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李朝辉 李朝辉:一把烙铁“画”传承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我市,有一种画不用笔墨和颜料;有一个人不去工作.不顾家.这种画是用热烙铁在物体上烫烙痕而成的画,而这个人就是烙画"传承人"李朝辉.李朝辉祖

在我市,有一种画不用笔墨和颜料;有一个人不去工作、不顾家。这种画是用热烙铁在物体上烫烙痕而成的画,而这个人就是烙画“传承人”李朝辉。

李朝辉祖籍河北省,祖父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秀才;父亲曾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共产党高级军官。无论是秀才也好、军官也罢,他们都始终坚持着烙画技艺。李朝辉是1966年其父亲从部队转业落户到辽源后出生的。作为家中的老幺,他深得父亲疼爱。父亲一有时间就烙画,每次烙画时李朝辉都会乖乖地陪着父亲。李朝辉6岁起开始喜欢烙画,13岁独立完成了平生的第一幅作品。从此,他便开始走上了烙画之路,这一走就没有停下过。

李朝辉的父亲于1985年去世,那一年李朝辉19岁。1991年,李朝辉辞去了当时在物资局的正式工作,到陕西省西安市系统深造了2年的烙画技艺。1993年他去了广东省佛山市学艺、发展,一去就是14年。1996年,他还没有完成的烙画《清明上河图》被澳门艺术馆预定收藏,从此更加坚定了他开拓烙画事业的信心。2008年,李朝辉回到了辽源家乡,想让烙画在辽源家乡发扬光大,成为家乡的“特产”。

回到辽源的李朝辉一切从“零”开始,当时儿子正在上高中,爱人继续承担着全部的家务事。由于烙画耗时费力、成本高,他只能边烙画边给人装裱书画维持生计。李朝辉说:“无论再苦再难,我都要坚持把烙画坚持下去。烙画这种技艺入门虽快,精深却难,烙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度,即温度、速度、力度。因为在烙画的创作中,深了浅不了,错了改不了,所以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我总想着要多带几个徒弟,让更多人知道烙画、了解烙画,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宁可去当服务员、服务生也不愿意学这手工艺,就算带薪学习都不乐意;虽说在很多城市都有烙画协会,但是现在烙画的发展和传承的空间还是很有限,急需社会各界‘抢救’和扶持。我现在的愿望就是想让烙画技艺永远传承下去,让烙画在咱家乡辽源发扬光大。”

“其实,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和儿子,妻子跟着我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反而要承担家里所有的重担;儿子因为我的‘折腾’,先后在不同省市的多个学校上学,而且儿子从小到大,我没给他开过一次家长会。如果不是经常转学,我相信儿子的学习成绩会比现在还要好。我之所以能够将烙画事业走到今天,多亏了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他们曾经在我身处困境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帮助,使我一直坚持、没有放弃。现在,无论烙画的路还有多远、多难,我都要坚持到底,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支持与期望。”李朝辉坚定地说。

李朝辉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个典型的东北壮汉,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但如果你了解了他,你会发现他的每一幅烙画作品却都饱含着别样的细腻与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