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人民日报》逝世消息汇总(三)

2018-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向中国***的优秀党员.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香港文汇报副社长陈伯坚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八宝山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向中国***的优秀党员、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香港文汇报副社长陈伯坚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陈伯坚因病于1991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陈伯坚同志1922年6月16日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是在战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优秀新闻战士。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新闻战线上辛勤工作,鞠躬尽瘁。战争年代,陈伯坚同志经常深入连队、深入火线;抗美援朝期间,他又活跃在朝鲜战场,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热情报道我军官兵的英雄事迹;建国以后,他长期从事国际新闻的采编工作,曾任新华社驻开罗和巴格达分社首席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主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机关党委***,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贡献良多。

他到香港工作后,坚持党的方针政策,为开辟亚太地区的新闻事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陈伯坚同志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积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他为人正直、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作风平易近人,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是我国新闻界的一大损失。


送花圈的有***、***、姬鹏飞、王忍之、朱穆之、鲁平、周南、穆青、高狄等,以及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港澳办、广播影视部、新华社、新华社香港分社、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署、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山东省委、省政府、广东省委等单位。

姬鹏飞、吴冷西、曾涛等参加了告别仪式。
(1991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中国***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梁蔼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梁蔼然是河北容城人。

他青年时期投入爱国将领冯玉祥部暂编第1军第1师任***官,总司令部军政处科员。以后,他历任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交际处科长、政治处科长。梁蔼然同志从1936年起参加革命工作,配合中共地下党组织,为迎送、掩护革命同志和进步人士,做了许多工作。

他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1939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鹿钟麟的河北省政府主任秘书。
1947年他以保定绥靖公署少将参议职务为掩护,在北平进行地下工作,卓有成效,同年9月,因我党组织被破坏而遭逮捕,在狱中进行了机智顽强的斗争,表现了一个***员的高贵品质。

梁蔼然同志于1949年1月获释后,经香港回到北京,不久即投入建立人民***的筹备工作,历任***秘书处处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处长、秘书室主任。1980年起历任全国***第五、六、七届委员,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1年5月3日《人民日报》)

全国***副***孙晓村逝世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第七届全国***副***、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咨议委员会主任、全国工商联顾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顾问孙晓村同志因病于1991年5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孙晓村同志是浙江余杭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中法大学。1935年他任南京救国会负责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中央常委,1936年11月因救国会案在南京被捕入狱,1937年后任***农产调整委员会专员,第三战区粮食管理处副处长。

1945年,孙晓村参加中国民主革命同盟,任国内工作委员会***,1946年任上海法政学院教授,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孙晓村历任上海市工商联筹备委员会秘书长,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计划局副局长,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越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秘书长、副主委、副***,全国***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

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常务委员。

孙晓村同志住院期间,***、***、***、***、孙起孟、雷洁琼、王任重、钱正英等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医院探望。

(1991年5月5日《人民日报》)

孙晓村同志遗体火化
新华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咨议委员会主任孙晓村的遗体于昨日上午在八宝山火化,骨灰由其家属撒在北京大地上。

孙晓村同志生前遗言:“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
***、荣毅仁、孙起孟、王光英二十日上午到北京医院和孙晓村同志的家属一起为孙晓村同志遗体送别。
送别会场上挂着横幅“沉痛悼念孙晓村同志”,全国***、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民建中央咨议委员会、全国工商联、国管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银行、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单位送了花圈。

刘澜涛、费孝通、王光英、卢嘉锡、钱正英前往孙晓村同志的家中看望并吊唁。***、陈慕华、胡子昂、刘靖基也先后派人到孙晓村同志的家中问候和吊唁。

(199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著名遗传学家李汝祺教授逝世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李汝祺先生因病于1991年4月4日在京逝世,终年96岁。
李汝祺1895年出生于天津市,早年就学于清华学校,1919年到美国普渡大学就读。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研究院,从师于摩尔根教授,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当年回国任教。
李汝祺先后任上海复旦大学副教授、燕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中国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动物学系主任兼医预科主任、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他还历任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顾问委员会顾问和北京市***常委,并担任过北京博物学会会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兼《遗传学报》主编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遗传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和《中国大百科全书》遗传学编委会主编等职。


李汝祺是第一位把细胞遗传学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他培养了一批后来成为我国遗传学界的骨干人才,为我国遗传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汝祺一生,著作甚多,影响较大的有《人类生物学》、《普通细胞学》、《卵子发生》、《受精》,以及曾作为大学通用教材的《细胞遗传学基本原理》等。

他编著的《发生遗传学》一书被誉为我国的遗传学经典巨著。
遵照李汝祺的遗愿,他去世后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丧事从简。他的遗体已于4月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1991年5月6日《人民日报》)

浦安修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等送花圈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全国***七届常委、原***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浦安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浦安修是今年5月2日因病在京逝世的,终年73岁。

***、***、***、***、***、***、***、***、***、***送了花圈。
***、王平、***、张爱萍、***、***、马文瑞、胡绳、迟浩田、赵南起、邓力群、刘志坚等向浦安修同志的遗体诀别。

浦安修是上海嘉定人,1918年生于北京。青年时代,她就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加入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受党的派遣,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参加组织群众武装训练以及部队政治工作。

1938年4月去延安,任陕北公学党总支妇女干事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训练班秘书。1938年11月,再赴山西抗日前线,为保卫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1943年秋,她回到延安,任中央妇女委员会研究员。解放战争时期,她先后参加了陕甘宁边区陇东土改工作团和晋西北土改工作团。其后,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工作。全国解放后,她服从组织分配,先后担任西北局国营企业党委副***,纺织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轻工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

1957年她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担任政治教育系系主任兼党总支***、学校党委副***。30余年来,她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和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浦安修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作为***同志的夫人,***同志受到错误批判后,她受到株连,被免去党委副***职务,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中,浦安修被列为全校批斗的重点对象,遭受迫害。

但她顾全大局,襟怀坦荡,忍辱负重,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愧是我们党内一位坚强的女同志。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才获得彻底平反,恢复了学校党委副***的职务。

党中央为***同志平反以后,她积极协助组织为受***同志株连的冤案平反,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她参与***同志史料的收集工作,到老根据地访问老党员、老干部、老房东,在她的主持下,将***同志在受审查和“***”时期写的生平简历和材料,整理成《***自述》一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同志光辉的一生,为向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教育,提供了珍贵史料。

她还把***同志平反后补发的部分工资和《***自述》稿费、分别捐给***同志家乡和左权县、武乡县的学校建设校舍、购买图书,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

浦安修从17岁开始献身革命,几十年来,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在顺利的情况下还是身处逆境中,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党的威信,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她对工作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并有很强的组织观念和全局观点,自觉服从组织调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严以律己,诚恳待人,生活艰苦朴素,关心同志,帮助同志,团结群众,受到同志们的尊敬。


浦安修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为教育事业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和优秀***员的榜样。

在今天的告别仪式上送花圈的还有:***、***、***、王首道、伍修权、刘澜涛、***、宋时轮、***、***、廖汉生、孙起孟、刘复之、王任重、洪学智、谷牧、杨静仁、康克清、钱正英等。全国***和全国人大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教委、上海市嘉定县等单位也送了花圈。

有关部门及浦安修同志的生前友好300多人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浦安修同志的骨灰于今天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91年5月16日《人民日报》)

原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党组副***石林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优秀领导者,七届全国***委员,原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党组副***,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石林同志,因病于1991年4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向石林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江华、张劲夫、张爱萍、***、黄华、姬鹏飞、***、叶飞、陈慕华、王汉斌、***、王任重、洪学智、***、谷牧、杨静仁、卢嘉锡、钱正英等同志送了花圈。

***、陈慕华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石林同志生前友好等,出席了告别仪式。
石林同志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37年,毅然投笔从戎,1938年加入中国***,先后担任八路军山东军政干校连指导员,陇海南进支队营教导员、组织科长,青年大队政治委员等职,对苏鲁皖边邳睢铜地区抗日游击的开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石林同志入抗大五分校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苏北盐阜地区抗日救国总联合会秘书长和阜宁县区委***等职。在保卫和巩固盐阜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他光荣负伤,右臂致残。解放战争中,石林同志长期担任阜宁县县长及县委***等职。

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石林同志在阜宁县组织动员数千副担架、上万名民工,形成了车轮滚滚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新中国建立后,石林同志先后担任福建省农林厅副厅长,农林厅厅长兼党组***,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农业办公室副主任,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福建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

1964年,石林同志调任中共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党组成员、国际经济事务局局长,直接参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方针的制定,努力加强我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开展国际间的友好经济往来。

“***”开始后,石林同志遭到冲击,受到不公正的审查,但他坚持原则,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了一批干部。

1973年,石林同志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后担任部党组副***,主持部内常务工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他认真总结我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经验,研究新形势下的对外援助方式,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方针,全方位地开拓对外经济合作,使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取得重大成绩。

石林同志还被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完善,尤其是对大量经济法规的制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2年,石林同志担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顾问,仍然十分关心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他领导筹建了中国国际经济信息中心并担任理事长,使来自各方、大量的经济信息采用了现代化管理手段。在他的主持下,并由他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卷于1989年问世。

他去世前不久,还带病参加有关会议,告诫同志们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为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员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

(1991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范普权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电 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山西省军区原副政治委员范普权同志,因病于4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范普权同志是山东省庆云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从事地下斗争。抗日战争中,他组织和发展抗日武装,成为津南鲁北地区抗日游击活动的领导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和领导了攻打保定、唐河阻击战和大清北等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历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长、北京卫戍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9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中国***优秀党员、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吴运铎同志于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修械班长,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他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
吴运铎是我军兵工事业的开拓者。1939年,他和战友们建起我军第一个军械修造车间,成功地制造出第一批新步枪。

吴运铎是一位意志坚强、无私无畏的革命战士。在试制武器过程中,他舍生忘死三次身负重伤,仍然忘我工作。
吴运铎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1953年撰写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出版了500多万册,被译为俄、英、日等多种外国文本,在青年人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吴运铎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论遇到什么政治风浪,他都始终不渝地坚持***人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动摇过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他为人刚直坦率、光明磊落、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及其子女,从不谋取个人私利,对党内不正之风嫉恶如仇,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

吴运铎同志病重住院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和北京市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和青年朋友前往医院看望。

(1991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黄文欢同志因病不幸逝世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黄文欢同志今年1月因肺部感染、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住院治疗,病情虽一度好转,但因年迈体弱,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急剧恶化,经多方抢救无效,于5月18日11时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86岁。

黄文欢同志病重期间,***、***、***、***、***、***、***、***、***、***、***、***、***、姬鹏飞、***、洪学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医院看望或表示慰问。
赵南起、杨德中、朱良、陈敏章、罗贵波等同志也到医院看望。

黄文欢同志弥留之际,他的儿子黄日新及其他家属守护在身边。

1979年9月,黄文欢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领导、医护人员和有关专家的精心努力下,成功地做了肺癌切除术,并恢复了健康。十几年来,他始终十分怀念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并不顾高龄为恢复和发展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91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黄文欢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等参加告别仪式

******************等送花圈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黄文欢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隆重举行。
中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向黄文欢同志遗体告别。

礼堂正上方高挂《沉痛悼念黄文欢同志》的醒目横幅,黄文欢的遗体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黄文欢遗体前摆放着他家属黄日新等敬献的花圈,悼念黄文欢的花圈摆满了礼堂的两测。

***、***、***、***、***、***、***、***、***等领导同志,各有关党政部门和工青妇团体负责人以及黄文欢的生前友好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并送了花圈。

***、***、***、***、***、***、***、***、伍修权、姬鹏飞、***、洪学智领导同志及王光美同志送了花圈。
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还有赵南起、杨德中、朱良、陈敏章、蔡诚、罗贵波、于洪恩等同志。
他们对黄文欢同志不幸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并向黄文欢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敬送花圈的还有中共中央、中央办公厅、人大常委会、中联部、外交部、卫生部、广播电影电视部、铁道部、北京市委、广东省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云南省委、海南省委、福建省委以及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对外友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

在京的一些国际友人也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并致送花圈。
黄文欢同志于1979年来华后,十多年来继续为中越人民的传统友谊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是今年5月18日因病逝世的,终年86岁。临终前他立下了遗嘱:《几句嘱咐》。

(199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马次青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中国***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原***联络部副部长,第二、五届全国***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副部长级离休干部马次青同志,因病于1991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马次青同志的遗体今天上午在八宝山火化。根据他的生前遗愿和家属的要求,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马次青是河北省灵寿县人。1932年冬参加革命,1935年10月入党,曾先后任正太铁路、同蒲铁路党委委员,工人武装自卫队总队长,八路军前总工人游击队队长,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副组长等职。五十年代先后任***联络部副局长、局长、副部长,中央直属机关副秘书长,后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

1985年7月离休。
马次青同志较长时期从事党的统战工作、工人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1948年2月,他在辽南前线成功地组织和指导了***58师全师官兵举行武装起义,配合了营口解放。

1950年,马次青同志领受了中央交办的交通联络工作,由于他和有关同志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的嘉奖并荣立大功。

“***”期间,马次青同志被***点名诬陷打击,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得到平反昭雪。
马次青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党的事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贯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对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