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人民日报》逝世消息汇总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戴芳澜同志,因病于一九七三年一月三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戴芳澜同志一生从事科学工作,对真菌学作出了贡献.戴芳澜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中共中央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吴有训,以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戴芳澜同志的生前友好参加了追悼会.(1973年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八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戴芳澜同志,因病于一九七三年一月三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戴芳澜同志一生从事科学工作,对真菌学作出了贡献。

戴芳澜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中共中央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吴有训,以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戴芳澜同志的生前友好参加了追悼会。

(1973年1月9日《人民日报》)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熊瑾玎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董必武代主席、周恩来总理、叶剑英副主席、邓颖超同志和有关单位送了花圈

李金德同志主持追悼会,陈仁洪同志致悼词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七日讯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熊瑾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四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熊瑾玎同志患病住院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前往医院探望。

熊瑾玎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董必武代主席、周恩来总理、叶剑英副主席、邓颖超同志和有关单位送了花圈。

李金德同志主持追悼会,陈仁洪同志致悼词。

悼词中说:“熊瑾玎同志早年就在毛主席的革命思想影响下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一八年加入毛主席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一九二二年,在毛主席创办的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和董事,传播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革命思想。熊瑾玎同志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先后在湖北省委、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以后到湘鄂西红区任工农革命政府宣教部长兼秘书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日报》总经理、《晋绥日报》副经理、解放区救济总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熊瑾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遵循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不畏艰险,积极工作,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艰苦朴素,团结同志,联系群众,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熊瑾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同志,老战友,是我党的一个损失。我们沉痛地悼念熊瑾玎同志,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化悲痛为力量,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政协全国委员会、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王震、郭玉峰、赵静轩、康克清、史良、胡愈之、罗叔章、杨东莼、廖承志、沙千里、吴庆彤、徐光霄、刘昂、侯春怀、钱信忠、黄树则、王敏和生前友好夏之栩、童小鹏、周竹安等同志,以及有关单位的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了追悼会。

参加追悼会的负责同志向熊瑾玎同志的家属朱端绶同志及其子女,表示亲切慰问。

(1973年1月28日《人民日报》)

侯启文、张鑫奎同志的骨灰从卢萨卡运回北京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二月十七日讯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前临时代办侯启文同志和翻译张鑫奎同志的骨灰,今天从卢萨卡运回北京。

侯启文同志和张鑫奎同志是一九七二年八月四日在赞比亚因车祸不幸去世的。

前往机场迎接骨灰的有,外交部副部长何英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吴彪、宋维栻、秦力真、杨克明、赵源、王岳西、刘宝亮、陈健吾、党建中、杨德英、刘显庭等。到机场迎接骨灰的还有侯启文同志和张鑫奎同志的家属和生前友好。赞比亚驻华大使契文加以及大使馆其他外交官员也到机场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