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明艺术家 名师名匠大家荟|王向明 怀揣“匠心”笃定前行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向明,男,汉族,1974年出生,福建惠安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术家,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南派石雕"非遗传承人.现任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惠安县玉雕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和祥雕塑集团董事长.王向明出生于惠安县崇武溪底村的一个雕艺世家,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1990年开始跟随父亲.哥哥学习画画与石雕雕塑,从小对美术.艺术有一定的天赋,加上刻苦学习,1993年学习惠安传统的石匠雕刻期满后,就开始从事惠安南派石雕的艺术创作.200

王向明,男,汉族,1974年出生,福建惠安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术家,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南派石雕”非遗传承人。现任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惠安县玉雕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和祥雕塑集团董事长。

王向明出生于惠安县崇武溪底村的一个雕艺世家,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1990年开始跟随父亲、哥哥学习画画与石雕雕塑,从小对美术、艺术有一定的天赋,加上刻苦学习,1993年学习惠安传统的石匠雕刻期满后,就开始从事惠安南派石雕的艺术创作。

2003~2004年又到集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进修,从雕塑知识理论上进一步提升。2013年成立“无名匠”大师工作室,致力于南派雕刻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作品经常参加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大赛并多次获奖,石雕作品《空谷幽兰》获2016“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展示老祖宗留下来的精湛技艺,把最好的南派技艺呈现给世人。

“老祖宗留下来的南派雕刻工艺以细腻著称,镂空雕和浮雕是南派工艺的精髓,我现在做的正是将这种传统的工艺发扬光大。”王向明说。

2013年,王向明发起成立和祥“无名匠”南派石雕艺术工作室,召集了8名热爱传统雕艺的民间艺人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年轻石匠,专注于南派石雕艺术的创作。走进和祥,一件件跃然于青石雕上的各类花鸟、聊斋故事让人叹为观止。

在王向明看来,惠安石雕作为南派雕刻代表,始终保留着最优秀的民间传统雕艺,这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展示老祖宗留下来的精湛技艺,让年轻人看到惠安雕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并由此产生自豪感和对石雕的向往”。

“无名匠”成立以来,创作作品达到100多件。如今他的速度已经慢下来,或用一年时间去创作一件小小的作品。“我们不仅要出作品,更要出撼世精品。”于是,我们看到一件件令人惊叹的突破之作:用石头雕刻出细如发丝的蜘蛛网,精细得仿佛一触就破;现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石雕作品《一脉相承》,麦穗粒粒分明,两只石雕蟋蟀活灵活现,连眼珠胡须都清晰可见;以浮雕和水墨画写意的手法雕刻人物钟馗,粗中有细,并对以往的笔法线条进行了改革……接下来,王向明将带领他的团队继续突破和创造,深耕传统领域,演绎新的时代精彩。

坚守传统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探索水墨写意的石雕艺术手法和3D镂空的技法突破。

王向明说,“将传统演绎到极致,就是创新。我们要回归老祖宗留下来的最弥足珍贵的东西。”在惠安,虽然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但根植于古法之中的雕刻技艺,依然在不少雕艺大师手中,得到了长久的传承与创新,王向明便是其中的一员。

坚守传统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不断向民间传统老艺人取经,突出雕刻技法的丰富多样,如粗中带细的雕刻手法、表面哑光的传统技法,取得了诸多创新与工艺上的突破,包括融入水墨写意的手法等等,更巧妙地变废为宝,比如选用大型花岗岩建筑构件切割后残留下来的废石,再根据其造型和颜色进行再创作。

“无名匠”工作室最新创作的石雕作品《海嬉》,作品由两条龙虾以及众多海洋生物组成。上面的数百条小鱼、珊瑚以及一些小细节都是采用惠安镂空雕艺技术来完成的,整件作品看起来显得很有活力。这个像鱼群,速度非常快的游动,它是一个3D的一种镂空效果,而且是全方位的一个镂空方式,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惠安原有做的一些海洋题材都是一些浮雕形式。

为了突出这件作品全新的视觉体验,完整地表现海洋的空间结构,作品从创作到完成王向明用了近九个月的时间。他说,之所以会选择海洋生物这样的题材,就是想挑战比较细的工艺,传承最优秀的民间传统雕艺,不断将惠安南派的镂空雕做到极致。

王向明和他的无名匠团队,怀揣“匠心”,视技术为艺术,把产品升华为艺术品,做“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为了一件作品,一个团队有时创作近一年,每天数个小时,紧盯作品,用锤子和各种大小不一的钢鬃,举重若轻,举轻着重地在方寸之地慢慢地、耐心地轻镂细琢。

力量的把握、呼吸的强弱、意念的闪失,都可能铸成大错,使数月的心血毁于一旦……其间体力的消磨、心血的耗损、资金如水地注入……只是为了把最好的南派技艺呈现给世人,只是为了把最好的作品留给后代。

而这样的孤品,并且一件不卖,全部捐赠给社会或南派石雕艺术博物馆。可以说,他们不但是用心血在创作,而且是用虔诚的敬业精神在诠释“工匠精神”!“也许一辈子只做一块青石,带有黄皮的青石。

每件作品花费的时间都越来越长,工艺越来越精细。精雕细琢才能出好作品,我现在正在挑战做一公分大小蚂蚁,已经完成大部分创作。”王向明说。根据这些青石边角料的天然造型、石皮的颜色进行创作,是对自然材料与技法的一种新探索,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灵魂。

王向明从小受到南派传统石雕的艺术熏陶,热爱传统文化、热爱雕塑,又能超越金钱的制约,他不仅是一位工匠,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创作能力的艺术家。对传统进行具有时代气息的改造,是极为重要的。王向明希望通过鼓励和宣传新时代下,惠安一线石雕工作者所呈现的“工匠精神”,来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惠安南派石雕的精髓,从而推进惠安石雕行业的整体进步。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