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鼐读音 何芷舠家族背景频被误读 何氏第四代孙昨予以澄清

2017-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鸿章为何俊写墓志铭表"敬佩之意" ■何李两家系"姻亲"其政治上并无关联何园园主何芷舠家族背景频被各类媒体误读--本地新闻扬州网讯 (记者

■李鸿章为何俊写墓志铭表“敬佩之意” ■何李两家系“姻亲”其政治上并无关联

何园园主何芷舠家族背景频被各类媒体误读——

本地新闻

扬州网讯 (记者 王鹏) 在扬州诸多园林中,何园以“中国晚清第一园”的佳誉名扬四方。更让人称道的是,何园园主何维键(何芷舠)的后人中不仅出现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等有出息的儿孙,而且家族兴旺,遍布世界各地。

关于何园的许多历史事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身居要职的李鸿章为下属从二品官员何俊题写墓志铭”一事,长期以来外界众说纷纭。昨天,何芷舠第四代孙、江南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今年76岁的何祚宏就该事件进行了说明,澄清了一些历史谬误。

何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又名寄啸山庄。清光绪九年(1883年),49岁的何芷舠辞官退隐扬州,用自己与父亲何俊两代人累积起来的财富买地扩园,修建园林。

何祚宏说,何俊1797年生于安徽望江吉水,曾祖浩杰,祖父懋音,父亲光第。何俊本为光第堂兄光策所生。因光第无子,遂过继何俊为子。

何俊年幼时,家境寒窘,但立志向学。道光壬午年(1822年),何俊乡试中举,己丑年(1829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任海防、海阜同知。因其政绩突出,被朝中重臣向道光举荐,先后赏戴花翎、提拔为广西桂林府知府。

“何芷舠家族与大臣李鸿章、光绪的老师孙家鼐家族间有姻亲关系。”何祚宏说,何芷舠娶孙家鼐的侄女,李鸿章之兄的女儿嫁孙家鼐的侄子。何祚宏介绍,何俊在江苏的十多年,施政有方,有效地增加了清政府财政收入。咸丰七年(1857年)何俊调北京后致仕,次年病逝,时年62岁。咸丰认为何俊政绩突出,给予其正一品封典,晋封光禄大夫。当时,苏南苏北一带清军与太平军激战,直到同治五年(1866年),何俊的灵柩才运回江苏。

“同治十二年(1873年),先祖何俊被安葬于句容华山。”何祚宏介绍,此时何俊的姻亲李鸿章已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在此情形下,便由李鸿章为何俊书写了墓志铭,镌刻在何俊的墓碑上。

何俊去世前为从二品衔的江苏布政使,其时,36岁的李鸿章为赏加三品按察使衔,正处在安徽巡抚福济手下受排挤、打压而不得志的时期。1859年1月,李鸿章投奔曾国藩,从此有机会施展抱负。

“在何俊去世前,李鸿章的官职、官衔都在何俊之下,年龄也小何俊26岁,两人压根不是外界盛传的上下级的关系,如果不是姻亲的缘故,这两个人根本无任何关联。”何祚宏说。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会写何俊的墓志铭呢?何祚宏说,何、李两家都是官场上安徽籍的望族,又有姻亲关系,年轻时的李鸿章知晓何俊的政绩与人品,因此,已任职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写墓志铭时自称“姻愚弟”,既是对何俊的悼念,也有谦逊、敬佩的意思。

在墓志铭上,李鸿章署明自己的官职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乍一看很容易误认为李鸿章为下属从二品官员何俊写了墓志铭。

“正因为这种看似悬殊的社会地位,才引发了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何祚宏说,“但何俊不是李鸿章的下属这个史实,是不容弄错的。”

在许多报刊上,有关何芷舠家族背景的文章中经常出现如下介绍,“何园主人何芷舠的父亲何俊是李鸿章手下的一位重要军需官”、“其父何俊是李鸿章手下的人”、“被李鸿章倚为右臂”、“何俊的上司、清末内阁总理大臣李鸿章”等等。

何祚宏说,在李鸿章为何俊书写的墓志铭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同治丙寅,公之丧至自京师,癸酉十月二十九日,卜葬于句容华山之原”。“李鸿章写这篇墓志铭,是在何俊去世之后十六年、安葬于句容、建墓时的事情,这与李鸿章自署武英殿大学士是符合的,因为他已升任大学士。”

“弄清楚这个时间节点,将有助于澄清一些谬误,因为历史必须得到还原。”何祚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