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公园 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东沙公园正式开馆

2019-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16日上午,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季鸾公园(原东沙生态公园)凤凰阁开馆.省政法委原书记.西安榆林商会会长霍世仁,中国城乡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甦,省政府原参事.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高扬,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等出席开馆仪式.张季鸾公园 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东沙公园正式开馆张季鸾纪念馆位于榆林季鸾公园凤凰阁一楼,纪念馆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布展总面积800余平方米.2014年8月13日,漂泊在外一个多世纪的一代报业宗师张季鸾灵骨从长安回迁故乡榆林,先生终得落叶归根,从此榆林东山上有了一座季

8月16日上午,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季鸾公园(原东沙生态公园)凤凰阁开馆。省政法委原书记、西安榆林商会会长霍世仁,中国城乡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甦,省政府原参事、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高扬,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等出席开馆仪式。

张季鸾公园 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东沙公园正式开馆

张季鸾纪念馆位于榆林季鸾公园凤凰阁一楼,纪念馆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布展总面积800余平方米。2014年8月13日,漂泊在外一个多世纪的一代报业宗师张季鸾灵骨从长安回迁故乡榆林,先生终得落叶归根,从此榆林东山上有了一座季鸾公园。

张季鸾公园 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东沙公园正式开馆

两年后的8月16日,张季鸾纪念馆开馆,“忠于国族勇于论证文章事业足千秋,大而无畏公而忘私亮节高风垂百世。”这副由书法大家杜中信书写的楹联铭刻在纪念馆龙门上,形象地诠释了先生一生。

“四不方针”创办大公报铁笔闻名中外

张季鸾公园 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东沙公园正式开馆

张季鸾,祖籍榆林市榆阳区,名炽章,字季鸾,笔名一苇、老兵。与于右任、李仪祉并称“近代陕西三杰”。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是《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在“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下,《大公报》所撰写的文章,文笔犀利酣畅,成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报纸。先生一生秉承民族大义,博学笃行。坚持以言救国,赢得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一致赞赏。

《大公报》以“论政而不参政,经营而不盈利,以言论报国,代民众讲话”为办报宗旨,奠定了《大公报》在新闻界的权威地位,形成了《大公报》独有的办报特色。自1926年至1949年,几乎中国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能听到《大公报》的声音,其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先生在主持新记《大公报》笔政15年间,驰骋报坛,声名远播海外。其影响之大,享誉之高,不唯国内罕有其匹,就是在欧美新闻人中也不多见。

1941年9月6日,先生因长期积劳成疾在重庆病逝,享年53岁。1942年,先生从重庆迎返陕西,眠于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72年后,先生终于回到故乡榆林。

十二板块还原先生传奇一生

作为榆阳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2014年8月季鸾墓园落成后,张季鸾纪念馆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同墓园选址一样,馆址几经推敲,最后确定设在季鸾公园凤凰阁一楼。

纪念馆的匾额由我国古典文学研究权威、著名书法家,年近百岁的霍松林老先生书写,洒脱直率如先生一世敢于铁笔写春秋。

据介绍,展室以先生的一生为主线设计为12板块。分别为:《多舛身世飘萍学子》、《新闻报国两陷囹圄》、《文人论政大公立言》、《“三骂”社评闻名天下》、《关注苏区报道中共》、《西安事变砥定舆论》、《明耻教战警醒国人》、《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情系桑梓归乡记事》、《一代论宗高山仰止》、《报界宗师魂归故里》和《季鸾先生趣闻逸事》,图文并茂的叙述让人一目了然。

同时使用写真硅胶人、幻影成像、艺术造型影像观瞻区、触摸屏电子书、电子签名板、大型浮雕、巨幅油画创作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还原展示先生一生。

纪念馆从美国及我国香港、台湾、上海、重庆、西安等地收集了大量民国时期实物,有老式印刷机、打字机、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老烟斗、皮箱、纸币、图章等精心布置,并以一比一的比例复制了《三绝碑》、《一代论宗》、《张季鸾墓志铭》予以集中展现。纪念馆还以大量《大公报》历史版面对展馆进行声控式投影处理,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力求真实还原先生传奇人生。

张季鸾纪念馆是榆阳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定位为全国研究和展示张季鸾文人论政、言论报国、团结抗战、功在国家的权威性展馆,于2015年3月开始建设。开馆仪式上,张季鸾嫡孙张哲明代表家属发言,榆林日报社社长康爱军代表新闻工作者发言。

张季鸾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奠基者,享誉海内外的政论家,为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被世人称为“报界宗师”。自2014年张季鸾陵墓回迁故里,安葬在季鸾公园后,榆阳区积极搭建弘扬季鸾精神文化平台,打造文化名片,成功举办由两岸三地专家学者参加的高水平、高规格的报界宗师张季鸾暨民国新闻史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