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家人 张季鸾:恬淡文人 穷光记者

2017-1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报纸与国家 发动捐款树立起自由女神像的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曾说:"假使国家是一艘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报纸与国家 发动捐款树立起自由女神像的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曾说:"假使国家是一艘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告。

" 在近代中国,报纸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而是有责任感的文人自觉选择的报国方式。文人论政,正是近代知识分子投身新闻界的原因所在。在张季鸾身上,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 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复刊的第一天,发表了张季鸾的社论《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著名的"四不"方

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不党是指报纸不与任何党派发生关系,对各党派一视同仁,毫无成见。不卖就是不以言论作交易,保证言论独立,不为金钱左右。不私,就是不以报纸谋私利,不使报纸为私人所操纵。

不盲就是独立思考,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在张季鸾身上,文人论政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文人论政的实质是知识分子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发表负责任的见解,以匡助国家和社会。而要实现这一理想,报纸则要冒着触怒政府当局或惹恼情绪化的公众的风险。

正如张季鸾所言:"报纸失败有两种可能。一为与政府或当地官厅冲突结果而失败,一为与社会空气冲突致销路失落而失败。以本报为例,自十五年开始经营,时时准备此两种失败。

" 然而,只有不畏惧失败才能做到独立客观,只有独立客观的发表言论才能实现以文报国的理想。在获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奖章后张季鸾说过一段话,至今让人感念:"办报之秘诀在于准备失败,立言纪事,务须忠勇,忠者忠于主张之谓,此项主张自非偏见,事前务宜经过深思熟虑,多听他人意见,多考察各项事实,勇者系勇于发表,勇于发表必须准备失败。

" 回望一代报人张季鸾,不由想起范仲淹给严子陵祠堂的题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