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庚文昭关】程长庚故居何处寻

2019-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程长庚名闻瀚,一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光绪五年(1880年),是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潜山县地处安庆花部之乡,据程演生先生<皖优谱>中称,此地"山川蕴蓄雄浑,民多俊秀,音中宫声,即农人亦多能高歌者,故有清一代名伶最多".[程长庚文昭关]程长庚故居何处寻程长庚生于戏剧之家,他的祖父程发清年轻时就唱弹腔(即老徽调),以后入家班学艺,程长庚的父辈程祥辐.程祥富.程祥见.程祥溎(程长庚之父)是家班成员,程的族叔程祥麒.程祥麟.程祥鹿.

程长庚名闻瀚,一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光绪五年(1880年),是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潜山县地处安庆花部之乡,据程演生先生《皖优谱》中称,此地“山川蕴蓄雄浑,民多俊秀,音中宫声,即农人亦多能高歌者,故有清一代名伶最多”。

【程长庚文昭关】程长庚故居何处寻

程长庚生于戏剧之家,他的祖父程发清年轻时就唱弹腔(即老徽调),以后入家班学艺,程长庚的父辈程祥辐、程祥富、程祥见、程祥溎(程长庚之父)是家班成员,程的族叔程祥麒、程祥麟、程祥鹿、舅父张朝赞等人也是家班成员,他们忙时务农、闲时唱戏。道光二年(1822年),程长庚学业有成,才跟随父亲和舅父坐着小船,经过皖河,北上辗转入京为伶,开始了漫长的戏剧生涯,进而一举唱红京都。

随父入京后,程长庚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由于他兼收并蓄,为京剧形成做出重大贡献,被时人称为“京剧鼻祖”“伶圣”。曾入宫为咸丰皇帝唱戏,获赏五品顶戴。

程长庚声音高亢雄浑,被赞为:“当其唱之初,稍稍激出,而徐复于平调,大小高低,各能如意,变化无穷者也。盖行腔使气,用纯粹之安徽音,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凌厉无前,……此为由丹田而出之真声。”

据当时著名的剧评人陈澹然《异伶传》载:“长庚忽出为伍胥,冠剑雄豪,音节慷慨,奇侠之气,千载若神。座客数百人皆大惊,起立狂叫动天。主人大喜,偏饮客,已复手巨觥,为长庚寿,呼曰‘叫天’。于是叫天之名偏都下。王公大臣相宴乐,长庚或不至,则举座索然。”

程长庚重视艺德,据当时笔记小说载:“在其长三庆班时,凡遇堂会,配角缺乏时,长庚自出充补,至于每次演二三出戏,更为常事。侪辈多劝阻之,恐于其声名有累,长庚闻言正襟曰:‘众人之搭三庆班,乃因我程长庚,众人为我,我又何敢不以手足视众人。正角亦唱戏,配角亦何独不唱戏耶?同一唱戏,又何以高低之分、贵贱之别耶?’”

程长庚在北京的故居是百顺胡同36号,属宣武门商圈。百顺胡同原名柏树胡同,位于大栅栏地区的西南部,全长245米,宽5.7米。明朝称柏树胡同,因种有柏树故得名。清初谐音取“百事顺遂”的含义,更名为百顺胡同。所谓“人不辞路,虎不辞仙,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意思是梨园名角多住在百顺胡同和韩家胡同。

百顺胡同在原八大胡同中名气最大,此地颇多会馆,进北京内城较方便,俞菊笙(他的儿子余振庭是杨小楼的师傅)、迟月亭、陈德霖等著名京剧演员均居住于此,梅兰芳当年也曾在此居住。

本文主要引自《北京地方志·北京胡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