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洵美的后代 邵洵美: 一个人的期刊画报史

2017-08-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邵洵美是大出版家,有自己的书店("时代书店"),有自己的出版公司("时代图书出版公司"),因此,邵洵美出版的杂志多以"时代"命名.如<时代漫画>.<时代画报>.<时代电影>;有自己的印刷厂("时代印刷厂"),有从德国进口的中国当时第一台影写版机器(这套影写版印刷设备,包括有两层楼高的印刷机,另有照相设备,磨铜机,镀铜机等一系列设备.解放初,这套机器作价让给人民政府.让价约为五万元,当初购新机

邵洵美是大出版家,有自己的书店(“时代书店”),有自己的出版公司(“时代图书出版公司”),因此,邵洵美出版的杂志多以“时代”命名。如《时代漫画》、《时代画报》、《时代电影》;有自己的印刷厂(“时代印刷厂”),有从德国进口的中国当时第一台影写版机器(这套影写版印刷设备,包括有两层楼高的印刷机,另有照相设备,磨铜机,镀铜机等一系列设备。

解放初,这套机器作价让给人民政府。让价约为五万元,当初购新机器是五万美金。

新中国第一画报《人民画报》即是由这台邵洵美1932买的印刷机印出来的。我收藏有这台印刷机印出来的《时代画报》,又收藏有这台机器印出来的《人民画报》,意义自非一般。关于这台影写版印刷机有不少传奇的经历。据一直跟随着这台机器的老工人回忆,机器已光荣退役),当年他办的刊物印制得何等精美。其实,邵洵美对30年代文化的贡献是全方面的,然而又是30年代文化人中被低估得最为严重的一位。

《时代漫画》总出39期,我先以低价得二十余册,后零星配得几册,离全璧尚远,亦不作此念想也。拙著《漫画漫文》从此刊中取材不少。

惹得鲁迅很不高兴的邵洵美的《文人无行》发在《十日谈》,鲁迅为此写了一篇超长的杂文(鲁迅说“真的且住。写的和剪贴的,也就是自己的和别人的,化了大半夜工夫,恐怕又有八九千字了。”)。鲁迅文章里的引文用的是“剪报法”,不然的话,八九千字一字一字写去怕是一整夜也写不完。

最近看到一封二十年代胡适写给钱玄同信的原迹,其中所引《老残游记》一段即为剪报,贴得整齐。可是,贴剪报原是为了省些写作的工夫,那连写都不必写,岂不最省工夫。

熬夜写出“又是有名的巨富‘盛宫保’的孙婿”,“这两位作者都是富家女婿崇拜家”,“但邵府上也有恶辣的谋士的”这样的字句,损害了鲁迅的健康,连鲁迅自己都说“给‘女婿问题’纸张费得太多了”。现在好了,邵洵美的文章大家也可以看到了,至于不至于让鲁迅写八九千字你自己去判断。

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上海沦陷时期,邵洵美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不写(集邮文章除外),不说,不作事,不出面,这也许就是我们习惯说的“大节”――也许是我们故意忽略的“大节”。

在对抗审查制度上,邵洵美和鲁迅本是同一战壕的,只是由于种种的难以说得清的原因,许多误解拖延至今。当事人都不在了,惟愿以后的人们不再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