡然自得,放情声色。

六十五岁以后,袁枚开始喜欢上了游山玩水,游遍名山大川,浙江的天台、雁荡、四明、雪窦等山,安徽游过黄山,江西庐山,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喜爱品茶的他自然也会尝遍各地名茶,并且将它一一记载下来。

【政治眼光】 袁枚不愿在官场上争逐名利,遂能依自己的方式生活,无羁无绊,优游自在,故而能活到八十二岁高寿。有意思的是,虽然自身不愿涉及官场,但是袁枚却有着独到的政治眼光。曾经在和珅和琳兄弟年幼的时候,写过这样一句对两兄弟的评判“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后面的事实证明,之后,和珅之后成为乾隆皇帝身边第一红人,和琳则成为著名将领,官至一等公爵。 【藏书之好】 袁枚作官后,以薪俸易书,积至40万卷,筑藏书楼“小仓山房”、“所好轩”。

【商业头脑】 袁枚称得上是清代商业炒作第一高手,通过不断炒作,赚了大笔银子。袁枚对生意的策划步步为营,思路极为清晰。(怪不得不当公务员了之后还生活的那么滋润) 【关于同性之爱的故事】 袁枚在《子不语》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对美少年心心相映,出入同行,为了维护贞洁不受某粗鲁的第三者的玷污,合力将之杀死并因此伏法被诛。

袁枚写道:“二少年者,平时恂恂,文理通顺,邑人怜之,为立庙,每祀必供杏花一枝,号双花庙。

”这枝风姿绰约的杏花,几乎伴随了袁枚一生。直到年过花甲,他还收了年轻美好的刘霞裳为弟子,每次出游登山,必与同行,所谓“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

对于他人的质疑、腹诽,袁枚不以为意。 【他人评价】 通天老狐,醉辄露尾。(洪亮吉在《北江诗话》的评价) 著名的清诗研究专家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中提出“袁枚现象”一词,认为袁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诗人,在整个清代所有大家、名家诗人中找不出第二个。

关于袁枚的个性,严迪昌先生《清诗史》有极精到的概括,总之一言为“不耐”。他不耐学书,字写得很糟;不耐作词,嫌必依谱而填;不耐学满语,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庶吉士散馆,以习满文不合格放任知县;不耐仕宦,乞养时年仅三十三岁,后再铨选知县,未及一年复归。 ——————总结一句话:袁枚的生活好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