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淑华邓颖超 邓颖超与凌叔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同窗之谊

2018-03-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邓大姐一生都很重视友谊,即便是几十年没有往来的朋友,如果有一天来信要求与她见面,她都会很快拨冗安排相见.如果当时身体不好,暂时不能相见,也要让我设法告知对方缘由.我在邓大姐身边工作多年,经常遇到这类事情.记得1978年,邓大姐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工作异常繁忙.这时她在英国的老同学凌叔华写来一封信,表示她准备到北京来,同时还告知了来京时间,希望能同邓大姐见面.邓大姐看到凌叔华的来信后,对我说:"我要见见她.凌叔华是我在天津女师时的同学,她比我高一班,在校时在学习上是个出

邓大姐一生都很重视友谊,即便是几十年没有往来的朋友,如果有一天来信要求与她见面,她都会很快拨冗安排相见。如果当时身体不好,暂时不能相见,也要让我设法告知对方缘由。我在邓大姐身边工作多年,经常遇到这类事情。

记得1978年,邓大姐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工作异常繁忙。这时她在英国的老同学凌叔华写来一封信,表示她准备到北京来,同时还告知了来京时间,希望能同邓大姐见面。邓大姐看到凌叔华的来信后,对我说:“我要见见她。

凌叔华是我在天津女师时的同学,她比我高一班,在校时在学习上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人长得也很清秀,温文尔雅。后来她成为了作家和画家。我们几十年没有来往也没有见过面了,我只知道她在解放前出国了,后来得知她去了英国,算来现在也有七十多岁了。至今我还能记起她年轻时的样子,现在也成了老太婆啦,我们都老啦。”然后要我一定别忘了提醒她凌叔华来京的日子。

1978年6月19日,凌叔华在来京的第二天,邓大姐在人民大会堂南门二楼的一个小会客室里,与凌叔华见了面。

记得当时邓大姐提前了几分钟等候着客人的到来。不一会儿,凌叔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过来了,邓大姐等候在门口,凌叔华进来的时候,两个老同学久久地握着手,很长时间没有松开。

邓大姐从上到下地打量着凌叔华:“啊,变化不大,年轻时的风采还有,但人是老了一些。这也是自然规律,我们相识时都是青年,现在见面已是老人了。几十年没见面,很想念你呀!我收到你的来信以后很高兴,就等着这一天呢。今天为了让你找起来方便,就安排在人大常委会办公的地方见你。你身体好吗?能够长途旅行,看样子还是不错,但你走路可是不太好了。”

凌叔华回答说:“我的身体还行,只是走路不太方便。”

接着他们到会客室坐下,相互谈起了年轻时在天津读书的情景。从他们的交谈中能看到她们对往事都历历在目,宛如昨日一般。邓大姐又问起她在英国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回国后的想法等等。凌说:“当初我给你写信时,心中一直在想你能不能收得到,收到信后,你那么忙,能不能见我。不过不管怎样,只要我身体还行,我就还要回来的,争取多回来看看。”

时隔数年以后,凌叔华第二次回国,邓大姐又见了她。这次回来凌表示,在异国他乡,很想念祖国的亲人。人到老了,总要落叶归根,她很想回国定居。她告诉邓大姐,当年她在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有一个院子,房子也不少,“文革”时被一个工厂占用了,她上次回来时到那里去看过,同时也向北京市有关部门提出了归还问题,但北京市表示一时难以办到。

后来几经协商,市里表示可以作价归还,但给的钱太少了,她不想卖掉,希望还能要回这个院子。

即使目前不好退还,她也希望能另找一个可以住的地方。邓大姐表示:“你想回国定居的心情我很理解,人老了要落叶归根,是一件好事,我们很欢迎,但是你几十年都在国外生活,决定回来时要先把在英国的事情都妥善安排好,落叶归根对你来说是一件大事,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事情,我来和使馆打招呼。”凌叔华听了这番话极为感动,表示非常感谢邓大姐对她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