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的口号最后实现了吗?都是忽悠

2018-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纵观中国从秦到清,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每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必然都有一个铿锵有力,具有目的性和纲领性的口号,用以表明自己战斗的决心,明确自己的

纵观中国从秦到清,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每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必然都有一个铿锵有力,具有目的性和纲领性的口号,用以表明自己战斗的决心,明确自己的需求,以此鼓舞士气,召集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

最具代表性和振奋人心的口号,莫过于封建时代农民起义所高呼的口号。从秦末陈胜、吴广情绪激昂的高呼:“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清后期太平天国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这些起义口号无不是当时那个时代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现和社会现状的写照。但是这些口号最终都实现了吗?

很遗憾的是都没有,陈胜吴广在起义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拿下了不少地盘,但随着地位的升高,两人的性格也发生了慢慢的产生了变化,陈胜变得骄傲,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起义群众日益疏远,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再听从他的节制。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也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田臧竟假藉陈胜的命令杀死吴广,结果导致这支队伍全军覆灭。

唐末的黄巢起义最开始喊出的口号“天补均平”。短短四个字,却成为后来近1500年间,农民起义的主要思想基础:均贫富。既然社会不公平,那么黄巢代天来均平之。但事实如何?黄巢的起义军竟然在没粮食的时候,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这就是所谓的天补均平?这种行为比唐末的昏庸政府更加可怕,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太平天国提出的口号是中国历史上最夸张的,也是打脸打得最狠的一个口号了。号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然而太平天国从来没有执行过口号。后来,即使执行,也是消除私有,实行原始共产,结果只能是肥了上头,苦了下头。第三,洪秀全这个神棍,从未与大家平等过。男女士兵不能私谈恋爱,就是两口子都得分居男馆女馆,但是洪天王本人,后宫女人数不清,还天天想着法子从民间选秀。简单的说太平天国高层就是把平等当成特权了。

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每个响亮口号的提出,无不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特征,是当时社会现状、经济发展、阶段矛盾的镜子。从这镜子中,确实可以看出,从秦朝到清朝,随着时代的发展,起义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旗帜也越来越鲜明,斗争目的也越来越明确,农民自身的利益要求也越来越深入、具体,但终归只是梦一场,每一个口号都只不过是构建幻想的工具,也许在那个时代,只有务实,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成就霸业,就如同刘邦,朱元璋,口号不要太响亮,干实事才是最重要的。